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网吉林电力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开拓能源利用新领域,打造智慧乡村。当前,传统的电网正越来越“聪明”,智能便捷的生活正一步步向我们靠近。
智能变电更新优化全新版本
1月29日,吉林省白城地区500千伏甜水变电站,改造后的500千伏甜松线即将投运。而在300千米之外的长春市,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调控中心大厅内,调控长曲绍杰再次认真核对、批准操作票后,调度员一声令下,监控员沉稳执行指令。巨幅屏幕上,只见甜水变电站设备场区内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被准确无误地操作着。很快,控制台上显示的数据和前方现场回传的信息共同确认:线路投运操作顺利完成。
对吉林电网来说,这是一次正常的线路投运操作。而正是这种500千伏系统常态化远方遥控操作,成为国网吉林电力智能电网建设的一个缩影。
走进500千伏甜水变电站,看到的是先进可靠的智能化电气设备,该变电站规划为无人值班设计,一、二次设备全部采用光纤内部连接,不但传输速度快,占地面积小,而且共享统一的信息平台,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功能。
该站智能化主要是由光纤代替电缆,将数据通过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传到保护测控装置和交换机,特别是主变、互感器等的常规电压、电流及开关量等数据实现就地采集,把数字信号转化为光信号,站内所有设备都能接收到数据。这些数据统一应用61850规约,实现远程的监控和操作。谈及智能化带来的好处,运维班班长程刚说:“光纤代替电缆,传输速度更快、准确、稳定。同时,硬件方面智能终端、出口插件、测控插件、开入开出插件等明显减少,硬压板由数十个减少为几个;软件方面处理速度加快、数据全部实现共享,运行人员远程操控更加准备、快捷。”
智慧能源开拓能源利用新领域
2月15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一户普通住宅楼顶,5块1000瓦的光伏发电板在楼顶一线排开,楼道里逆变器数字不断闪烁,这是市民李柱自己建立的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站。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光伏产业发展,不仅推出《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及《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政策,也为分布式光伏发电使用者提供了优惠补贴,不少百姓借此开启了自产自用电的节能生活。
然而分布式光伏电源具有发电量小、分布广、可调节性差等特点,其接入电网后对电网的规划设计、调控运行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一度被视作阻碍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一块“绊脚石”。
在“十三五”电网智能化规划中,国网吉林电力以保障大规模风电及光伏发电优先调度、安全高效运行为目标,重点推广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技术、新能源并网仿真技术、新能源发电试验检测与特性评价技术、新能源发电调度运行与控制技术,全面完善发电监测、功率预测、优化调度、优先调度评价等功能应用。
“十三五”期间,新能源发电调度运行与控制技术支持系统将在吉林电网投入运行,风电接纳能力将提高10%以上。该公司将持续提高风电、光伏功率预测精度和风电、光伏发电纳入电力电量平衡比例,充分挖掘吉林省供热系统调峰潜力,提高新能源电站试验检测水平与安全运行水平,保障新能源优先消纳,大幅提高新能源利用率。
智慧乡村引领农民用电新风尚
2014年年底,国网吉林电力结合省内电网发展现状和地方特色,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在吉林省农安县新农村示范区建设面向农村的智能电网综合建设工程。
陈家店村的整体发展思路定位为发展工贸小区、牧业小区,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打造村级企业化集团。结合实际,国网吉林电力将智能电网综合建设工程建设原则定位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节能减排和服务民生建设;工程整体定位于智能电网建设“满足需求”阶段,兼顾“技术示范”,贯彻技术示范、满足需求和增值盈利的目标定位。
吉林新农村示范区智能电网综合建设工程面向农村电网的特征和新农村发展的需求,共设置4个子项,即分布式电源、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农业生产智能化4项建设,从配用电和信息通信环节实现电网智能化。
首先,国网吉林电力针对农村配电网网架和通信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通过配电自动化巩固智能电网的建设根基,实现坚强基础网架。其次,在保证供电可靠性和通信广覆盖的基础上,针对农村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城乡化农民生活,分别开展农业生产智能化及基于一体化通信的用电信息采集两个子项,体现智能电网对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的实际支撑。最后,引入分布式电源接入子项,为农村地区清洁能源的接入及其对农网的影响,进行技术探索和应用示范。
未来,陈家店村的智能电网拥有自愈功能,在重点线路拥有备用线路、备用开关,通过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故障的自动切换及报警。伴随居民区域用电信息采集的全光纤通信网络部署,光纤网络深入到居民家中,可为有需求的客户提供开通有线电视、IP电话、互联网的“电力光纤到户”业务,将实现客户与电网之间的互动,实现电表、水表、燃气表三表集抄和查询、物业、配送、网络增值等一系列特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