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碳中和 > 动态

“一增一减”,三峡人这样书写碳中和答卷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1-10-14 00:00:00

  本网讯(雷海超)金秋时节,甘肃省金昌大寨滩光伏电站,远方是平沙莽莽黄入天,近处是蓝蓝的光伏板,板下绿油油的沙棘在风中微微颤动,如同一道屏障将黄沙挡住。

  这是三峡集团所属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能源”)所打造的绿色生态光伏电站。

  

  正如其名,绿色生态光伏电站将新能源产业与沙棘产业创新结合,实现了发电、治沙、防风和种植等有机结合,不仅使荒芜的戈壁滩重披绿装,还减少了碳排放。

  大寨滩光伏电站只是三峡能源“因地制宜,打造绿色生态光伏电站”创新理念的一个缩影。从西北荒漠到东南沿海,从东北草原到西南峻岭,三峡能源以积沙成塔的精神,用“零敲牛皮糖战术”不断增加碳汇、降低能源系统碳排放,在“一增一减”中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增加碳汇

  生态电站让大地重披绿装

  增加碳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项,如同天平的两端,碳汇这端增加了,碳排放那端降低的压力就会减轻。如何增加碳汇,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袁达在发改委2021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增强草原、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国之大者,为国为民”。三峡能源树立“因地制宜,打造绿色生态光伏电站”创新理念,以水滴石穿之韧性修复着大地创伤,让大地重披绿衣,为增加碳汇贡献三峡力量。在山西大同左云光伏项目,三峡能源按照林光互补设计,依据场区的地形地貌,本着“适地适树适草”的原则,种植适宜当地的灌木林,为荒凉的采煤沉陷区披上新绿;在内蒙古达拉特旗光伏发电领跑者项目,三峡能源采用“光伏+沙漠治理与林光互补”模式建设,使荒漠成为“光伏发电蓝海、生态林果绿岛、林光互补大漠”;在吉林双辽服先光伏项目,三峡能源采用“光伏发电与农牧业相结合模式”在盐碱地上建设光伏电站,在光伏阵列下部空间和间距空间种植牧草并进行畜牧养殖;在辽宁彰武光伏项目,三峡能源致力于做好防沙固沙工作,多年来积极开展植被恢复工作,播撒草种、种植树木,如今的场区植被繁茂,绿植覆盖面达百分之百,山鸡、兔子等野生动物随处可见;在青海格尔木,三峡能源建成国内首个大型平价上网光伏发电项目,并注重场区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利用草方格固定流沙,附着细微沙尘和草种,将海拔2900米的高原戈壁变为经济产出和生态防护双赢的“光伏田”。

  

  ▲辽宁彰武项目

  在谈及“光伏+生态”模式时,三峡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武斌表示,三峡能源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秉承“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更好造福人民”的企业使命,创新“光伏+”发展模式,将光伏发电与治沙、林业、畜牧业、养殖业等相结合,全力打造绿色生态光伏电站。

  王武斌表示,光伏板可以遮蔽阳光直射,有效降低20%-30%的地表水蒸发,而且光伏阵列还能降低风速,冲洗光伏板的水也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地表植物的生长起到了固沙的作用,也抑制了扬起的灰尘,有利于光伏板发电,减少了光伏板清洗频率。这种新能源产业带来的新循环模式对于荒漠化治理产生正向作用,不仅能有效改善发电设备环境,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还增加了清洁能源供给,降低了能源碳排放。

  降低能源碳排放

  牵住绿色低碳发展的“牛鼻子”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能源支撑,但能源不是偏煤的,也不是效率偏低的,而应该是清洁和高效的。这些是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的。因此,我国能源发展要聚焦节能提效、高比例发展非化石能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在为三峡集团党组理论中心组作专题辅导时表示,增加清洁能源供应,能够有效降低能源碳排放,是在为实现“双碳”目标作贡献。

  三峡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国庆也表示,从我国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来看,发展新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第一驱动力。三峡能源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做大”非常紧迫,也是“做强”“做优”的基础和前提,要充分利用好各种优势,探索多种合作模式,以“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斗姿态,确保今年建成“风光三峡”,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三峡能源青海格尔木光伏领跑者电站

  当前,三峡能源基本形成了风电、太阳能、战略投资等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截至2021年6月,业务已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已并网风电、光伏以及中小水电装机规模超1600万千瓦,累计发电量超1100亿千瓦时,均为清洁能源,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58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97.42万吨、氮氧化物排放258.34万吨,节约标准煤2255万吨。

  赵国庆表示,三峡能源作为三峡集团新能源开发的旗舰平台,积极主动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以“赶考”的心态,保持进一步发展壮大新能源事业的清醒和信心决心,以“应考”的姿态,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机遇,争做行业引领者,以“考好”的状态,着力推动三峡能源快速高质量发展,答好“碳达峰、碳中和”新试题的风光答卷。

  创新引领

  探索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路径

  “未来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要从过去的补充性、辅助性电源,走上舞台中央,成为主体电源。”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所能源经济中心研究员高虎表示。

  然而,风电、光伏发电具有波动性,须通过技术创新和其他电源配合才能保障电力输出稳定。三峡能源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业务的同时,在发电侧和用户侧与电网公司开展多能互补“新型电力系统”创新,为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道路。

  三峡能源庆云储能电站示范项目于9月1日在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开工,着力构建政府牵头、电网搭台、电源企业积极参与的“新型电力系统”联合创新合作体系,项目计划年底投产运行,单次充电可储存高达20万千瓦时绿色电能,利用储能“移峰填谷”调整能力,实现错峰收储、释放绿电,推动庆云实现“24小时绿电供应”,打造山东首个县级“纯绿色电网”。

  三峡能源正在建设的乌兰察布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应用示范基地也计划在年底投产运行,示范基地包括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示范两个示范项目,采用新能源、电网、储能、负荷相互协同优化的供电技术,除先进储能技术及设备外,还将技术创新延伸到负荷侧的预测预报、智能控制相关领域,为工业园区提供节能服务。

  

  在青海省锡铁山镇,投运三峡能源首个高海拔地区风电场配套储能项目,为探索储能系统技术研发、提高设备可利用率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

  王武斌表示,三峡能源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能源发展的战略支撑,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良好氛围,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征程中,发挥勇做先锋、敢打头阵的作用,做好产业链“链长”,成为创新“策源地”。在模式创新和行业引领上,注重与地方诉求、民生工程、产业发展相结合,发挥三峡集团优势,力争先行一步、打造样板,实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创新效益、社会效益的相统一。

  三峡能源紧紧围绕“双碳”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将蓝图变为宏图,让大地重披绿衣,让蓝天白云常在,让绿水青山永驻,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贡献三峡风光力量。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