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月「碳中和」和「碳达峰」是资本市场的热门话题,大部分人不知道这两个词的含义,但也明白是和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有关。
今天咱们聊聊什么是「碳中和」「碳达峰」。
第一,温室大棚
大家都见过蔬菜大棚吧,就是一个温室。
温室就是盖一个大房子,上面是一层塑料膜或玻璃,由于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所以大部分都能进去,温室的地面就吸收了太阳的热量。
地面有了热量之后也向外辐射热量,但那种属于「长波辐射」,长波辐射是很难穿透塑料大棚和玻璃的,所以就被憋在了大棚里,这样温室就形成了。
第二,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
你把整个地球就想像成一个大的房间,这个房间是透光的——我们能接受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这是地球热量的来源。
同时,地球发热会发出长波辐射到天空,天空中的“塑料大棚或玻璃”就是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会阻碍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出去,这就导致地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温室大棚。温度越来越高。
温室气体一部分是自然形成本来就有,比如水蒸气,一部分是人类活动加剧造成的。也有水蒸气,更多是二氧化碳等,种类非常多。其中二氧化碳含量多,对地球升温贡献属它最大。
二氧化碳的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主要原因就是人类大量开采并使用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碳排放就是指人类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地球温室效应,使得全球气温上升。当然,除了大量使用化石能源,还有砍伐森林导致地球“同化”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
第三,碳达峰和碳中和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这会引发很多问题:冰盖融化,极端天气,干旱等,威胁人类生存。由于这是个全球性的问题,关系全人类的生存,所以各国以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中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
所谓碳达峰,就是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做到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然后在2030年到2050年,针对排放到二氧化碳,采取植树绿化,节能减排等方式把我们自己产生的二氧化碳抵消掉一部分;计划在2060年之前,达到碳中和——产生多少就中和多少。
碳中和来自于2015年的《巴黎气候协定》,而这个协定又是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改进而来。这个协定是全人类的百年大计,目的是控制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
第四,既要控碳,也要发展
如果只是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使用,那势必会影响经济发展,中国人是要过好日子的。所以,在控碳的同时,不能放弃发展。
方法就是压控煤炭消费总量和油气消费增速,让清洁能源满足新增能源消耗的需求。之后再逐步让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实现脱碳,最终达到碳中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加快发展光伏,风电,水电,核能等非化石能源,而已经存在的传统能源也将加快转型或淘汰。
以上就是「碳中和」和「碳达峰」概念,现在是不是更清楚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