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扶贫路上,众志成城,万千大爱,将亮成指引美好未来的闪耀明灯。”2016年10月,大唐延安热电厂副厂长王兵作为集团公司选派干部到澄城县任挂职副县长,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他默默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话语。
面对澄城县脱贫攻坚的严峻形势,王兵积极寻求发挥中国大唐行业优势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的思路和办法,从产业扶贫、技术帮扶、消费扶贫、智慧帮扶等方面入手,开始央企定点帮扶的“大唐实践”。经过几年努力,帮扶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王兵被授予2019年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称号。
王兵在寺前镇和家楼村大棚产业园里调研
创新模式,铸就致富根基
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想要做到“精准”必须深入实地,摸清家底。澄城县是革命老区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共有94个贫困村,贫困人口1.2万户共4.2万余人。面对澄城县脱贫攻坚的形势,如何甩掉“贫困村”的帽子?
经过走访调研后,王兵开始寻找发挥中国大唐行业优势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的思路和办法。他决定从产业扶贫、技术扶贫、消费扶贫、智慧扶贫等方面入手,为澄城县脱贫攻坚注入新动力。在他笔记本扉页有这样一句话——“用故土之情,回馈故乡,用大唐大爱,改变贫穷!”
2017年6月,王兵连续两天30多个小时,对和家楼村51户贫困户逐户逐人进行研判,分析致贫原因,研究帮扶措施,选定帮扶产业,落实帮扶责任,真正做到了“精准”,为贫困群众顺利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家楼村干部王安朝说:“我们村能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离不开王县长的支持,他常常利用每周二扶贫工作日及周末,与我们研究如何脱贫,每次都是一整天,提出了发展设施大棚、建设红薯产业示范基地等思路,并协调解决了一百多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截至目前,该村累计投资425万元,建成红薯种植加工产业园1个,发展设施大棚38座,实现销售收入300余万元,惠及贫困群众51户186人。同时,红薯产业示范基地正在有条不紊地建设,项目建成后,户均收入可达6000余元。
寺前镇和家楼村贫困群众说:“感谢‘大唐县长’为我们选定了脱贫产业,使我家能顺利脱贫。”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澄城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集团公司荣获2017年度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定点帮扶工作经验作为中央企业事业单位在陕定点扶贫先进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和交流。王兵也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及县委、县政府的一致好评。
王兵与村干部、帮扶干部研究西红柿的销路问题
心系群众,坚定脱贫信心
2018年初,澄城县出现了60年不遇的强降雪,和家楼村贫困户14座大棚10万余斤西红柿出现滞销,这是贫困户第一年发展大棚产业,如果产品卖不出去,就会打击群众产业脱贫的信心。眼看群众收入无望,陕西公司以购代销西红柿5万余斤,销售金额达15万余元,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余元,稳定了群众产业脱贫的信心。因此身边的同事都戏称王兵为“西红柿县长”。这次消费扶贫确保了贫困户当年稳步增收,更重要的是稳定了贫困户产业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在王兵的推动下,集团公司电子商务平台开设了消费扶贫专栏,上传澄城苹果、小米等4类农特产品,打通了农特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脱贫产业“产的出、卖的好”。平台累计在澄采购苹果、挂面等农特产品12.96万斤,实现销售额87.68万元。集团公司的这一做法,让澄城的贫困群众充分感受到了中国大唐的深情厚意,并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多次在调研中给予了积极评价。
“正如村民所说:‘大唐扶贫献大爱、消费扶贫暖民心!’感人的话语,让我体味到产业脱贫的任务依然艰巨,不仅要考虑群众种什么的问题,还要考虑贫困群众产品出路的问题,也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来自集团、来自陕西公司的坚强后盾,感受到了大唐职工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团队力量。”王兵欣慰地说道。
王兵在和家楼村红薯加工产业园调研
技术攻坚,破解供热难题
2016年,澄城首次给县城实施集中供热,由于技术和经验缺乏,过了集中供热的规定时间,城区供热温度上不去,供暖任务无法按期完成。王兵主动请缨,迅速赶到热力公司和供热电厂了解情况。
当意识到因为技术力量薄弱无法解决当下供热难题的时候,他紧急向自己的“娘家”——大唐陕西公司求助。他与渭河、户二、韩二等厂20余名大唐工匠一起轮流值守,攻克技术难题、寻找设备缺陷、制定整改方案,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顺利实现热流畅通,室内温度达标,使150万平方米的热用户渡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这一帮扶举措,得到了澄城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专门向大唐集团、陕西公司送去了感谢信。
如何通过产业扶贫助力澄城县脱贫摘帽?王兵经多方调研、沟通,最终在集团公司和陕西公司的支持下,确定了风力发电的“大唐帮扶路子”。在2018丝博会集中签约仪式上,签订的总投资16亿元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先期实施的5万千瓦风电项目,将为贫困户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为地方政府年增加上千万元的税收收入,并同步改善项目所在镇、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等。
在和家楼村,王兵实地了解红薯粉条生产销售情况
大爱担当,旧貌换新颜
王兵发现澄城县为惠安苑等移民搬迁小区配套的学校办学条件不足,他立即汇报,积极协调集团公司出资在城关三小援建1栋教学楼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改善了学生的上学条件;针对部分贫困户居住条件差的情况,集团公司在庄头镇雷家洼社区援建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目前,已入住贫困群众243户1374人,彰显了中国大唐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我每月可以收入3000元,顺利脱贫绝对没问题,感谢中国大唐和王县长。”在尚阳生态禽业有限公司工作的某贫困户激动地说。按照分工,副县长王兵分管中小企业,他先后深入10个镇(办),对全县中小企业进行了摸底调研,发现澄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外部困难和自身缺陷。按照“育小、扶中、抓大”的思路,他先后数次组织召开座谈会,提出十条帮扶意见,举办了中小企业政策大讲堂,开展了创业辅导、企业家提升计划等人才培训活动,着力推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在连续两年组织的“银企对接会”上,现场签约累计6000万元,有效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题,大约30余户企业吸纳30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
“作好中国大唐与澄城的纽带,展示中国大唐作为,彻底斩断穷根,向集团公司和澄城人民上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王兵的庄严承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这是澄城县百姓脱贫致富的缩影,也是中国大唐履行社会责任的温暖画面,更是中国大唐坚守在扶贫一线职工脱贫攻坚的坚实脚步。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扶贫路上,众志成城,万千大爱,将亮成指引美好未来的闪耀明灯。”2016年10月,大唐延安热电厂副厂长王兵作为集团公司选派干部到澄城县任挂职副县长,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他默默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话语。
面对澄城县脱贫攻坚的严峻形势,王兵积极寻求发挥中国大唐行业优势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的思路和办法,从产业扶贫、技术帮扶、消费扶贫、智慧帮扶等方面入手,开始央企定点帮扶的“大唐实践”。经过几年努力,帮扶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王兵被授予2019年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称号。
王兵在寺前镇和家楼村大棚产业园里调研
创新模式,铸就致富根基
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想要做到“精准”必须深入实地,摸清家底。澄城县是革命老区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共有94个贫困村,贫困人口1.2万户共4.2万余人。面对澄城县脱贫攻坚的形势,如何甩掉“贫困村”的帽子?
经过走访调研后,王兵开始寻找发挥中国大唐行业优势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的思路和办法。他决定从产业扶贫、技术扶贫、消费扶贫、智慧扶贫等方面入手,为澄城县脱贫攻坚注入新动力。在他笔记本扉页有这样一句话——“用故土之情,回馈故乡,用大唐大爱,改变贫穷!”
2017年6月,王兵连续两天30多个小时,对和家楼村51户贫困户逐户逐人进行研判,分析致贫原因,研究帮扶措施,选定帮扶产业,落实帮扶责任,真正做到了“精准”,为贫困群众顺利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家楼村干部王安朝说:“我们村能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离不开王县长的支持,他常常利用每周二扶贫工作日及周末,与我们研究如何脱贫,每次都是一整天,提出了发展设施大棚、建设红薯产业示范基地等思路,并协调解决了一百多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截至目前,该村累计投资425万元,建成红薯种植加工产业园1个,发展设施大棚38座,实现销售收入300余万元,惠及贫困群众51户186人。同时,红薯产业示范基地正在有条不紊地建设,项目建成后,户均收入可达6000余元。
寺前镇和家楼村贫困群众说:“感谢‘大唐县长’为我们选定了脱贫产业,使我家能顺利脱贫。”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澄城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集团公司荣获2017年度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定点帮扶工作经验作为中央企业事业单位在陕定点扶贫先进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和交流。王兵也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及县委、县政府的一致好评。
王兵与村干部、帮扶干部研究西红柿的销路问题
心系群众,坚定脱贫信心
2018年初,澄城县出现了60年不遇的强降雪,和家楼村贫困户14座大棚10万余斤西红柿出现滞销,这是贫困户第一年发展大棚产业,如果产品卖不出去,就会打击群众产业脱贫的信心。眼看群众收入无望,陕西公司以购代销西红柿5万余斤,销售金额达15万余元,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余元,稳定了群众产业脱贫的信心。因此身边的同事都戏称王兵为“西红柿县长”。这次消费扶贫确保了贫困户当年稳步增收,更重要的是稳定了贫困户产业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在王兵的推动下,集团公司电子商务平台开设了消费扶贫专栏,上传澄城苹果、小米等4类农特产品,打通了农特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脱贫产业“产的出、卖的好”。平台累计在澄采购苹果、挂面等农特产品12.96万斤,实现销售额87.68万元。集团公司的这一做法,让澄城的贫困群众充分感受到了中国大唐的深情厚意,并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多次在调研中给予了积极评价。
“正如村民所说:‘大唐扶贫献大爱、消费扶贫暖民心!’感人的话语,让我体味到产业脱贫的任务依然艰巨,不仅要考虑群众种什么的问题,还要考虑贫困群众产品出路的问题,也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来自集团、来自陕西公司的坚强后盾,感受到了大唐职工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团队力量。”王兵欣慰地说道。
王兵在和家楼村红薯加工产业园调研
技术攻坚,破解供热难题
2016年,澄城首次给县城实施集中供热,由于技术和经验缺乏,过了集中供热的规定时间,城区供热温度上不去,供暖任务无法按期完成。王兵主动请缨,迅速赶到热力公司和供热电厂了解情况。
当意识到因为技术力量薄弱无法解决当下供热难题的时候,他紧急向自己的“娘家”——大唐陕西公司求助。他与渭河、户二、韩二等厂20余名大唐工匠一起轮流值守,攻克技术难题、寻找设备缺陷、制定整改方案,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顺利实现热流畅通,室内温度达标,使150万平方米的热用户渡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这一帮扶举措,得到了澄城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专门向大唐集团、陕西公司送去了感谢信。
如何通过产业扶贫助力澄城县脱贫摘帽?王兵经多方调研、沟通,最终在集团公司和陕西公司的支持下,确定了风力发电的“大唐帮扶路子”。在2018丝博会集中签约仪式上,签订的总投资16亿元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先期实施的5万千瓦风电项目,将为贫困户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为地方政府年增加上千万元的税收收入,并同步改善项目所在镇、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等。
在和家楼村,王兵实地了解红薯粉条生产销售情况
大爱担当,旧貌换新颜
王兵发现澄城县为惠安苑等移民搬迁小区配套的学校办学条件不足,他立即汇报,积极协调集团公司出资在城关三小援建1栋教学楼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改善了学生的上学条件;针对部分贫困户居住条件差的情况,集团公司在庄头镇雷家洼社区援建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目前,已入住贫困群众243户1374人,彰显了中国大唐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我每月可以收入3000元,顺利脱贫绝对没问题,感谢中国大唐和王县长。”在尚阳生态禽业有限公司工作的某贫困户激动地说。按照分工,副县长王兵分管中小企业,他先后深入10个镇(办),对全县中小企业进行了摸底调研,发现澄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外部困难和自身缺陷。按照“育小、扶中、抓大”的思路,他先后数次组织召开座谈会,提出十条帮扶意见,举办了中小企业政策大讲堂,开展了创业辅导、企业家提升计划等人才培训活动,着力推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在连续两年组织的“银企对接会”上,现场签约累计6000万元,有效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题,大约30余户企业吸纳30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
“作好中国大唐与澄城的纽带,展示中国大唐作为,彻底斩断穷根,向集团公司和澄城人民上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王兵的庄严承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这是澄城县百姓脱贫致富的缩影,也是中国大唐履行社会责任的温暖画面,更是中国大唐坚守在扶贫一线职工脱贫攻坚的坚实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