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碳中和 > 动态

小沙洲变身能源岛 成长三角减碳增绿“加气站”

科技日报发布时间:2021-07-13 10:12:44  作者:徐书影、张 晔

  从最初的一个月寥寥数船,到10天3船,再到11天6船,10年来,江苏LNG接收站船舶接卸数不断刷新纪录。简单的数字背后,折射的是江苏乃至长三角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7月9日,位于江苏如东县洋口港阳光岛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江苏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以下简称江苏LNG接收站)码头上,来自卡塔尔的“阿尔华丽娅”轮正在卸载液化天然气。作为江苏沿海第一座LNG接收站,从2011年5月24日首船接卸以来,该站已累计接卸LNG船463艘,接卸总量超3829万吨,外输天然气总量530亿立方米。

  30年前,阳光岛还仅是一个半潜式沙洲——西太阳沙,这个海水退潮时才能看到的小沙洲,面积仅有3平方公里。直到2007年底,阳光岛吹填成功,江苏LNG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小沙洲变身能源岛点缀在黄海之滨。

  “江苏LNG接收站三期工程即将投产,洋口港阳光岛天然气年接卸能力将达到1000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能源岛。”如东县委副书记、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雷表示,“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促进碳中和具有关键意义,洋口港加快能源岛建设,旨在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千亿级能源岛正逐渐成形

  长江入海口北翼的如东县,拥有100公里海岸,但基本是泥沙淤积的滩涂。20世纪80年代初,海洋科学家在如东县海岸外10多公里处惊喜地发现,这里水深超过17米,是直通太平洋的潮汐通道,可行驶30万吨级巨轮,是中国东部沿海罕见的天然深水港址。然而,这座被命名为洋口港的深水港,开发技术难度远远超出其他港口。从发现选址到基础设施框架完成,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

  坐落在洋口港阳光岛的江苏LNG接收站,是中石油首个运行的LNG项目,自2011年投产以来,累计接卸了来自卡塔尔、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3829万吨LNG。这些“海气”上岸后,汇入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冀宁联络线和如东至崇明岛线,源源不断地输送至整个华东地区,最远可达浙江省北部、湖北省东部以及山东省西南部,下游用户可辐射电厂、城市燃气及工业企业,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能源供给站”。

  江苏LNG接收站是洋口港开港工程项目,该项目2016年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后,总罐容达68万方,年接卸量650万吨。

  进入阳光岛,一座座巨型储罐矗立在小岛南侧。眼下,江苏LNG接收站三期工程两座20万方液化天然气储罐正在进行最后的设备安装,7月正式投产后,接收站的存储能力将达到108万方。

  “未来,接收站还将连通中俄东线、沿海管道,形成四通八达的格局。”中石油江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忠海说。密布的“气龙”结线成网,将逐步构筑出“海气登陆、西气东送、北气南下”的能源动脉,昼夜不停地直供长三角,有效保障地区能源安全可靠供应。

  按照国家和江苏省对洋口港能源岛建设的规划目标,未来数年内,洋口港天然气产能将增加到3250万吨,成为国内最大接卸、仓储、气化、保税、槽车、船舶转运一体化的LNG能源岛。

  自主创新撑起LNG接收站

  作为自主建设、运营、管理的大型LNG接收站,江苏LNG接收站在设计和施工、储罐建设、设备国产化和维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诸多重大突破,为国内其他LNG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5月9日,江苏LNG接收站自主完成L—1101B 20寸卸料臂国内首次解体大修,回装后的卸料臂连续平稳接卸6船LNG,一举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国内LNG接收站20寸卸料臂自主整体大修零的突破。

  卸料臂是LNG从运输船上“卸货”至接收站存储设施的“通道”,是LNG接收站的“咽喉”设备。江苏LNG接收站共安装有4台20寸进口卸料臂,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卸料臂,其中有3台液相臂、1台气相臂。

  “4台卸料臂连续运行了10年,达到大修年限,必须进行整臂解体大修。”多年从事设备维修和国产化研究的检维修中心专业主任杨林春告诉记者,检修团队与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公司一起,精心编制吊装作业方案和相关专项方案,认真组织专家评审和风险评估,有效保证了各类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同时,在大修所需的关键配件及耗材等物资准备方面,实施国产化和进口替代策略,有力保障了大修工作顺利推进。

  杨林春说,卸料臂自主检修的关键意义在于打破国外检修技术垄断,实现接收站安全可控和降本运行。他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此次自主组织完成卸料臂大修,对比国外厂家报价,可节约现场技术服务费近300万元,通过实施配件国产化和进口替代,各类配件的采购费用节约1400多万元。

  加快长三角能源结构调整

  1亿立方米天然气可替代12万吨煤炭,减排11万吨二氧化碳、0.4万吨二氧化硫,PM2.5排放为零,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能源。

  2018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强化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善产供储销体系的指导方针。

  受国家政策推动,天然气成为近年来国内需求增长最快的能源产品,专家预计到2050年国内天然气消费总量有望超过8000亿立方。

  阳光岛这个能源岛,因能源而生,因能源而兴。进入气代煤、气代油的环保新时代,长三角地区对天然气的需求逐年增加,也给洋口港带来满满的回报。

  5月28日,江苏LNG接收站码头上,来自阿尔及利亚的“科洛尼斯”轮正在卸载LNG。从5月17日开始,短短11天里,该站连续执行6船LNG卸货任务,累计接卸LNG约40万吨,创下投产10年来接船频次新纪录。

  从最初的一个月寥寥数船,到10天3船,再到11天6船,10年来,江苏LNG接收站船舶接卸数不断刷新纪录。简单的数字背后,折射的是江苏乃至长三角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夏季本是天然气消费的淡季,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年初大家都以为淡季会更淡,没想到,这段时间,江苏LNG接收站单日气化外输量达到3000万方每天,这个数字是往年同期的2—3倍,已经赶上最繁忙的冬供时期了。”江苏LNG接收站海事经理陈汝夏告诉记者,下游市场需求旺盛,接收站开足气力全力供应。今年以来,该站已累计外输天然气39亿方,支持了江苏三分之一以上的天然气供应,成为全省减碳增绿的“加气站”。

  “‘3060’目标的提出,对致力于发展LNG产业的洋口港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周梁表示,“十四五”期间,洋口港将进一步大力发展冷能利用、天然气发电、装备制造等LNG下游及配套产业链,力争在绿色能源综合利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云南基本建成国家清洁能源基地

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这座装机1600万千瓦的巨型水电站,将与上游乌东德电站,下游溪洛渡电站、向家坝电站一道,在金沙江下游构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对改善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为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新优势奠定坚实基础
国内新闻2021-07-12
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比近五成

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比近五成

202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实际消纳量为21613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28.8%,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全国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为856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11.4%,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
国内新闻2021-07-09

英国发布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席国活动议程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席国英国昨日公布了大会的主席国活动议程。将在格拉斯哥举行的本次大会除包括两周的密集气候谈判外,也包括旨在加强气候雄心、推进在关键问题上行动的一系列主席国活动。
国际新闻2021-07-09

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比近五成

202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实际消纳量为21613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28.8%,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全国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为856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11.4%,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
国内新闻2021-07-08

中国清洁能源供给能力持续提升

随着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和成本加速下降,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大势所趋。日前,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2021年国际能源变革对话大会上表示,中国清洁能源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截至2020年底,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增长到10.83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接近50%,已建立起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
国内新闻2021-07-08
浙江东阳:积极推进光伏项目 让清洁能源进入千家万户

浙江东阳:积极推进光伏项目 让清洁能源进入千家万户

7月6日,从空中俯瞰位于东阳市六石街道夏溪潭村附近的5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无人机照片)。
国内新闻2021-07-07

浙江东阳:积极推进光伏项目,让清洁能源进入千家万户

7月6日,工作人员巡查位于东阳市六石街道夏溪潭村附近的5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7亿元,占地面积约1700亩,年发电量2500万千瓦时。该项目在不改变原有土地性质、基本不改变原
国内新闻2021-07-07

襄州区与中广核新能源签署协议 共建全省清洁能源建设示范区项目

7月4日,襄州区日前与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新能源)签署协议,共建全省清洁能源建设示范区项目。根据协议,中广核新能源将投资50亿元,在襄州区新建装机容量约100万千瓦农业光伏复合
国内新闻2021-07-07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优化网架结构 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本报讯 6月21日,±800千伏雅中—江西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为我国“西电东送”再添清洁能源大动脉。该工程每年可将四川360亿千瓦时清洁电量输送至华中地区,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660万吨,助力我国可再生
省网新闻2021-07-07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优化网架结构 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本报讯 6月21日,±800千伏雅中—江西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为我国“西电东送”再添清洁能源大动脉。该工程每年可将四川360亿千瓦时清洁电量输送至华中地区,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660万吨,助力我国可再生
地方报道202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