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竞争情报

各国需全力应对能源市场形势变化

中国石油报发布时间:2023-05-25 14:18:48

国际能源署(IEA)5月对其成员国开展能源政策及成果的定期审查,以期推动能源政策发展、加强国际经验交流。在此次审查中,IEA分享了意大利、希腊和新西兰在加快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实现减排目标等方面的成果。其中,提高能源效率、加强合作、多样化供应渠道成为这些国家能源转型措施中的高频词。

意大利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多样化能源供应渠道

据IEA调查显示,意大利在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排放等多个领域取得进展,有望实现2030年的国家减排和能效目标。

政策鼓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意大利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以提高能源效率,实现建筑行业能源需求的下降。其中,超级节能补贴为节能家居改善提供最高达110%的税收减免,适用范围涵盖保温、空调或供暖系统,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光伏系统可作为附加项目参与申报。改造后,建筑物的节能效果至少提高两个等级。

加快部署,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近年来,意大利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快速增长,尤其以太阳能发电行业发展最为迅速。自2005年的光伏资助计划及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意大利政府先后通过补贴光伏装置、减免可再生能源设备投资费用及税收等措施支持光伏产业发展。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意大利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达25.04吉瓦,相比2017年的19.68吉瓦,增长约27.2%。计划到2030年,意大利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总量中的占比提高至28%,在发电领域的占比提升至55%。

加强合作,寻求天然气来源多元化。意大利在供暖及电力方面严重依赖天然气,其中约95%的天然气消耗依靠进口。自俄乌冲突以来,意大利政府通过与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国达成协议,逐渐增加使用跨亚得里亚海管道从东欧以及从非洲进口管道天然气,丰富天然气进口来源。

希腊

减少煤炭依赖 加快发展太阳能和风能

为实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达到70%的发展目标,希腊大幅削减燃煤发电占比,发展风力、光伏发电项目。据希腊环境研究智库The Green Tank的数据,2022年希腊首次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含大型水电项目)超过化石燃料发电量。

淘汰煤电,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希腊于2019年提出弃煤计划,预计到2028年彻底淘汰褐煤的使用。2020年9月,希腊表示斥资50亿欧元以应对弃煤计划和削减碳排放量的影响,在2050年达成欧盟气候目标。目前,希腊的褐煤发电份额已从2005年的60%降至2022年的11%。为进一步加速弃煤进程,希腊最大的电力供应商PPC已关闭位于马其顿的两座燃煤机组,总装机容量约550兆瓦,并计划陆续关闭剩余的10座燃煤机组。

此外,利用自然地理优势,发展太阳能及风能资源。希腊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根据希腊风能协会(HWEA)数据,2022 年希腊增加风能装机容量230兆瓦,同比增长 5.2%,风能装机容量达4.68吉瓦。同年,希腊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约1340兆瓦,创历史新高,相较2021年的水平增长近60%。据希腊环境研究智库The Green Tank数据,2022年,希腊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含大型水电项目)占电力需求的46.7%,风力发电及光伏发电呈现出较快发展趋势。

新西兰

精细规划能源目标 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存储

为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绿色经济转型,新西兰制定了新的能源目标,包括:到2030年,该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05年的水平下降50%;到2035年,100%电力供应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50年,基本实现净零排放。据此,新西兰出台一系列能源政策,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

细分阶段,执行减排预算及减排计划。2022年5月,新西兰公布减排预算,分3个阶段限制2022—2035年的碳排放量;同时,发布的首个减排计划,对预算实现措施进行了详细阐明。主要包括:发展能源战略及框架(包括发布氢动力发展战略、建立海上风力发电场的监管框架等);支持企业提高能源效率,从化石燃料转向低排放的替代能源;加快供应生物质燃料以替代煤炭等碳密集型燃料;禁止新建中低温燃煤锅炉,逐步淘汰现有锅炉等。

电池储能,保障可再生能源弹性供应。新西兰计划研究并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存储项目,全面参与新西兰的电力市场。IEA的报告显示,目前新西兰80%以上的电力供应来自可再生能源。而由于该系统严重依赖水力发电,面临旱期发电量低于预期的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新西兰政府计划推进电力存储项目,研究抽水蓄能水电及替代方案。替代方案或将涉及生物质燃料、地热能、绿色氢能及小型抽水蓄能计划等。

正如IEA在发布的《2023年能源技术展望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全球能源领域正处在一个“由清洁能源技术引领的新工业时代的曙光期”。各国应全面履行气候承诺,全力实现减排目标,合理制定清洁能源产业战略,积极发挥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作用,应对新能源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中国石油报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