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产业经济年度报告之能源篇:2019年中国能源三件大事

发布时间: 2019-12-19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于南

  从历史的角度看待“能源”,它已绝不仅仅是一种资源、一种供给形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

  正如17世纪后期,英国采掘业的发达,带来了煤炭资源的充盈与廉价,加之蒸汽机的诞生及不断完善,终于满足了人类社会对生产力提升的渴求一样,今天,面向人类社会所共识的可持续发展,化石能源的枯竭,甚至是全球经济的增长乏力,清洁能源、能源的清洁化利用才应运而生。

  总之,无论是可再生能源的推广,还是传统能源的迭代或升级,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着的这场能源改革,绝非无源之水,而是基于人类社会的真切需求。

  在中国,这场能源改革还被赋予了包括能源安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在内的更多使命。仅仅就是发生在2019年的三件大事——多举措稳定油气价格、泛在电力物联网加速落地,以及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成本已具备“叫板”火电的底气……其背后就饱含深意。

  几天前(12月16日),2020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能源业界为其“划重点”:全国能源系统在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始终把保障能源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坚持清洁低碳发展方向不动摇,增强科技对能源发展的支撑作用,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高质量谋划能源中长期发展,为实现明年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细究其中,回味无穷,可以肯定,即将过去的2019年和正在走来的2020年,正是中国能源改革积蓄量变,并决定能否产生质变的关键之年。

  任国际油气风云莫测

  坚定能源安全战略岿然不动

  2019年以来,中国面对着愈发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以化石能源为例,其时刻面临着价格波动的风险,而这对于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天然气亦在40%以上的中国而言,影响尤为重大。

  要知道,科学的能源安全判定,绝不仅仅系于可靠的供应,还包括合理的价格、充沛的储备,以及可靠的运输和合理的结构等。历史上,有太多案例证明,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往往是经济、地缘政治危机的前奏,而人类至今都无法摒弃对这种“工业之血”的依赖,因为其不仅是燃油和汽油,还是一众不可或缺的化学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料。

  回顾2019年国际原油市场,布伦特仅有今年二季度在70美元/桶-75美元/桶区间运行,其余时段则大多在60美元/桶-70美元/桶区间震荡,甚至在第四季度收缩至60美元/桶-65美元/桶区间。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油品事业部总监张龙星对此分析,“今年,传统意义上的供需关系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已退居次位,倒是中美之间贸易谈判的任何消息都对油价有极强扰动作用。”

  “面对自2014年低油价以来的连续多年财政赤字,中东产油国纷纷采取措施改变被动局面,沙特阿美IPO就是沙特采取的破局之道。”张龙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沙特会将维系沙特阿美2万亿美元市场估值,作为首要任务。”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14”沙特石油设施遇袭后,布伦特曾走出历史单日最高涨幅。

  这一切都令国际原油价格面临着较以往更大的波动风险。只是,张龙星也认为,“目前沙特阿美在国内交易所成功IPO并开局良好,但在维系沙特阿美2万亿美元市场估值的基础上,考虑到沙特阿美仍有海外上市计划,沙特这一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国预期还将保持战略一致性减少油价意外扰动影响,竭力维护沙特阿美可信赖的全球供应商地位。”

  但终究“国际油价更多为金融流动性所驱动,在全球出现负利率及美联储再次启动QE(量化宽松)大背景下,预期2020年国际油价将出现中枢抬升(但幅度有限)。”张龙星告诉记者。

  在这一国际局势和市场预期下,中国提早布局、践行能源安全战略,显得前瞻而又迫切。

  正如2020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展现的数据一样,2019年,我国预计完成上游勘探开发投资3321亿元,同比增长21.9%。在加大上游勘探开发投资力度的保障下,我国石油和天然气新增探明储量分别达到12亿吨、1.4万亿方,同比增长25%和68%;原油产量达到1.91亿吨,一举扭转了2016年以来的持续下滑态势;天然气产量(不含煤制气)达到1733亿方,连续3年增产超100亿方;同时,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全面增产。

  除了上游开发增产,今年12月2日,横跨中俄两国的能源大动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也让中国能源安全更加“硬气”了。

  这座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入境,途经9个省(区、市),以上海市为终点,全长5111公里(新建管道3371公里,利用在役管道1740公里)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首期每年供气达50亿立方米,计划2023年全线投产后,每年可向东北、环渤海、长三角地区稳定供应清洁优质的天然气资源380亿立方米。

  油气增产、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建设,从战略层面确保了我国能源安全。“我们要采取常规及商业供应以外的战略渠道进行补充,这其中自产及来自共同战略利益伙伴的补充是必然选项。”张龙星道。

  在充足稳定的供应基础上,12月9日,刚刚成立的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公司”),则是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刘毅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意味着油气市场将形成上游多主体供应,下游充分竞争的格局。”

  简而言之,就是要用市场“无形之手”,引导油气市场开放活跃,从而达到平抑价格、确保供应的目的。在此基础上,今年我国还推进了29项管网互联互通重点工程,致使日供气能力提升5000万方;三家石油企业储气能力达153.6亿方,比去年增加约13.8亿方;且管理层积极推动LNG接收站布局建设,实施罐箱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压实上游供气企业、城镇燃气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应急储气责任,加快推进多元进口体系建设等。

      关键词: 能源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70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400-007-1585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