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社节”

发布时间:2016-05-04   来源:本站编辑

家乡百福司的“社节”是元宵节过后、清明节之前的古历二月十二过的一个节日,也叫“过社。”以家家户户蒸“社饭”吃的那天为准,前前后后持续半个月。早春的天气还有点寒冷,雨天风大、晴天雾大,不打霜了、不落雪了、不结冰了,回到家里还要烤火取暖,屋里才热气腾腾。为了把“社节”过好,家乡人在晴朗的日子背着背篓出门,来到田野边、溪沟边、河岸边,看到从老茎里生长出来的苦蒿叶片鲜嫩、柔嫩、脆嫩,上面的露珠晶亮、闪亮、泛亮,便伸手掐掉三片嫩叶连带的嫩茎。回家后清洗干净,往端盆里垫块砧板,用菜刀把苦蒿切碎、砍绒,装进布口袋,一边用木棒槌,一边用双手搓,揉挤出里面的苦水......灶孔里烧起大火,放蒿浆到锅子里翻炒,让熊熊燃烧的柴火连续不断往锅子里传导高温,蒸发的水分升腾成热气飘走,慢慢地焙干、焙糟、焙散,焙成柔软、灰白、芳香的蒿松。

从木炕下取块肥瘦兼顾的腊肉烧了、洗了、煮了,分开切成肥、瘦腊肉颗各装到一个盆子,再切豆腐干、老姜、蒜苗。用沸油把豆腐干颗颗炸泡、炸黄、炸酥,捞出来舀油,把肥腊肉煸炒出油,放瘦腊肉煸炒,再放老姜、蒜苗颗颗、炸好的豆腐干和蒿松一起煸炒,最后放点盐、花椒粉煸半分钟,一天的忙碌把胚子做了出来。晚上淘五斤糯米泡到盆子里,第二天中午用簝箕滤糯米,再淘十斤大米到开水锅里焯好,也滤到簝箕里,让热米和米汤把糯米烫过半熟。才和头天做的胚子倒进大端盆里,用锅铲搅拌均匀,需要油盐可以加。到灶孔里烧火,倒几瓢水进锅,放进甑子,水烧开了,用瓢瓜把拌好的食材轻轻地上到甑子里,甑口上蒙上白布、盖上锅盖,蒸半个钟头,从飘出的热气里闻到了香味,“社饭”也就蒸熟了。两把蒸的菜、炖的菜、焖的菜、卤的菜、炒的菜摆上桌,“社节”的气氛渲染出来了。

“社节”是家乡的传统节日,年年的早春二月都要过。虽然不晓得它起源何年,不了解它来自某个典故,从记事起就吃“社饭,”几十年后的现在亲手弄“社饭”吃。如果父母刚刚去世,前三年忌讳到家里弄“社饭,”可以到亲朋好友家去吃“社饭,”可以吃亲朋好友送到家里来的“社饭,”那三年不能在清明节前到父母的坟墓上“挂清,”只能去“挂社”三年,父母去世满了三年后,又不能到他们的坟墓上“挂社,”之后就一直“挂清。”给父母“挂社”时专门到亲朋好友家舀一碗“社饭”摆到父母的坟墓前,那是敬奉给他们的“供品。”“社节”也就和祭祀去世的父母相互关联,要在神龛上摆上他们的遗像,要在供桌上燃香、点烛,少不了茶、酒、烟和糕点、水果、猪脑壳肉,还有从亲朋好友家舀来的一碗“社饭,”供桌边的香钵里燃烧着钱纸、冥币,让去世的父母在九泉之下感受到儿女还在给他们行孝。

  “社节”吃的“社饭”是百福司人的早春美食,把盐、苦蒿、腊肉、老姜、蒜苗、豆腐干、花椒粉和糯米、大米搭配,用甑子蒸熟,糯中带软、绵中带香,没觉得油腻,没感到麻口,于咀嚼中满嘴都溢香、弥香、飘香,还有那桌荤菜、素菜、咸菜,再喝一碗油茶汤,确实爽口、舒服、过瘾,生机勃勃的春天也就越来越美丽、鲜艳、绚烂。(张崇文)

      关键词:区块链, 电力新闻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