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举办第三十一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就“2024中国汽车产业技术新趋势”发布了学会团队观点和判断,认为混合动力与零碳内燃机、固态电池和智能电池、人工智能及其所带来的汽车软硬件的迭代升级等技术有望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开拓发展新路径,助力产业进一步升级。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9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17.6万辆,同比增长45.5%,占汽车国内销量比例达51.8%;1-9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739.2万辆,同比增长35.6%,占汽车国内销量比例达42.8%。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未来如何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以及将人工智能等更多领域技术融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开拓产业发展新空间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表示,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驱动下,全球汽车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主旋律。
“我国以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规划为纲领,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为的指引,共同推动了我国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初步转型。同时,以企业为主导的汽车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建立,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我国汽车市场成为引领全球汽车科技创新的风向标。”侯福深说。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国汽战略院副院长郑亚莉也提到,当前,在全球碳中和愿景的深远影响下,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产业进入低碳化融合、电动化加速、智能化演进全方位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郑亚莉表示,在低碳化方面,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使得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市场认可度大幅提升,已成为传统内燃机加速低碳转型的主要抓手之一。2024年前三季度,PHEV累计销量达到332.8万辆,同比增长84.2%,在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中的占比已提升至40%。同时,零碳内燃机的研发与产业化也在积极推进。未来,氢内燃机以及氢基燃料内燃机为代表的零碳内燃机将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的高效耦合助力传统内燃机实现零碳转型,也将是与纯电动、燃料电池长期互补共存的零碳解决方案,共同促进交通能源零碳转型。
电动化进程中,郑亚莉认为固态电池和智能电池技术成为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加速电动化进程提升的重要抓手。
“截至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为进一步加速新能源汽车的全气候、全场景的普及应用,仍需进一步提升当前一代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宽温域适应性。需以全固态电池和智能电池技术为抓手加强下一代技术布局,不断推动动力电池向着高比能、高安全、全气候、低成本方向迈进。预计2030年前,全固态电池可实现小规模量产装车。而智能电池将借助前沿技术实现实时感知、动态响应、自主决策等功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多样化需求,助力新能源汽车实现进一步推广应用。”郑亚莉说。
在近期备受关注的汽车智能化方面,人工智能及其所带来的汽车软硬件迭代升级也被认为有望成为加速演进的关键。
“我国已陆续启动高级别自动驾驶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等工作,标志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迈入新阶段。为支撑高级别自动驾驶落地,智能化技术呈现出人工智能全面融合赋能的趋势,算法架构、场景数据、车载计算平台、操作系统、智能底盘、安全保障体系等关键技术领域均在持续创新突破。”郑亚莉表示,“同时,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还可以充分利用百年汽车产业沉淀的知识、技术与经验,高效探索设计、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的大量可能性并确定最优方案,助力汽车产品智能化和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记者袁小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