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寒风阵阵,河北灵寿县塔上镇李家庄村合作社粉条加工坊内机器轰鸣。在氤氲的水蒸气里,工人们忙着制作红薯粉条。清洗、切割、磨浆、过滤、沉淀、打芡、和芡、漏制、冷冻、晾晒……红薯经过一系列加工工序后,变成晶莹透亮的红薯粉条,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配电箱周围不要堆放杂物,以免散热不良导致设备过热。”1月6日,红薯粉条加工车间一角,灵寿县供电公司燕川供电所塔上服务站员工正在检查企业安全用电情况,处置安全隐患。
李家庄村多数田地是红白沙土壤,且光照充足,非常适合种植红薯。近年来,塔上镇政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薯深加工产业。
“2019年4月成立合作社,2022年10月建成‘李家庄村红薯交易市场’,2023年又投资70万元建成红薯储藏窖,合作社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灵寿县李家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经理李学敏说。
2022年4月,合作社负责人向灵寿县供电公司提交了新建厂房用电申请。灵寿县供电公司客户经理冯艳虎在收到申请的当天便组织相关专业同事到现场勘查,仅用6天时间就完成了高压计量装置、高压断路器等设备安装及电缆铺设工程,为客户节约投资成本8万余元。
2023年年初,塔上服务站员工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合作社要新建一个500吨红薯储藏(保鲜)窖。考虑到之前的变压器可能无法满足新增用电需求,塔上服务站根据“三零”服务要求,免费新建了一台200千伏安变压器,为合作社“零成本”接电,保障了红薯加工和储藏用电。
“在村子坡地种的红薯个头大、味道甜,很好卖,所以村里大部分人家都种红薯,一般亩产能有3000公斤。”村民李志才说。今年,李志才家增加了种植面积。红薯集中收获期间,他每天都要雇佣20余名工人,运15车红薯到合作社出售。“农户家里的红薯留足了自家吃的,剩余的都会送到合作社来。我们按照八毛钱一斤收购。”李学敏说。
灵寿县的红薯种植区主要分布在青同、慈峪、塔上、狗台、燕川、谭庄等乡镇,种植面积约4万亩,每年能产出红薯12万吨。
每年11月到次年元旦前后,是当地村民加工红薯粉条的日子。李家庄村红薯粉条制作已有百年以上历史。传统工艺制作的红薯粉条质地劲道、口感爽滑,深受市场欢迎。李家庄村村两委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延伸产业链条,畅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推动红薯深加工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又到囤年货的时候了,舌尖上的年味怎能少了红薯粉条这一道!”刚刚接到新订单,李学敏高兴地说,“优质红薯粉条能以每斤13~15元的价格销售到河北、内蒙古、河南等地,全村发展红薯产业一年能增收30余万元,人均年收入增加1200元。”(李毅 尹冀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