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锐风电浮沉录:曾经的风电“巨无霸”缘何一步步陨落?

作者:席菁华 发布时间:2018-05-18   来源:能源杂志

深陷债务危机的华锐风电多次挣扎在生死边缘。风电巨头的救赎之路,仍然坎坷。

2006年,41岁的韩俊良说服投资客成立华锐风电,通过买图纸的方式快速切入风电市场

2008年,华锐风电紧跟国家政策转战1.5兆瓦大功率机组,采用价格战手法快速膨胀,一举拿下国内风电厂商的头号交椅。

3年后华锐风电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每股90元的天价登陆A股,募资94.6亿元,超募58.7亿元,这是神话般的崛起。

更为戏剧的是,华锐风电飚上巅峰之后业绩旋即变脸,股价高价跳水,成为了登高跌重的代名词。

昔日巨头风光不再,一直披星戴帽游走在退市边缘的华锐风电市值不及95亿元,近年更连连亏损超百亿。

而近日,一桩诉讼案再次将曾经炙手可热的华锐风电推向了风口浪尖。

华锐风电公告称,1月25日凌晨收到美国律师邮件通知,陪审团就华锐风电涉嫌电信诈骗、窃取商业秘密以及共谋罪案件诉讼达成一致决议,认为以上三项罪名成立。法院预计将于2018年6月4日作出判决。如罪名成立,华锐风电最高将面临4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1.98亿元)罚单,相当于罚掉了约3倍身价。

虽然2018年1月29日,华锐风电发布公告称其2017年度业绩扭亏为盈,但救赎之路依然坎坷。

曾经的风电“巨无霸”缘何一步步陨落?5次换帅仍未能成功救赎的华锐风电,何时才能“东山再起”?

神话崛起

华锐风电横空出世,离不开韩俊良的“富有远见”与“不计代价”。

从创办到上市,韩俊良作风激进,每赌必中,几乎每一步都走在政策和市场前面,成为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2004年,中国风电尚未大规模启动,风机制造80%由外资控制。当年,兼任大连重工机电设备成套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韩良俊做了一个决定:买下德国富兰德(Fuhrlander)FL1500系列风机生产许可证,这为巨头诞生埋下了伏笔。

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要求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否则风电厂不允许建设。此外,风电特许权招标对大功率机组青睐有加。

2006年,手握设备和厂房的韩俊良与资金方一拍即合成立了华锐风电。此番与资本的结合,让大规模的风机生产制造成为可能。

彼时,基地式的发展对设备国产化,以及追赶国际大兆瓦机组需求极为迫切,时任国家能源局局长的张国宝颁布“风电三峡”战略。

政策打开大门之际,华锐风电候时已久。在业内750KW机型占主流之时,为避免与行业大佬金风科技正面交锋,华锐风电选择上马1.5MW机型。2006年,华锐风电推出我国首台国产化1.5兆瓦风电机组。而选择发展1.2MW机型的金风科技事后发现,1.5MW风机更对五大电力集团的胃口。错失良机的金风科技,眼睁睁看着取得先机的华锐斩获更多的风电设备大单,攻城略地,一骑绝尘。

政策利好之下,急于“跑马圈地”的发电集团开始大建风场。华锐凭借兆瓦级风电的优势赢得先机,加上薄利多销的市场策略、强悍的总装能力迅速打破行业格局,把当时“外包模式、出货慢”的金风科技远远甩在身后。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区块链, 华锐风电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