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咨询报告

氢能源行业深度报告:绿电制绿氢是趋势,氢能产业链发展加速

西部证券发布时间:2023-05-25 15:38:47  作者:杨敬梅

  三、发展逻辑:政策催化叠加产业链降本,绿氢发展加速

  绿氢行业发展主要受政策、新能源电力消纳需求推动。我们梳理目前绿氢行业主要项目发 现大型绿氢示范项目放量对于行业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助力作用,2022 年中石化库车项 目占全年国内装机量的 1/3 左右,这些大型的绿氢示范项目助力电解水制氢行业走向成熟。 此外新能源特别是光伏、风电的发展产生了大量不稳定的电力,这些电力目前需要配套大 量的储能解决调峰调频的问题,绿氢可以解决新能源电力就地消纳问题且利于长时储能。 我们认为随着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展导致电力不稳定性日益突出,利用绿电制绿氢有望成 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此外,交通领域氢燃料车的放量、海外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都为 国内的氢能产业链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3.1 政策催化:大型绿氢示范项目放量,电解水制氢走向成熟

  政策是推动绿氢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双碳目标的建立对电解水制氢项目在工业领域的应 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据统计,大多数绿氢项目都启动于 2020 年之后,比如中国石 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中国石化“绿电制绿氢”项目、由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牵头的“十万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合成氨示范工程,还有宁夏宁东基地的国家级太阳 能电解水制氢综合示范项目等。这些项目涵盖了能源、交通、化工等多个领域,通过这些 示范项目的运营与实践,绿氢产业的生产、应用和推广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3.1.1 重点项目介绍——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

  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是政策催化下的典型示范项目。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是中国在建项目中,制氢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 项目位于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约 500 亩,总投资近 30 亿元。将新建装机容量 300 兆瓦、年均发电量 6.18 亿千瓦时的光伏电站,年产能 2 万吨的电解水制氢厂(包含 52 台 1000Nm3/h 的碱性电解槽),储氢规模约 21 万标立方米的储氢球罐,输氢能力每小 时 2.8 万标立方米的输氢管线及配套输变电等设施。项目第一期预计 2023 年六月能够建 成投产,是中国石化第一个贯通风光发电、绿电输送、绿电制氢、氢气储存、氢气输运、 绿氢炼化等绿氢生产利用全流程的典型示范项目。

  3.1.2 其他大型绿氢示范项目

  政策催化下越来越多的大型绿氢示范项目得到了落地。这些示范项目规模大、涵盖领域广、 与地区政府合作紧密,对地区及整个绿氢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据统计,接 近 75%的绿氢项目坐落于三北地区,尤其在宁夏、新疆、内蒙古等地,多个大型绿氢示范 项目今年将持续发力,推动绿氢行业进一步发展。绿氢作为一种非常环保、可再生的能源, 被视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3.2 可再生能源配套需求:绿氢项目助力解决储能及消纳问题

  新能源消纳问题突出,光伏制氢助力储能需求。风电、光伏发电受制于天气、气候等因素, 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的问题,容易对电网安全稳定性造成冲击。储能是解决光伏、风电等 新能源间歇性及波动性,促进消纳、减少弃风、弃光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多个省份 相继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电站加装储能系统,要求配储比例不少于 10%/2h,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强制配储带来了成本负担,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假 设 100MW 项目配置 10%/2h 储能系统,会使电站成本增加 0.3 元/瓦及以上,若继续提高 配储比例,储能比例每增加 10%,电站成本将增加约 0.3 元/瓦。

  与其他储能方式相比,氢能更能满足大规模、长时间消纳需求。与抽水储能、锂电池储能 等方式相比,其具有边际成本低、能量密度大、无自衰减等优势,能够实现跨周、跨季储 能。但其实际应用需要经过光伏发电到制氢再由储氢发电的两次转换,短期内储能效率较 低。锂电储能的效率更高,适用于日度调峰;氢能更针对于大规模储能和季度调峰,扩容 只需要增加储氢设备,边际成本更低。

  3.3 交通需求:氢燃料车销量高增,制氢加氢一体站模式提升绿氢需求

  氢燃料电池可以缓解传统燃油发动机高碳排放问题,同时解决锂电池续航时间短的缺点。 由于锂电池能量密度的限制,纯电动汽车续航与车重成正比,以一辆载重 30 吨、续航 200 公里的纯电动重卡为例,当锂电池容量是 400kWh,质量能量密度是 300Wh/kg 时,电池 的自重将会高达 1.3 吨,且仅能续航 200 公里,如果把续航提升到 800-1000 公里,那么 该锂电池的自重将高达 6 吨以上,而氢燃料电池车续航可以轻松达到 500km 以上,整车 重量也远低于纯电动重卡,而且加氢跟加油/气方式类似,一般加注时间在 10 分钟以内, 远低于纯电动卡车的充电时间,并且能够克服低温环境适应性差的问题。在充能时间、工 作环境、续航里程的角度,氢燃料重卡都具有明显优势。

  全球燃料电池汽车销量稳步增长,中国销量位居世界第二。氢燃料电池作为全球能源可持 续发展和战略转型的重要路径,目前已成为交通领域改革创新的重要支撑,许多国家都在 大力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2022年全球燃料电池汽车销量达到20258 辆,同比增长 14.7%,近五年全球销量总体呈稳步攀升态势。按车辆类型来看,乘用车占 据主导地位,2022 年销量占比超过七成,其中丰田 Mirai 和现代 NEXO 占据市场绝对主 导地位,在 2022 年两者的销量分别达到了 11166 和 3684 辆,而客车和专用车的占比仅 为 7.07%、17.91%。按国别来看,在 2022 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燃料电池汽车第二大销 售国。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增速明显,商用车占据主导地位。2016-2019 年我国燃料电池汽 车销量持续增长,2020 年受疫情和补贴政策退坡等因素的影响,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出现 下降,而在 2021 年燃料电池汽车销量恢复增长,到 2022 年底,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 达到 5006 辆,同比增长 164.17%。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2022 年达到 12306 辆,同比增长 37.68%。根据《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 2022》,预计至 2025 年,中国燃料 电池汽车保有量将发展到 5-10 万辆,预计至 2030 年,燃料电池汽车将实现商业化运营。 从车型类别来看,2022 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中,商用车占据主导地位,乘用车占比 仅为 4.47%。根据国际能源署统计数据,在国内燃料电池客车和商用车政策推动下,我国 在全球燃料电池公交车和商用车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

  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氢车蓄势待发。2021 年 8 月和 12 月,我国分两批批复了氢 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名单,名单包含上海、京津冀、广东、河南、河北五大城市群, 有 41 座城市被纳入其中。这五大城市群分别由上海市、北京市、佛山市、张家口市以及 郑州市牵头,形成自上而下,以点带面的发展动能。2023 年 3 月 28 日,在北京氢能产业 大会暨京津冀氢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司能源与交通处处长问斌表 示:“当前,全国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运行考核良好,氢能产业布局呈现遍地开花 局势。”我国氢能产业处于发展初期,但是在政策的驱动下,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燃料电池 汽车产业链雏形初步形成,基本掌握部分关键技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国家及地方政府积极出台氢能产业发展支持政策。2022 年 3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氢 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21-2035 年)》,要求统筹氢能产业布局,提高氢能在能源消费 结构中的比重,到 2025 年实现燃料电池车保有量约 5 万辆。为推动我国氢能产业发展, 北京、广东、上海等省份也纷纷发布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从推广电动汽车到交通领域,到 推广燃料电池车到交通领域,从加氢站到燃料电池系统再到燃料电池车的推广形成了一条 龙的政策体系。从规划来看,燃料电池汽车和加氢站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加氢站布局加快,逐渐形成网络。加氢站等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氢燃料电 池汽车热情的主要因素。随着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增加,中石化、中石油等能源 央企不断加大加氢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力度,国内加氢站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截至 2022 年底,我国加氢站累计建成数量达到 274 座。根据 2020 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 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相关规划,到 2035 年加氢站的建设目标为至少 5000 座,中国未来加氢基础设施的市场规模在 2030-2050 年将突破千亿。此外,我国加 氢站建设参与主体呈现多样化趋势,采取规模化建设或加油/加氢/加气站合建等方式来拓 展加氢基础设施网络,单位加注成本也有望下降。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