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市场一旦启动就必然是全世界最大的碳市场,即使八个行业里面现在只纳入了一个电力行业,它依然也是全球第一大的碳市场。国家碳市场还没有开始,国家碳市场前期总量大概30-40亿的总盘子,而广东的总量一直就是稳定在4亿吨左右。”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碳市场部副总监张辰在“第三届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发表了以《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碳市场建设进展与碳交易试点实践》为主题的演讲。
点击查看大会全部直播》》》
大家下午好,我是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的张辰。很高兴今天分享一下全国碳排放的进展,以及双碳目标下,现在全国碳市场,以及像广东碳试点等情况。
最先介绍一下碳市场的定位、碳排放的概念,以及为什么要控制排放。因为二氧化碳并不是一个污染物,所以我们最初提到的是控制沙尘暴、二氧化硫这些。碳排放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了减少和控制碳排放,必然会涉及到能源转型、经济转型,以及接下来绿色金融、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等,甚至关系到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的形势,会有一些比较深刻和深远的影响。
而回到最初应对气候变化这个主题来看,应对气候变化最主要是分为两种,一个是减缓,一个是适应。而减缓,就是处理“因”的这一部分,为什么会引起气候变化?答案就是二氧化碳排过多了,我要去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去控制碳的排放,这就是我们在减缓这个过程中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
另外一个,适应,处理这个“果”。既然气候变化已经是一个既定事实了,全球气温已经升高了,其中自然灾害已经形成了,在后果已经形成的情境下,要怎样提高适应的能力,阻止和预防灾害的发生,或者把灾害降到最低,从因和果两个方面去应对气候变化。
碳排放就是在减缓过程中的一个市场型的工具和手段,除了像碳市场手段之外,还有命令型和财税型。比如全世界现在也有很多国家在征收碳税,直接用税收的方式去控制碳排放,也有命令型,强制一个减排目标,一旦超了这个目标之后,就像排污的行政许可一样,直接就关停或者限制生产。
现在我国和世界上很多主要的经济体用的都是碳市场的手段,主要一个方面是二氧化碳毕竟还不是污染物,它排放权很大程度上关联的是这个地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不能直接用行政命令的手段一刀切把它限制住。第二,市场型的政策工具更加灵活,也更加可控,可以跟着整个目标去设置,去调控。而对于市场的参与主体来说,相当于我多了一种手段和选择,而不是到这个临界点之后直接面临一个非死即生的选项。
全球碳市场已经有碳定价的机制,包括碳市场和碳税,这里面有一半是碳税,有一半是碳市场。
我们国家像广州、上海、湖北等9个试点以碳市场的方式在运行,到今年年终,全国碳市场即将开展第一笔交易。看一下国内的情况,2011年,国家发改委同意广东、湖北、上海、天津、深圳、北京、重庆这七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既然叫试点,那就为即将到来全国碳市场去尝试,去铺路。
这几家碳试点各有特色,比如城市级的试点,整个盘子会比较小,可以做很多个性化的创新,比如碳金融的各种尝试。像广东、湖北这种城市级的试点,尤其是广东,自己就容纳了12345678线的各种城市。所以在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经济体里面,碳市场怎么运行,怎么发挥它的作用,在广东试点可以为国家提供可被借鉴的思路和教训。
我国的全国碳市场在2017年的时候就已经启动了,那个时候是国家发改委开了一个全国的电话会议,标志着建设启动。后来碳市场这部分功能从发改委转到了生态环境部门,在今年1月的时候,生态环境印发了碳交易的管理办法。
接下来纳入全国碳市场范围的一共八各行业,首批纳入是电力行业,预计在十四五期间会把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和民航等七个行业陆续纳入到碳市场范围里面来。
中国碳市场一旦启动就必然是全世界最大的碳市场,即使八个行业里面现在只纳入了一个电力行业,它依然也是全球第一大的碳市场。目前,我们国家全国碳市场还没有启动的时候,全世界最大的是欧盟碳市场,再是韩国的碳市场,等我们国家启动了之后,肯定是全世界第一了。既然是全世界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我们就希望用这个市场去探索更多在世界范围内碳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最新的动态就是今年3月,国家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这个条例比较厉害,在法律层面明确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法律依据,沐奇还在征求意见中。同时也发布了《关于加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也就是碳市场在启动之前,从配额分配,到企业里去报告自己的排放量,以及交易怎么进行,结算怎么进行,这些条例、办法、政策都在紧锣密鼓的推出。因为到年中6月份只有两个月时间了,接下来这两个月可能会有更多更密集的政策出台。
说一下广东碳市场,国家碳市场还没有开始,国家碳市场前期总量大概30-40亿的总盘子,而广东的总量一直就是稳定在4亿吨左右。我们理解,广东更像一个缩小版的全国市场,所以可以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广东市场发展的情况。大家可以从目前广东市场,或者其他试点的这些经验来推算预测一下接下来全国碳市场的走势,或者可能出现的情况。
不管国家碳市场何时启动,还有今年启动是怎么个情况,包括广东在内,其他所有碳的试点,将会与全国碳市场再并行一段时间。比如说广东一个电力企业,从2013年广东启动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在广东交易和履约,从2021年开始,这家电力企业就是全国去交易和履约了,不在广东继续履约,但是像钢铁、水泥、石化、造纸、航空等其他的企业,还是依然在广东的碳试点里面去履约。
在广东市场里面,谁来参与到碳市场,现在不管是国家还是试点碳市场,在这个方面是非常一致的。第一,市场主体是控排的企业,像电力、水泥、钢铁、石化这些企业,是在市场中的交易主体。其次也包括投资机构和个人,像广东2014年开始就有个人投资者入场交易。我们简单统计了一下,个人投资者在广东虽然占比很少,但基本也没有亏的,所以碳市场未来不管是从节能减排的角度,还是从金融投资的角度,还是大家比较看好的一个市场。
第三个是减排量的业主,现在减排的业主包括太阳能、风电、清洁能源这一系列产业,像广东甚至还包括,比如广州市骑摩拜单车的公民,骑行的减排量,或者自己家里分布式光伏,这些都可以开发成碳市场开发的减排量纳进来。其中像广东一共是四种产品,一个是广东的配额,就是正确发给排放型企业的碳配额,第二是国家的自愿减排量,这个是CCER,在全国范围内的林业碳汇,还有风电,沼气等项目,都可以作为CCER产品进入碳市场。
在广东有原创的产品就是碳普惠,广东省内的林业/分布式光伏等都是可以用碳普惠的方式进入广东市场。还有生态补偿碳汇,服务于碳中和的自愿化的产品,可能暂时达不到国家标准化的要求,但有人愿意买,愿意支持碳中和的公益产品。
现在广东碳市场一方面是国内最大的碳市场,另一方面也是全球第三大的碳市场。而且从广东碳市场可以看出来一个规律,2013年刚启动的时候交易量非常惨淡,我们经常会面临十来天,或一两周都是一单成交都没有的情况。直到上个履约期,我们现在每任成交量都已经突破10万吨,整个规模已经有飞跃性的提升,而且我们上个履约期现货成交量已经超过了欧洲的能源交易所,居全球前列。
同时,我们再日常买卖中也探索出了很多包括抵押融资,回购、托管这一系列碳金融产品,也为市场需求提供了各种各样解决的途径。
再就是广东原创的碳普惠,碳普惠这个概念现在已经比较普遍了,除了广东之外,很多地方也有类似的产品。一方面广东碳普惠非常大的依托就是广东现有的碳市场,比如韶关某个村的森林,把它开发成碳普惠之后,我可以卖到广东碳市场,广东碳市场的水泥公司就可以去进行履约,对光伏和减排量提供了非常可靠、并且供不应求的一个消纳的途径。
截止到最近,碳普惠整个项目主要是林业项目业主碳汇,除了林业之外,更多是分布式光伏,但因为普惠的这个概念,我们分布式光伏是限定在5兆瓦以内。
我介绍基本就是这些,最后说一下碳交易所,除了碳排放权交易的业务,同时也有绿色金融业务,还有新能源资产投融资与交易业务,以及绿电的开发等等这一系列的服务,也欢迎大家会后多多交流。谢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