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大连的电力印记

辽宁大连是东北地区改革开放的一扇窗口,素有“东北之窗”的美誉。多年来,大连供电公司为了推动大连的创新发展,强力推进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大连电网网架由弱到强,运行方式由粗放到智能集约,在一次又一次的升级过程中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电力支撑。

保障重点经济增长区域用电

1978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深地影响了大连这座城市。40年里,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普新区、高新产业园区、自贸区等相继建成,大连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印。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为了保障重点经济增长区域用电,大连供电公司紧密跟踪地区经济发展走势,借国家政策性投资东风,强力推进电网建设。

1984年9月25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同年10月15日,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正式动工。1988年,南关岭变电所和王南线顺利建成,大连地区开始拥有自己的第一条500千伏线路和唯一一座500千伏枢纽变电所,地区供电紧张状况得到缓解。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环渤海经济区正式确立。到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大连扮演着重要角色,大连电网建设也同步驶入快车道。

仅“十二五”期间,大连地区累计完成地区电网投资89.2亿元,新建66千伏及以上线路888千米,投运66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3座,容量629.8万千伏安。地区500千伏电网实现3通道、6回路与辽宁主网相连,220千伏电网分区运行,抵御风险能力大幅提升。充足、可靠、智能的电力,为大连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017年4月13日,中国(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揭牌第三天,大连市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英特尔二期工程提出了临时用电8450千伏安、正式用电约13万千伏安的用电申请,并因建设工期需要,5月10日前临时用电必须送电。

面对以往需要3个月而这次不足1个月的工期计划,大连供电公司启动了全业务绿色通道,大连市开发区东部供电公司经理、副经理出任客户经理,开展“一对一”咨询服务,从安全运行以及投资近、远期效益等角度为客户用电提出专业建议,根据客户提出的送电时间节点,对内外线设计、施工现场及供用电设备安全等开展全过程服务。

“英特尔临时电属于双科变电站的供电范围,用电量比较大,双科变很难挤出容量为其供电。”负责该项目的生产经理张军双眉紧蹙。

为了保证该项目按时供电,大连供电公司科学推算电网承载力,反复论证规划设计的合理性,最终确定施工方案。在施工中,施工单位科学配置工期、进度、质量之间的关系,倒排工期,把每个接序时间节点计划到“小时级”,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

“起初我们急得团团转,天天发愁。现在有了电,公司就能按期投产,原计划的生产任务就能确保完工了。”外商老板看到报装工程成功接电,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解决农村用电“卡脖子”问题

大连农村电网兴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因建设能力所限,电网建设标准低,存在导线线径细、变压器容量小、供电半径长等问题。

1998年,国家出台了“两改一同价”政策,即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村电力管理体制和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轰轰烈烈的一二期农网改造,极大提升了大连地区农网发展水平。

农村电网的完善刺激了经济振兴,村民生活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但与此同时,农村经济投资的增长以及农民家用电器的增多造成供电形势再度吃紧。

“水泵抽不上水,电视机屏幕上有雪花点,新买的粉碎机用不了,蔬菜大棚卷帘机转不动……”采访中,大连瓦房店村的村民纷纷回忆起当年电力不足的情形。

大连供电公司负责人介绍:“这些用电窘况是由供电电源单一、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长、变压器‘小马拉大车’、线路老化等问题导致的。”

用电“卡脖子”问题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自2010年起,国家启动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重点解决中低压电网“卡脖子”问题,同时兼顾老旧低压台区改造。

大连供电公司抓住这一机会,先后投资23.25亿元对农村电网实施改造升级。该公司按照“先中压、后低压,先重点区域、后一般区域”的原则,兼顾地方政府“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结构调整、沿海经济带振兴走势以及乡镇工业园区规划,在农网工程规划设计中引入全寿命周期管理,执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典型设计,高质量改造升级农村电网。目前,大连农村地区实现了动力电全覆盖,居民户均容量2.0千伏安、中心村户均2.5千伏安。

众多村庄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受益,瓦窝镇陈店村下刁窝屯就是其中的一个。当地滑子蘑种植户蔡红军高兴地说:“现在可好了,电力充足,电机压菌棒转得飞快。去年,我们年收入十万多元,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近年来,除了不断改造升级电网,大连供电公司还大力推动清洁发展,推动“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和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设,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大连港作为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综合性外贸口岸、国际大港,目前已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建立了经贸航运往来,仅国际集装箱航线就达75条。此前,大连港场桥用电及在港口停靠的船舶多采用柴油发电机,费用高,噪音大,严重污染环境。

使用岸电代替船电,可以减少66%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艘中型船一次装卸可节省燃油7吨,减排二氧化硫0.19吨、氮氧化物0.11吨。

大连供电公司积极履行央企责任,推动大连港船用岸电改造和绿色港口建设。

今年5月11日18时,大连大窑湾码头迎来1.5万标箱集装箱货轮——中远“法国号”。在大连供电公司和大连港集团技术人员的细心操作下,船用岸电系统成功与靠岸船舶对接,在电力的驱动下,中远“法国号”稳稳地靠近岸堤。

大连供电公司营销部专责门志勇介绍:“船用岸电项目全部竣工后,大连港每年可节约燃油70余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8000余吨。”

“十三五”期间,大连供电公司计划投资1.706亿元,建设38套高低压船用岸电系统,其中,低压岸电系统20套、高压岸电系统18套。

“煤改电”工程、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设也在同步加快推进。据统计,大连地区近三年拆除、改造10吨以下燃煤锅炉2986台;累计投资2.76亿元,建设17座充换电站、1210个充电桩,全部并入智慧车联网平台。今年上半年,大连供电公司共完成替代电量4.5亿千瓦时。

优逸服饰有限公司是大连地区首家实施“煤改电”的企业,该公司副总经理石杰高兴地说:“‘煤改电’之后,我们每年可节省人力物力成本80多万元,现在厂子里高耸的烟囱拆除了,院里的大煤堆没了,厂区周围环境好了,员工们上班时心情都变好了。”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美丽大连的电力印记

作者:张宝义 马桂芬  发布时间:2018-10-31   来源:电力网

辽宁大连是东北地区改革开放的一扇窗口,素有“东北之窗”的美誉。多年来,大连供电公司为了推动大连的创新发展,强力推进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大连电网网架由弱到强,运行方式由粗放到智能集约,在一次又一次的升级过程中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电力支撑。

保障重点经济增长区域用电

1978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深地影响了大连这座城市。40年里,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普新区、高新产业园区、自贸区等相继建成,大连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印。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为了保障重点经济增长区域用电,大连供电公司紧密跟踪地区经济发展走势,借国家政策性投资东风,强力推进电网建设。

1984年9月25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同年10月15日,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正式动工。1988年,南关岭变电所和王南线顺利建成,大连地区开始拥有自己的第一条500千伏线路和唯一一座500千伏枢纽变电所,地区供电紧张状况得到缓解。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环渤海经济区正式确立。到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大连扮演着重要角色,大连电网建设也同步驶入快车道。

仅“十二五”期间,大连地区累计完成地区电网投资89.2亿元,新建66千伏及以上线路888千米,投运66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3座,容量629.8万千伏安。地区500千伏电网实现3通道、6回路与辽宁主网相连,220千伏电网分区运行,抵御风险能力大幅提升。充足、可靠、智能的电力,为大连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017年4月13日,中国(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揭牌第三天,大连市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英特尔二期工程提出了临时用电8450千伏安、正式用电约13万千伏安的用电申请,并因建设工期需要,5月10日前临时用电必须送电。

面对以往需要3个月而这次不足1个月的工期计划,大连供电公司启动了全业务绿色通道,大连市开发区东部供电公司经理、副经理出任客户经理,开展“一对一”咨询服务,从安全运行以及投资近、远期效益等角度为客户用电提出专业建议,根据客户提出的送电时间节点,对内外线设计、施工现场及供用电设备安全等开展全过程服务。

“英特尔临时电属于双科变电站的供电范围,用电量比较大,双科变很难挤出容量为其供电。”负责该项目的生产经理张军双眉紧蹙。

为了保证该项目按时供电,大连供电公司科学推算电网承载力,反复论证规划设计的合理性,最终确定施工方案。在施工中,施工单位科学配置工期、进度、质量之间的关系,倒排工期,把每个接序时间节点计划到“小时级”,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

“起初我们急得团团转,天天发愁。现在有了电,公司就能按期投产,原计划的生产任务就能确保完工了。”外商老板看到报装工程成功接电,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解决农村用电“卡脖子”问题

大连农村电网兴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因建设能力所限,电网建设标准低,存在导线线径细、变压器容量小、供电半径长等问题。

1998年,国家出台了“两改一同价”政策,即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村电力管理体制和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轰轰烈烈的一二期农网改造,极大提升了大连地区农网发展水平。

农村电网的完善刺激了经济振兴,村民生活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但与此同时,农村经济投资的增长以及农民家用电器的增多造成供电形势再度吃紧。

“水泵抽不上水,电视机屏幕上有雪花点,新买的粉碎机用不了,蔬菜大棚卷帘机转不动……”采访中,大连瓦房店村的村民纷纷回忆起当年电力不足的情形。

大连供电公司负责人介绍:“这些用电窘况是由供电电源单一、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长、变压器‘小马拉大车’、线路老化等问题导致的。”

用电“卡脖子”问题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自2010年起,国家启动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重点解决中低压电网“卡脖子”问题,同时兼顾老旧低压台区改造。

大连供电公司抓住这一机会,先后投资23.25亿元对农村电网实施改造升级。该公司按照“先中压、后低压,先重点区域、后一般区域”的原则,兼顾地方政府“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结构调整、沿海经济带振兴走势以及乡镇工业园区规划,在农网工程规划设计中引入全寿命周期管理,执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典型设计,高质量改造升级农村电网。目前,大连农村地区实现了动力电全覆盖,居民户均容量2.0千伏安、中心村户均2.5千伏安。

众多村庄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受益,瓦窝镇陈店村下刁窝屯就是其中的一个。当地滑子蘑种植户蔡红军高兴地说:“现在可好了,电力充足,电机压菌棒转得飞快。去年,我们年收入十万多元,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近年来,除了不断改造升级电网,大连供电公司还大力推动清洁发展,推动“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和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设,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大连港作为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综合性外贸口岸、国际大港,目前已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建立了经贸航运往来,仅国际集装箱航线就达75条。此前,大连港场桥用电及在港口停靠的船舶多采用柴油发电机,费用高,噪音大,严重污染环境。

使用岸电代替船电,可以减少66%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艘中型船一次装卸可节省燃油7吨,减排二氧化硫0.19吨、氮氧化物0.11吨。

大连供电公司积极履行央企责任,推动大连港船用岸电改造和绿色港口建设。

今年5月11日18时,大连大窑湾码头迎来1.5万标箱集装箱货轮——中远“法国号”。在大连供电公司和大连港集团技术人员的细心操作下,船用岸电系统成功与靠岸船舶对接,在电力的驱动下,中远“法国号”稳稳地靠近岸堤。

大连供电公司营销部专责门志勇介绍:“船用岸电项目全部竣工后,大连港每年可节约燃油70余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8000余吨。”

“十三五”期间,大连供电公司计划投资1.706亿元,建设38套高低压船用岸电系统,其中,低压岸电系统20套、高压岸电系统18套。

“煤改电”工程、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设也在同步加快推进。据统计,大连地区近三年拆除、改造10吨以下燃煤锅炉2986台;累计投资2.76亿元,建设17座充换电站、1210个充电桩,全部并入智慧车联网平台。今年上半年,大连供电公司共完成替代电量4.5亿千瓦时。

优逸服饰有限公司是大连地区首家实施“煤改电”的企业,该公司副总经理石杰高兴地说:“‘煤改电’之后,我们每年可节省人力物力成本80多万元,现在厂子里高耸的烟囱拆除了,院里的大煤堆没了,厂区周围环境好了,员工们上班时心情都变好了。”

      关键词:电力, 辽宁电力,大连供电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