今年以来,国电电力强化水电经济运行管理,水电板块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10月底,公司水电年发电量同比增加35.7%;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增加460小时。国电电力所属水电企业实现全部盈利。
做好科学预测 把握江河脉搏
国电电力提出,要像管理燃煤一样管好每一滴水。做好水情科学预测,是保证水电经济、安全运行的前提。
水电运行受来水量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多年来,水电靠天吃饭、来多少水发多少电的认识普遍存在。
近年来,国电电力依据中长期水情预报信息,不断优化细化“汛前、汛中、汛末”中长期水库水位控制策略,提高水量利用率和水能利用率。该公司制订《水情会商制度》等多项制度,要求各基层水电单位加强流域来水形势分析和预测工作,提高周、月来水预测准确率。
截至目前,国电电力来水预测准确率控制在85%以上,和禹公司、吉林台公司、开都河公司等季调节、年调节电站预测精度保持在90%以上。
水情预测的高精度对水库的合理调度起着直接作用。今年在来水量同比增加38%情况下,国电电力水量利用率累计完成88%,同比提高1%。和禹公司、瓯江水电、青海万立通过优化水库调度、利用上游电站库容调节、加强流域协调联调等方式,水量利用率超出目标值10%-14%。
除了日常水情测报,国电电力加强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预测,超前谋划,提高各水电单位应对突发情况能力。今年,新疆吉林台流域发生了百年一遇洪水,新疆区域三座调节性水库实现了拦洪蓄水、安全调度;福建界竹口、瓯江水电站积极应对三大超强台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了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开具管理良方 增强管控水平
各区域水域特点不同,如何最大限度提升水电站经济运行水平,国电电力开具管理良方,统筹、循序提升水电管控水平。
以高效的体制机制为依托。国电电力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的水电经济运行领导小组,下设经济运行办公室,全面负责公司系统水电经济运行工作;出台多项制度措施,并在工资总额中拿出400万元专项资金,指导、激励基层单位实现水能利用最大化。
以科学的管控模型为载体。国电电力深化水电“理论发电量平衡分析法”管控模型,将损失电量细化分解为六个方面,并编制减少损失电量的180条对策。通过加强分析、落实举措,1-10月份,国电电力水能利用率完成89.3%,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
以双向对标为抓手。国电电力选取具有同样调节性能的电站开展横向对标;参考各电站指标设计值和“三年对标规划体系”,在各电站内部开展纵向对标。通过持续对标管理,目前,该公司大部分水电企业经济运行水平均处集团前列,综合耗水率指标值均低于对标值,完成值优于目标值和设计值。
以安全管理为保障。今年受台风、强降雨影响,国电电力各电站防洪度汛压力较大。入汛以来,该公司全面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指导各单位根据来水情况及时调整大坝的水位,在保证大坝安全的前提下,调整机组负荷,尽最大可能减少弃水,优化机组运行。
在今年来水量丰沛的情况下,国电电力通过狠抓管理,各基层水电企业经济运行指标持续向好。截至10月底,福建界竹口电站同比增加2255小时;瓯江水电年累计实现利润同比增加264%。
落实创新驱动 实现提质增效
近日,国电电力公司级创新平台搭建完毕,在水电板块,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亮点突出,成为推动企业提质增效的动力源泉。
进一步优化水电调度工作。国电电力制定并细化各基层企业《流域梯级电站经济运行方案》,加强重点流域梯级电站经济运行调度工作,同时组织各单位编制不同水位下机组最优负荷区间方案,提高水能利用率。针对径流电站,国电电力组织非限电区域电站加强流域协调联调,通过“借库容”的举措,有效减少了溢流泄洪损失电量。
研究和利用新技术,提高设备可靠性。国电电力把技术创新作为提升效益的核心手段之一,研究落实了降低尾水位、拦污栅自动化改造等项目,提高水电发电量。和禹公司回龙站两台机组完成发电机改造,机组出力增加了16%;瓯江水电和青海万立通过疏通下游河道、降低尾水35厘米,提高机组效率4%以上。
开发“水文气象信息查询及调度决策平台”,提高中长期水情测报精度。国电电力目前正积极推进“水文气象信息查询及调度决策平台”,利用中央、地方以及国外气象信息,综合研判,为优化调度提供可靠依据。
国电电力还在实现水电全覆盖实时监控上下功夫,结合水电特点,对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力争及早实现信息实时传输和监测。
面对电力市场的不利形势,今年以来,国电电力紧紧抓住损失分析、对标分析两大核心手段,千方百计提高水能利用率,实现了水电板块质量与效益同步提升,进一步增强了水电企业的竞争实力。(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