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企业 > 基层声音

深化科技创新机制改革 甘肃金川集团构建“3+1”基层职工全员创新模式

甘肃金川集团发布时间:2024-12-31 11:36:29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川集团)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突出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构建起“建机制”“搭平台”“加动力”的创新管理体系,树立“人人参与创新、时时都在创新、处处体现创新”职工创新理念的“3+1”全员创新模式。今年1-8月,实现营业收入2820.31亿元、同比增长20.71%,实现利润总额78.78亿元、同比增长2.39%。

  建机制,打造创新攻关新模式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统筹推进。集团公司成立职工技术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职工技术创新工作。设立职工技术创新日常工作机构,协调推进职工技术创新工作。成立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评审技术创新成果。各基层单位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党委领导、行政主导、工会搭台、多方协同、全员参与”合力推进职工创新工作格局。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实施。制定《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管理制度》《职工技术创新高质量成果申报办法》等制度,建立“职工提出创新课题—审定立项—选聘创新工作团队—职工+工程技术人员+协作企业联合创新”的管理模式,每半年征集一次创新成果,每年进行一次成果评审,每两年举办一次创新展览。职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19302条,形成技术创新成果8191项,获得各类授权专利1026项。

  搭平台,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

  一是搭建职工创新实践交流平台。广泛开展创新成果交流活动,通过举办成果发布会、创新成果展、创新论坛、现场观摩等方式,促进创新成果交流。已举办十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和400多场次“主题创新日”交流活动,展出成果3000多项,100多名劳动模范、工匠、创新能手围绕采矿、冶金、化工、选矿、动力、机械、工器具等20多个领域切磋创新方法,引导职工技术创新。

  二是搭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平台。把创新工作室建在生产线上,按照有劳模领衔、有创新团队、有场地设施、有攻关项目、有工作制度、有创新成效的“六有”标准,采用劳模带团队、导师带徒弟、骨干带全员的“三带提升”模式,成立86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带动职工参与创新,实现树立一个、发动一批、带动一片的效果。“大国工匠”、全国劳模潘从明创新工作室入选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

  三是搭建岗位班组创新平台。建立项目背景、主要问题、措施和创新点、实施效果、效益评估及应用的创新成果总结“五步法”,在689个班组建立了创新小组。以班组为单元,以班组生产技术骨干为主体,发现问题、分析现状、提升优化,从最基层单元解决问题、形成创新成果。建立“问题导入—原因分析—处理解决”的问题闭环核销运作模式,开展班组创新“揭榜攻关”。全国劳模、特级技师彭明创造了金川铜湿法冶炼首条国内联动机组生产线一次成功运行的先例。

  四是搭建“互联网+创新”平台。利用“互联网+创新”平台,为职工开展“双创行动”、技术创新成果交流提供平台支持,职工在平台上发布、展示、交易创新成果,使各类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有效集成和高度共享。目前已交易创新成果36项、交易价值6665万元。

  加动力,激发职工创新活力

  一是大力营造职工创新良好氛围。推行不论门槛、不问身份“揭榜挂帅”选聘科研课题负责人制度,实行职工创新成果积分制,引导职工立足岗位、生产实际,以安全生产、优化指标、提高效率为主要目标,实施科技创新。6490名职工晋升技术等级,35名职工晋升为工程师及以上职称。特级技师潘从明主创的“镍阳极泥中铂钯铑铱绿色高效提取技术”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是不断加大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激励。建立以创新者名字命名技术创新成果和先进操作法制度,创新成果主创人奖励分配不低于奖金的60%,提升职工创新的荣誉感和获得感。推动职工创新成果产业化,特级技师杨秉松以科技成果入股成立合资公司,每年创新产品销售收入突破千万元,成为甘肃省仪器仪表高新技术“小巨人企业”。

  三是加大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励力度。不断提高创新人才地位、荣誉、知名度、经济收益等精神和物质待遇,对获得“甘肃省技术能手”“陇原工匠”“中华技能大奖”的,每人给予2-10万元奖励;对获得全省职工优秀创新成果特等奖的,给予10万元奖励。镍钴公司镍冶炼厂将职工创新成果综合评定为6个等级,每月给予100至2000元的持续性奖励,直至该成果被其它创新成果取代或停止使用。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