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潮起潮落。当水电十局承建的滨州沾化区2吉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首批机组发电,强大的电流瞬间注入电网,国务院国资委内参以及众多媒体都将目光聚焦于此:全球最大,山东滨州沾化区2吉瓦首批机组提前18天并网发电。
一路辗转四川、甘肃、辽宁、山西,见惯了大江大河的水电十局建设者们向东逐日,仿佛注定要在渤海之滨安营扎寨,讲述一段“风驰电掣”的履约故事。
逐鹿渤海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东滨州沾化区一马平川,无水力发电条件,火电成了这里的主要电力供应能源,而火电带来的问题是大气污染严重。但这里有近万亩滩涂鱼塘,充足的阳光、徐徐的海风,光伏和风电条件得天独厚,有渔光互补开发的最好条件。
滨州沾化区2吉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共分五期开发,总占地面积近7万亩,相当于617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光伏板采用25°倾角固定方式安装,以达到最佳发电和遮光效果,遮光后的水温下降1至2摄氏度,保持在恒温27至28摄氏度,能有效抑制夏季池水变质,防范鱼虾疾病,打造一个现代“育虾温室”。同时采用智慧化运维方案,实现光伏电站降本增效和无人值守的智能化运维管理。
2023年5月,水电十局牵头成立联营体,中标滨州沾化区2吉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一期工程。不仅负责EPC总承包一标的873兆瓦光伏板和线路的架设以及东南亚最大开关站的安装调试,还须在联营体的三家单位中做出榜样,发挥领头羊作用。何况附近还有已建好的500兆瓦渔光互补工程。珠玉在前,水电十局必须做得更好。
滩涂之广,一望无际。要在六个月安装近3万根预制管桩、21万多块光伏组件、超4千吨光伏支架和8台250兆伏安主变压器的220千伏升压站建设,施工强度可想而知。项目总工金世森感慨地说:“这是首个水上光伏项目,从技术层面来讲都是第一次。”一期一标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四期能否继续参与。建设者们一心扑在履约上,直到首批光伏发电,都没有想到这座先进的渔光互补基地规模乃全球最大。这是后话。
项目升压站及送出项目EPC标段施工期只有141天,在同地质条件下与同类施工项目相比,时间几乎最短,这给新组建的项目部带来严峻考验。
“从水电机组安装跨界到光伏,我整个人是很不适应的,特别工期短暂,项目员工都是临时召集在一起的,总要有个磨合过程吧,但到这里来还没磨合好就该到发电时间了。”项目经理李睿巍说,这位敦实的年轻管理者第一次接触光伏项目管理,但目光依然坚定,“我们不缺专业自信,一定圆满完成任务。”
风驰电掣到鲁海,点兵排阵扬川威。6月5日,项目在升压站打下了第一根预制管桩,标志着项目全面开工。
追光逐日
广袤的滨海滩涂给人以拥抱世界的豪情壮志。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看惯了陆地工程航拍视频的员工,伫立于此也禁不住心情荡漾,心胸也开阔了许多。
其实,貌似简单的光伏安装工程有大学问。庞大的组件数量对组织和调度能力要求极高。用项目经理的话说,就是环环相扣非常紧密,一步不慎满盘皆输,履约进度把控难度相当大。项目班子精心策划,把人才和时间用到了极致。
项目有两大战场,一是光伏和线路的安装,二是升压站的安装调试,无论哪一个环节工期延迟势必影响发电目标。
光伏发电设备均在水塘上,施工作业平台均为浮船,狭小晃动,物资转运受限。项目把有着光伏安装施工经验的多名管理和技术人员调派到最远的滩涂,指挥调度100多名施工人员。调试人员集中在升压站,分工不同但又兼职分明,做到了一人多能、一人多专。每天的安装进度表更是精确到半天,用员工的话说,“扳着指头看时间算日子”。
等图纸也成了闹心事,仅有的几个月工期,一天也耽误不起。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周志远不得不蹲守在设计方,帮助解决设计遇到的问题。
“工期拖不得啊。”金世森摇着头。“满脑子都是工期、履约。”项目员工说,“就是睡个觉,也在你梦中跳来跳去。”
要在半年内全部安装完毕,考验实力、耐力、执行力,是业主对施工单位的前期考察。
项目领导在了解每个人的特长后,抓住他们技术熟练、吃得大苦、事业心强的特点,给予决定权,让现场问题在现场解决。同时,严格选拔组装能力强的劳务工,实行计时、计件工作制,工资发放从不拖欠,充分调动了积极性。在平均每人每天计划安装20张光伏板的基础上,有的施工人员达到了70张。
“在施工高峰期,投入的土建人员近260人,安装人员近180人。”李睿巍经理说。大平原的滩涂上,泾渭分明的预制管桩犹如列阵的千军万马,摆开阵势。上空海鸥翱翔,鸣声阵阵,气势恢宏。两幅画面一搭配,极具工业与自然结合之美。
枕戈待旦
项目一开工就进入倒计时,每一分钟都在和时间赛跑。员工微信步数每天轻松上2万步。
“我第一次遇到强度这么大的调试工作。”在调试岗位上干了几十年的调试所党支部书记席伟拖着略显疲惫的身体,走在去到升压站的路上。项目部距最近的升压站步行也要20多分钟,到光伏板施工现场至少两个小时。项目车辆紧缺,从项目领导到普通员工,如果去最近的工地常常以步代车,把有限的车辆供光伏工区使用。
升压站,从房建到并网送电只有四个月工期,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电网工程,时间十分仓促,没有背水一战的决心和雄厚的技术实力以及强大的管理能力,几乎无胜算。
席伟不是项目一员,在发电进入关键时期,他以退休专家的身份到项目辅助调试工作,与主管调试工作的副经理刘路超黄金搭配,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是常态。在发电前夜,几乎通宵达旦守在现场,不放过一丝一毫的异象,直到开关站一次并网成功才回去美美睡上一觉。
这也是这支团队的整体精神面貌。白天,偌大个项目办公室空无一人,项目班子领导除了财务总管全在工地。入夜,光伏工区员工才回到办公室,继续处理工作事务。会议室灯火通明,班前会、班后会、总结会一个接一个,周密的组织、无缝的衔接和技术交底,均在当天的会上完成部署,确保工作目标明确、脉络清晰、措施得当。
全员拧紧“发条”之下,职责担当也得到彻底落实,尤其是安全工作,大到没系好安全带,小到没扣上反光背心,无论职位高低,立即干涉无商量。项目安全总监江艳彬说,“这方面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项目从开工到首批机组发电,在紧张的施工中无一起轻微伤的责任事故,与安全员的严密监督有着密切的关系。
国庆、中秋两节,正是家人团聚庆祝的美好时光,但项目员工责任在肩,心中有自己的“诗和远方”。项目食堂特地在中秋之夜办了几桌“团圆宴”,员工匆匆扒几口就戴上安全帽、穿上反光背心奔向工地。双节期间不停歇,完成了超7千根桩基打桩,900组支架和1万多块组件安装,创造了数百万元经济效益。
“好在有这群最可爱的员工。”李睿巍对这帮年轻人赞不绝口,“不管是光伏区人员也好,升压站的人员也好,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没有一个打退堂鼓,这种精气神是难得可贵的,我经常被他们感动。作为项目负责人,有这样的好员工,还有啥子困难不能克服的嘛。”
项目商务经理李俊超,这位项目班子最年轻的成员,脸上还带着孩子的稚气,却担起了项目经营、风险控制管理工作,对项目部合同起草、洽谈、签订和报批等业务做得有声有色,从未让领导失望过,特别是在洽谈会上那种充满自信的条理分明、据理力争陈辞,让项目领导不得不感叹“压力使人成长”。
“这也是我们贯彻十八字工作思路中‘用好人’的举措之一,让年轻有能力的青年上得去,有奔头。”项目经理李睿巍说。
在滨州沾化区2吉瓦渔光互补项目,这种可畏的后生太多太多。他们在有经验的老员工扶持下,小荷早早地冒出了尖尖角,迅速成为项目完美履约的中坚力量。
完美履约
“新能源赛道,大家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我们有金刚钻,把项目做实了、干好了就是业绩。” 在项目抢发电,最需要精神力量助跑的时候,水电十局党委书记、董事长范开平来到沾化区调研,给项目工作带来了具体指导。他给项目打气说:“现在正是考验你们的组织能力,考验你们抗压能力的时候。”
滨州沾化区2吉瓦渔光互补项目部除了金世森总工程师,均是平均年龄30多岁的年轻人,项目经理也排在“青年”的队列。这群年轻的后生,干着规模直冲世界之最的光伏项目。上下同心,其利断金,项目迎来了抢发电的首轮曙光。
10月31日,项目员工早早来到升压站总控室,大家盯着不断跳跃着数字的大屏,耳边响着发电总指挥与调试员的问答,兴奋而又焦急的心情使总控室氛围凝固了许多。
回答总指挥的问话,步话机传来的声音均是“正常”“正常”“一切正常”。
严谨专业的项目调试人员一而再、再而三地检查线路,查看仪表,测试电压。当总控室大屏打出“滨海区沾化2吉瓦渔光互补项目一次并网成功”的标语时,现场一片欢腾,业主和各方代表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之色,纷纷在大屏前拍照,留下这人生中宝贵的瞬间。
此时,时针指向18时整,发电比原计划要求提前了18天。
一心一意扑在工程施工中的项目全体员工还不知道他们干了件“大”事,直到看到集团“全球最大,光伏+上新”的微信公众号后,他们才发现,他们奋战的项目竟然属于世界之最,于是纷纷发朋友圈狂炫,抒发参与这项伟大工程的自豪之情。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因为履约完美,项目部得到了业主的充分信任,顺利接续渔光互补二期工程。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十局建设者志存高远,喻太阳明志,依履约发展,在渤海之滨干出了光伏品牌。届时,滨州沾化区六千六百多亩的滩涂上,十局旌旗猎猎迎东风,将为全球最大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厂建设画上圆满的句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