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发布《全国新能源汽车监测报告》。工信部装备司综合处调研员苏葆莉表示,2017年工信部委托北京理工大学开展了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和管理平台建设和运营工作,该平台已经初步具备16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步监控和管理能力,可以开展安全监管、数据分析、车辆管理和补贴核算等工作。平台将于今年2月初正式投入使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这是我国第一次对外发布全国新能源汽车的监测数据。《报告》提出,根据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的统计,截至2017年12月,平台共计收录了328943辆运行车辆,具有实时动态响应数据的车型共计89143辆;通过平台符合性检测的整车企业279家,通过车辆符合性检测的车型4089个。
资料显示,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成立于2017年7月18日,是由北京理工大学承建的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中心与一汽、长安、上汽、宇通、北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发起组成的非盈利性社会组织,其主管单位为工信部。
根据工信部统计的数据,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累计保有量达到180万辆,占全球市场保有量50%以上。
披露了纯电动汽车运行故障率
早在2016年11月15日,工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就明确企业和地方须建立监测平台并接受国家监测平台的监督。
2017年11月16日,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发布《关于落实企业监测平台与国家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平稳对接的通知》,要求2017年之后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需要上传运行数据,接受国家监督。
其中,非个人购买的新能源车辆、个人购买的商用车及专用车,按照国家标准要求上传相关数据;个人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在整车车辆状态、充电状态、运行模式发生变化时上传相关数据,但不包括定位数据。
根据《报告》,在国家政策刺激下,申报“车辆符合性检测”的车辆类型结构受到影响。客车占据了总量的一半,共计2214个车型;其次,物流车1069个车型,占比26.1%;乘用车489个车型,环卫车与货运车分别为170和60个车型。
从新能源整体动力结构来看,纯电动占据绝对数量比例,车型总数达到3518个,占有率达到86%,混合动力车型544个,占13%,随着多个企业燃料电池产品的推出,目前通过车辆符合性检测的燃料电池车型共有27个。
科技部高新司能源与交通处处长郑方在这次会议上表示,未来三到五年是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窗口期。国家将鼓励氢能燃料电池的研发,预计总的研发投入将超过50亿。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披露了2017年纯电动汽车运行故障率的统计。从故障率来看,DC-DC部分的故障率最高,比例高达38.2%,其中状态报警占20%,温度报警占18.2%;单体电池过压报警故障数占5.2%,电池单体一致性差报警故障数占3.6%,单体电池欠压报警故障数占0.7%。
从每车天报故障的次数来看,轻型物流车故障数最多,达到每车天2.03次,接下来是乘用车,故障次数为每车天1.95次;客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最高,故障次数仅为每车天1.16次。
大数据平台面临诸多挑战
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理事长、工信部装备司原司长张相木表示,下一步将通过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探索跨领域跨行业的数据融合,共同研究共性的应用技术和订制化的商业创新模式,深度挖掘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的价值。
不过,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平台建设还面临不少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孙逢春介绍,新能源汽车涉及到的职能部门众多,包括工信、科技、环保、发改、交通、公安、国防等,制度和规划层面缺少总体统筹和制度设计;地方政府认识差异较大,数据平台存在碎片化风险。
孙逢春介绍,各行业巨头基于自身业务发展的诉求,谋求独立或者主导区域内平台建设,特定行业巨头控制将使得大数据平台丧失整体的统一性和协同性。
孙逢春解释,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平台还存在体系架构不完善、数据传输范围不明确、相关标准体系需要完善和协调、自主品牌与中外合资以及进口等车辆管理不统一、国家数据安全和测绘法等风险规避的诸多问题。
“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市场正在爆发性增长,市场规模庞大,但虚假数据的识别和筛选以及如何保护车主隐私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长安汽车新能源动力研究院控制系统集成经理翟钧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