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平顺:26载“匠心”追梦

作者:水电七局 申亚 发布时间:2017-06-16   来源:中国电力网

“严谨、专业、敬业”乃工匠精神,但水电建设多荒山野岭,环境异常艰苦,对水电人来说,光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

今年47岁的袁平顺1991年参加工作,奋战一线26年,转战13个工地,现任杨房沟水电站总承包部地厂工区主任。

匠心无悔

刚下工地的袁平顺扛炸药,打风钻,立模板,绑钢筋,振捣混凝土……凭着一股子犟劲,这个工作一做便是26年。

褪色的工作服,被混凝土腐蚀变形的黑皮鞋……每天7点半,袁平顺准时到办公室,环水保检查、生产协调会、巡检整改落实会、各种迎检、工地42条隧洞施工情况、密密麻麻、数以千计的最佳开挖爆破参数……就像梳棉机一样,“犟人”袁平顺排列事情,逐一梳理数据。

早上8点整,戴上安全帽,拿上笔记本,一头扎进工地,直到中午才回到营地。这是他的工作常态。

“一张口就是工地的事情,上班几十年回到家就喊累,没帮我做过事情。” 妻子的抱怨让他心存愧疚。

26年,怀揣“犟”心,他逐梦前行。平凡春秋变峥嵘岁月:“先进个人、劳动模范”等一大堆荣誉接踵而至……但常年的超负荷压力,各种连续不断的事情,留给他的是身体的多处不适……他也没及时进行治疗,身体每况愈下。

“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坚持走下去!”袁平顺无怨无悔。

匠心善难

1999年,袁平顺在成都自来水六厂任项目经理。这是中国水务领域第一个BOT试点项目,分局初涉市政,成败事关重大。

欧盟的标准,日本的规范,指标与国际接轨,一切显得困难重重。由于语言、文化等的差异,现场沟通、协调也成了一大难题。但袁平顺打定主意啃下这块“硬骨头”。他带领员工学语言、学制度,学规范。白天组织协调各类资源,现场督促施工;下班后和技术人员一起苦苦钻研图纸,彻底吃透设计意图。

不懈努力下,生产顺利推进,工程建设步入良性循环。

“工程提前3个月完工,外方奖励项目80万元!”,外方竖起了大拇指!挑战“毫米”,“善难”的“犟”人袁平顺初涉试水市政成功,为后续市政市场的开拓与营销奠定了基础。

匠心善变

2010年,袁平顺临危授命,从水利水电转战铁路建设—京沪高铁。

为实现所有大桥箱梁的及时、精准架设,袁平顺顶着40度的高温和零下十几度的严寒,连续奋战几个月,实现了所有箱梁的精准对接……为严把守质量关,烈日下,袁平顺现场蹲守;面对质量要求的高标准,他不懈努力;抢工期之际,袁平顺每每回到营地时早已繁星满空。不顾疲惫,片刻休整后,他又投入到工作。

从水电建设转至铁路建设,京沪高铁完美收官,分局在水电七局铁路建设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匠心善筑

四川西部,高山对持,峡谷深深……海拔1700多米,总装机容量170多万千瓦的猴子岩电站就位于这里。

项目大,经营风险就大;环境、气候条件差,履约风险就大;场地紧凑、施工环境复杂,安全风险就难以掌控……这意味着行走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

2011年11月,地下厂房系统工程开工。工程初期,在高处险石、省道改线的虚渣、浮石频落的恶劣环境中,袁平顺始终坚守施工一线,随时查看生产,讨论施工方案,研究最佳组织方法。

“善筑”的袁平顺在与团队的“精雕细琢”下,开挖克服了地质条件差,岩爆频发,开挖成型难等困难,如期实现了节点目标,在川西高原地下铸就丰碑,赢得了监理、业主、国家的多项荣誉。

芦山、康定地震,强震区域离电站不过区区一、二百公里;巴基斯坦高摩赞电站,一个距离阿富汗边境50公里的地方,与塔利班近在咫尺,在恐怖的气氛中,袁平顺还在研究着跨境资源的调配与合理利用……

“瑞士制表百年不倒,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他们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的态度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这既是袁平顺对新进员工的严格要求,也是他苦心孤诣奋战26载的最好注释!

      关键词: 电力人物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