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电力发展历程,我们坚持开放合作,实现从“引进来”到全方位“走出去”。中国电力企业从国际工程总承包到技术、装备、标准全方位输出,取得了从规模发展、技术进步到全面领先的质的飞跃。
这不仅是对外合作途径的变化,更是全球视野和格局的扩展。曾经,我们靠“引进来”促进电力工业发展;如今,我们自信地“走出去”,实现国际能源合作全方位突破——
在国际能源合作的初期(1993~2012年),我国与世界多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能源合作协议,并与多个国家组织签署了能源合作框架协定,开展对外能源双边与多边国际合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能源合作理念不断成熟,从初期的能源外交,逐渐形成战略层面的对外能源政策。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2014年6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提出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的国家能源安全策略。由此开始,能源发展不再只关乎国家和地区发展的能源安全,而且联系着国家和地区的整体利益;对外能源合作不再只是为了获取或拥有能源本身,而是在推动全产业链合作过程中,实现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多重效益。
5年来,“一带一路”框架为国际能源合作搭建了更为有效的对话平台,创造了更加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不竭动力。
5年来,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电力企业积极贡献力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电力工程合同494个,总金额达912亿美元。
这不仅是国际合作领域的拓展,更是对外合作理念的成熟。提升核心竞争力,需要企业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全方位开展对外合作。中国电力企业在国际竞争大潮中阔步走向海外,逐浪扬波——
党的十八大以来,“走出去”成为中国电力企业开拓市场空间、优化产业结构、壮大自身实力、实现基业长青的重要途径。
充分发挥技术、资金和人才优势,收购海外能源企业股权,经营海外国家骨干能源网,承包国际重大电力工程,为海外工程提供设计、施工、运营等技术咨询和服务……一系列动作让中国电力企业在国际能源合作中风生水起。
承建项目遍布世界各地,助力当地能源开发和输送;对外投资规模逐年扩大,投资形式也从直接投资、收购并购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等日趋多样;建立从规划、设计、技术到施工、装备等全方位的国际产能合作模式,带动中国电工装备、控制保护设备、高端电气设备等出口大幅增长。
在实现资金、技术和装备全方位“走出去”过程中,中国电力企业距离世界一流大型电力集团的发展目标越来越近——
在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中,我国共有21家电力行业企业上榜,其中,国家电网公司已连续三年位居第二位。
“从开始的不了解国外电力市场,甚至谈判时语言沟通都有困难,到如今全面掌握国际能源合作项目运作模式,积累丰富的资本运作、合同谈判等经验……”回首开拓海外合作之路的历程,电力人无不感慨。
正是凭借敢于直面挑战、不断创新开拓的精神,我国电力企业在对外合作中站稳了脚跟,综合实力不断壮大,话语权显著提升,实现了电力国际合作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话语权的提升不仅在于资金、技术和装备的对外输出,更在于先进的技术标准体系和企业经营理念同步走向世界——
“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采用的是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标准。”特高压技术和标准走出国门,在海外打造了中国输电技术的“金色名片”。以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为核心的电力工程,在全球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谁制定标准,谁就占据主导权;谁制定标准,谁就占据制高点。多项海外承包工程均采用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输电标准;多项国际标准由我国主导制定;在世界三大国际化标准组织中,均有中国专家担任重要职务……
中国智慧也正为国际能源合作贡献强大力量。中国电力企业共加入125个国际组织与机构,在G20峰会、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国际能源论坛等平台不断发声,积极引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议程,推动塑造绿色低碳全球能源治理格局……
“中国电力技术的质量和性能领先所有国家,我们期待中国与其他国家深化国际合作。”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阿德南·阿明在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发表的这个观点,不单代表着世界对中国电力技术领先地位的认可,更显示出中国电力企业逐渐在国际能源合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分量。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四)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电力发展历程,我们坚持开放合作,实现从“引进来”到全方位“走出去”。中国电力企业从国际工程总承包到技术、装备、标准全方位输出,取得了从规模发展、技术进步到全面领先的质的飞跃。
这不仅是对外合作途径的变化,更是全球视野和格局的扩展。曾经,我们靠“引进来”促进电力工业发展;如今,我们自信地“走出去”,实现国际能源合作全方位突破——
在国际能源合作的初期(1993~2012年),我国与世界多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能源合作协议,并与多个国家组织签署了能源合作框架协定,开展对外能源双边与多边国际合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能源合作理念不断成熟,从初期的能源外交,逐渐形成战略层面的对外能源政策。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2014年6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提出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的国家能源安全策略。由此开始,能源发展不再只关乎国家和地区发展的能源安全,而且联系着国家和地区的整体利益;对外能源合作不再只是为了获取或拥有能源本身,而是在推动全产业链合作过程中,实现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多重效益。
5年来,“一带一路”框架为国际能源合作搭建了更为有效的对话平台,创造了更加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不竭动力。
5年来,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电力企业积极贡献力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电力工程合同494个,总金额达912亿美元。
这不仅是国际合作领域的拓展,更是对外合作理念的成熟。提升核心竞争力,需要企业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全方位开展对外合作。中国电力企业在国际竞争大潮中阔步走向海外,逐浪扬波——
党的十八大以来,“走出去”成为中国电力企业开拓市场空间、优化产业结构、壮大自身实力、实现基业长青的重要途径。
充分发挥技术、资金和人才优势,收购海外能源企业股权,经营海外国家骨干能源网,承包国际重大电力工程,为海外工程提供设计、施工、运营等技术咨询和服务……一系列动作让中国电力企业在国际能源合作中风生水起。
承建项目遍布世界各地,助力当地能源开发和输送;对外投资规模逐年扩大,投资形式也从直接投资、收购并购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等日趋多样;建立从规划、设计、技术到施工、装备等全方位的国际产能合作模式,带动中国电工装备、控制保护设备、高端电气设备等出口大幅增长。
在实现资金、技术和装备全方位“走出去”过程中,中国电力企业距离世界一流大型电力集团的发展目标越来越近——
在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中,我国共有21家电力行业企业上榜,其中,国家电网公司已连续三年位居第二位。
“从开始的不了解国外电力市场,甚至谈判时语言沟通都有困难,到如今全面掌握国际能源合作项目运作模式,积累丰富的资本运作、合同谈判等经验……”回首开拓海外合作之路的历程,电力人无不感慨。
正是凭借敢于直面挑战、不断创新开拓的精神,我国电力企业在对外合作中站稳了脚跟,综合实力不断壮大,话语权显著提升,实现了电力国际合作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话语权的提升不仅在于资金、技术和装备的对外输出,更在于先进的技术标准体系和企业经营理念同步走向世界——
“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采用的是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标准。”特高压技术和标准走出国门,在海外打造了中国输电技术的“金色名片”。以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为核心的电力工程,在全球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谁制定标准,谁就占据主导权;谁制定标准,谁就占据制高点。多项海外承包工程均采用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输电标准;多项国际标准由我国主导制定;在世界三大国际化标准组织中,均有中国专家担任重要职务……
中国智慧也正为国际能源合作贡献强大力量。中国电力企业共加入125个国际组织与机构,在G20峰会、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国际能源论坛等平台不断发声,积极引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议程,推动塑造绿色低碳全球能源治理格局……
“中国电力技术的质量和性能领先所有国家,我们期待中国与其他国家深化国际合作。”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阿德南·阿明在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发表的这个观点,不单代表着世界对中国电力技术领先地位的认可,更显示出中国电力企业逐渐在国际能源合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