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辆汽车,从1896年美国福特公司生产试制了第一台汽车起,汽车伴随人类发展已经走过了二百多年悠久岁月。我国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时代国人主要的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因人口众多自行车拥有量大,一度被外界称为自行车大国。30多年的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解决温饱后正迈步走向小康社会,各种品牌款式的汽车纷纷上市,汽车逐渐进入普通老百姓家中,尤其是近几年,汽车得到迅速的普及令人始料不及。
汽车进入家庭,深刻改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外出上下班更方便快捷,节假日可以自驾远游,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拥有一辆车改善了生活质量,加快了生活节奏,丰富了生活的内容。
凡事都有两面性,汽车时代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却不容小视。首先是引发交通拥堵,行车难。有限的道路资源容纳不了汽车迅猛发展的增数量,节假日高速公路竟成了停车场,城市里每天都在上演上下班交通早晚高峰的连续剧。接着是能源的巨大消耗,我国的成品油产能有限而市场需要量大,依赖进口要消费大量的外汇储备。最后还有环境问题,尾气的排放治理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每年秋冬季节的雾霾天气如约而至,空气质量的警钟一直在敲响。还有停车难、交通事故等问题总是与汽车的发展如影相随。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政府职能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城市了为缓堵保畅,设立了公交专用道,有些地方限号出行,有的则从源头治理,对购买汽车实行摇号抑制汽车消费。对尾气治理推行严格的欧洲标准,对排放超标的汽车禁止上路。拓宽改造老路新建高质量的公路,修建公共停车场,建设城市立体轨道交通。这些举措的实施从当下看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效果有限。从长远看政府和老百姓都应加深认识转变观念,为彻底解决交通畅通出实招。政府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不断扩大其覆盖面和通行区域,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出行的便利,百姓要减少使用汽车的频率,尽量乘坐公共交通系统,倡导环保绿色出行,为缓堵保畅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