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7日,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下简称“青海—河南工程”)开工动员大会召开。
会议在青海海南设主会场,在河南驻马店设分会场。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宣布工程开工,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寇伟主持会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青海省、河南省等有关方面领导出席会议。
国家电网第24条特高压工程今天开工!
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能源产业基地重要指示精神的工作举措,青海—河南工程将进一步提升特高压输电的安全可靠性和标准化水平,打造新时代特高压建设的样板工程。
新时代的样板工程,创下多个世界第一
海拔最高的特高压工程 创造新纪录
青海—河南工程送端换流站海拔高达2900米,海拔3000米以上线路约385千米,其中最高海拔4300米,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高压工程,高压绝缘与电磁环境控制难度很大。
国家电网公司依托工程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解决高海拔设备研制、空气间隙选取、电磁环境控制、污秽外绝缘配置等一系列问题,创造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新纪录。
全球第一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的特高压
青海—河南工程完全靠清洁能源自身互补能力独立供电,将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设的特高压通道,是我国发展运用特高压输电技术推动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一次重大创新。
这条特高压能带来哪些利好?
青海—河南工程是新时代我国设计建设的首个特高压工程,是国家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程,是落实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西部大开发与东西部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促进西北可再生能源基地开发与外送
青海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和可再生能源基地,太阳能、风能、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水电和太阳能发电已经成为青海第一、第二大电源。
目前,青海太阳能发电、风电、水电已经具备了多能互补优化运行的能力,2017年以来,国家电网先后在青海实现了连续7天和9天100%依靠可再生能源供电,在探索符合国情的能源转型道路上迈出重要步伐。青海—河南工程可以汇集青海当地可再生能源以及周边甘肃等省区的富余电力,将有力促进当地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与联合外送消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保障华中地区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华中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用电需求较大,由于一次能源资源匮乏,土地和环保空间有限,保障电力供应的压力较大。河南省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省份,是我国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其电力负荷约占华中东四省负荷的40%,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大规模接纳区外电力,是满足华中地区电力需求增长并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根本途径。
采用特高压工程将青海能源基地电力直送华中负荷中心,可满足华中经济发展及负荷增长需求,有效缓解华中地区中长期电力供需矛盾。青海—河南工程与华中已有特高压工程配合,可充分发挥特高压电网大容量、远距离、网络功能优势,有力支撑华中特高压交直流主网架构建,优化当地电源结构,到网电价具备竞争力。
有效促进华中地区大气污染防治
近年来,我国东中部地区雾霾问题严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目前,河南燃煤电厂分布密集,当地电源以煤电装机为主,截至2017年年底,河南发电总装机容量7993万千瓦,其中煤电装机占比达到79.5%。在青海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特高压工程,通过青海—河南工程外送,可以有效推动河南及华中地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
有力拉动经济增长,助力脱贫攻坚,扩大就业,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特高压电网投资大,中长期经济效益显著,具有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等优势,可有力带动电源、电工装备、用能设备、原材料等上下游产业,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将发挥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近期,为深入推进能源转型、扩大有效投资,国家加大了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国家电网提出的“五交五直”特高压工程被纳入电网发展规划。青海—河南工程是“五交五直”首个开工项目。青海—河南工程投资达226亿元,配套电源超过2300万千瓦,将增加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值约148亿元,有力支撑青海新型能源产业基地开发,直接带动电源等相关产业投资超过2000亿元,可增加就业岗位7000多个,推动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与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为青海、甘肃等重点地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贡献。
特高压电网的资源综合优化配置平台作用充分显现
实现我国电网高质量发展,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核心是加快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近年来,国家电网从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全局出发,锲而不舍发展特高压输电,全面攻克特高压核心技术,根本扭转了我国长期以来过度依赖输煤、局部自求平衡的电力发展方式,显著提升了我国电网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从跟跑到领先、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重大跨越,使特高压成为体现我国技术和经济实力的“金色名片”。
目前,国家电网已累计建成“八交十直”特高压工程,在建“四交二直”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24项特高压工程线路长度达到3.5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超过3.5亿千伏安(千瓦),累计送电超过1万亿千瓦时。
依托大电网发展新能源,国家电网新能源并网装机已突破2.7亿千瓦,成为世界风电、太阳能发电并网规模最大的电网。为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西电东送、北电南送能源输送配置格局,预计到2020年、2025年和2035年,国家电网跨区跨省输电能力将分别达到2.5亿、3.6亿和6亿千瓦,满足清洁能源装机6.5亿、9亿和15亿千瓦发展需要。特高压将在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推动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特高压家族又迎来了新成员,崭新的工程即将拔地而起,延伸而去,送去更多清洁能源。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2018年11月7日,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下简称“青海—河南工程”)开工动员大会召开。
会议在青海海南设主会场,在河南驻马店设分会场。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宣布工程开工,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寇伟主持会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青海省、河南省等有关方面领导出席会议。
国家电网第24条特高压工程今天开工!
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能源产业基地重要指示精神的工作举措,青海—河南工程将进一步提升特高压输电的安全可靠性和标准化水平,打造新时代特高压建设的样板工程。
新时代的样板工程,创下多个世界第一
海拔最高的特高压工程 创造新纪录
青海—河南工程送端换流站海拔高达2900米,海拔3000米以上线路约385千米,其中最高海拔4300米,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高压工程,高压绝缘与电磁环境控制难度很大。
国家电网公司依托工程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解决高海拔设备研制、空气间隙选取、电磁环境控制、污秽外绝缘配置等一系列问题,创造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新纪录。
全球第一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的特高压
青海—河南工程完全靠清洁能源自身互补能力独立供电,将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设的特高压通道,是我国发展运用特高压输电技术推动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一次重大创新。
这条特高压能带来哪些利好?
青海—河南工程是新时代我国设计建设的首个特高压工程,是国家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程,是落实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西部大开发与东西部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促进西北可再生能源基地开发与外送
青海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和可再生能源基地,太阳能、风能、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水电和太阳能发电已经成为青海第一、第二大电源。
目前,青海太阳能发电、风电、水电已经具备了多能互补优化运行的能力,2017年以来,国家电网先后在青海实现了连续7天和9天100%依靠可再生能源供电,在探索符合国情的能源转型道路上迈出重要步伐。青海—河南工程可以汇集青海当地可再生能源以及周边甘肃等省区的富余电力,将有力促进当地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与联合外送消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保障华中地区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华中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用电需求较大,由于一次能源资源匮乏,土地和环保空间有限,保障电力供应的压力较大。河南省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省份,是我国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其电力负荷约占华中东四省负荷的40%,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大规模接纳区外电力,是满足华中地区电力需求增长并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根本途径。
采用特高压工程将青海能源基地电力直送华中负荷中心,可满足华中经济发展及负荷增长需求,有效缓解华中地区中长期电力供需矛盾。青海—河南工程与华中已有特高压工程配合,可充分发挥特高压电网大容量、远距离、网络功能优势,有力支撑华中特高压交直流主网架构建,优化当地电源结构,到网电价具备竞争力。
有效促进华中地区大气污染防治
近年来,我国东中部地区雾霾问题严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目前,河南燃煤电厂分布密集,当地电源以煤电装机为主,截至2017年年底,河南发电总装机容量7993万千瓦,其中煤电装机占比达到79.5%。在青海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特高压工程,通过青海—河南工程外送,可以有效推动河南及华中地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
有力拉动经济增长,助力脱贫攻坚,扩大就业,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特高压电网投资大,中长期经济效益显著,具有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等优势,可有力带动电源、电工装备、用能设备、原材料等上下游产业,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将发挥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近期,为深入推进能源转型、扩大有效投资,国家加大了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国家电网提出的“五交五直”特高压工程被纳入电网发展规划。青海—河南工程是“五交五直”首个开工项目。青海—河南工程投资达226亿元,配套电源超过2300万千瓦,将增加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值约148亿元,有力支撑青海新型能源产业基地开发,直接带动电源等相关产业投资超过2000亿元,可增加就业岗位7000多个,推动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与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为青海、甘肃等重点地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贡献。
特高压电网的资源综合优化配置平台作用充分显现
实现我国电网高质量发展,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核心是加快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近年来,国家电网从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全局出发,锲而不舍发展特高压输电,全面攻克特高压核心技术,根本扭转了我国长期以来过度依赖输煤、局部自求平衡的电力发展方式,显著提升了我国电网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从跟跑到领先、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重大跨越,使特高压成为体现我国技术和经济实力的“金色名片”。
目前,国家电网已累计建成“八交十直”特高压工程,在建“四交二直”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24项特高压工程线路长度达到3.5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超过3.5亿千伏安(千瓦),累计送电超过1万亿千瓦时。
依托大电网发展新能源,国家电网新能源并网装机已突破2.7亿千瓦,成为世界风电、太阳能发电并网规模最大的电网。为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西电东送、北电南送能源输送配置格局,预计到2020年、2025年和2035年,国家电网跨区跨省输电能力将分别达到2.5亿、3.6亿和6亿千瓦,满足清洁能源装机6.5亿、9亿和15亿千瓦发展需要。特高压将在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推动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特高压家族又迎来了新成员,崭新的工程即将拔地而起,延伸而去,送去更多清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