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的思考

电影《狼图腾》热映,勾起了我的好奇,闲暇之余我又重新细细品味了一遍此书,心灵被作者描写的蒙古草原及蒙古狼深深震撼了。作者姜戎,在内蒙额仑草原插队11年,用了3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描绘、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这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史诗般的小说,给我们展示了在宽广、辽阔、深沉、静谧的蒙古大草原上,蒙古游牧民族对狼图腾的崇拜,演绎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价值,也从新的角度给我们探讨了狼性和羊性以至国民性的深刻哲理。

  这本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依托,通过在草原11年的游牧生活,为我们呈现了草原人与草原狼的争斗与纠缠,同时细致入微的描写了草原狼运用战术围捕黄羊、与草原人周旋的场景,场面恢宏,情节紧张,虽然书中有些地方的结论有些偏激,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但是不可否认这本书确实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了草原上狼与人独特的一道风景线。当然这本书之所以叫狼图腾,之所以要以狼为主线并不单单是为了写狼,作者想借狼的一些性格特点影射到草原人,即勇敢、果断、睿智、团结,带有一定的血性,进而引申到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上来,这样作者写这本书的意图就显而易见了。

  书的开头以书中主角陈阵和毕利格老人在牧场观察狼群活动为情节引出了一系列事件。其中蒙古妇女嘎斯迈徒手抓狼,小儿子巴尔雅掏狼窝,巴图力战群狼的故事依然历历在目。不得不说,蒙古人那种与生俱来的狼性血液确实值得我们敬佩。作为汉人的陈阵也被这种蒙古人剽悍的性格所折服。为了改变自己已经根深蒂固的羊性血液,陈阵开始了与狼共舞的漫长生涯。打围、掏狼窝、养小狼,草原上看似枯燥无味的生活立刻变得丰富多彩,作为一名知青,他利用所学的知识,通过理性的分析总结出了草原人,也就是游牧民族的一些特性。其中许多的草原歌曲都是从狼哞的悠长苍凉的声音中获得了灵感,而蒙古人的许多战法也是从狼那里学到的。可能这些结论没有什么事实可以作为佐证,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狼群确实是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并且他们的作战方式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井然有序。

  而文中的毕利格老人,作为额仑草原的人中头领,通过自己一辈子与狼打交道的经历,不得不承认,有些东西确实是从狼那里学来的。这种草原人对于草原狼一种内心深处的敬仰是不可被否认的。不说狼是否是蒙古游牧民族的图腾,单从上述几点就能够反映出蒙古狼确实有令人崇拜的地方。蒙古人的骁勇善战已经是妇孺皆知,然而他们的隐忍和耐心,以及他们倔强的不可臣服的品性也许我们不甚了解。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品位狼性的坚忍,来体味蒙古人的气魄。书中的后半段从陈阵掏狼窝到养小狼,以小狼的成长变化进行分析,说明他的不可驯服性,进而说明蒙古游骑兵那种永不服输,勇往直前的精神。当陈阵无奈的拿起沉重的铁铲向小狼的头上挥去时,那一刻宣告了人对狼驯养的彻底失败,也正是这种失败,让作者真正的意识到狼性之本真,他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在书最后的理性思考阶段,作者将狼图腾与中国的历史发展相联系,进而分析和推断中国人的民族存在和民族性格。虽然说在阐述过程中,有些地方的阐述过于偏激,同时过分强调了狼性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巨大作用,有些以偏概全,但是其中心思想对于现在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有用的。中国自炎黄以来,朝代更迭,无不是利用金戈铁马取得的。当然这不是宣扬战争论,只是告诫我们,每个人在出生那一时刻,其心底的狼性和羊性也就随之诞生,他们好似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正好似易经中的太极生两仪一样,阴阳二性相互依靠,又相互抵触,成为矛盾的两面。然而随着人得成长以及环境的影响,这两种性格的生长速度是不一样的,进而伴随而来的就是性格的迥异。当羊性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人会显得和蔼而亲近,但缺乏勇气与冒险精神;相反当狼性占据主导地位时,人会显得富有侵略性,但缺乏与人和善的交流。这两种情况都是我们需要避免的。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朝代的更迭都是由狼性较强的帝王取代狼性较弱的,也许这有些以偏概全,但是有许多例子可以反映,因此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然而当新朝代建立起来,君王的狼性如果依然大大胜于羊性,那么暴政便出现了。秦朝、隋朝无不是如此。为什么西汉、唐朝、清朝在建朝初期经济生活安逸稳定、军事方面强大先进,还出现了诸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等被传为佳话的鼎盛时期,这正是由于君王在权衡自己的狼性与羊性的时候巧妙的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或者说在不同时期对两种性格的把握恰到好处。狼性与羊性犹如阴阳,总是此消彼长,但绝不会一边压倒另一边,世间万物莫不过如此,不可太极端。

  书中最后一段写到了作者在北京看到滚滚黄沙向北京扑来的无奈心情,在他心中,这不仅仅是对额仑草原的生态环境消失心痛,更是对人性中的狼性的逐渐消失的担忧。现在的中国处于十分紧张的时期,看似和平的国际局势,其实也都暗中较劲,这场无硝烟无战火的战争何时会演变成真正的战争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不能没有这种忧患意识。正像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样,只有时刻保持着竞争的态势,才会让自己兴奋起来,而不是麻木不仁。国家要富强,企业要发展,也必须学会在危机中强盛。因为世界也选择强者。国家不强就要被列强瓜分;企业不发展就要濒临破产。而人呢?不进取,也就是自甘被淘汰。所以,改革,就是要把人变的更强。不要惧怕改革,我们要学习狼的“不息、不淫、不移、不屈”的精神,以更坚韧的毅力对待改革,接受锻炼,在危机中成长,壮大。

  总结起来,从姜戎的狼图腾中我读出了一个人一个民族必须同时具有狼性和羊性。这种狼性并不是发动战争、杀人放火的这种低劣行为,而是一个人必须时刻保持像狼一样敏锐的洞察力和过人的竞争力,外加羊善良和蔼的处事态度,我认为这是做人的一个标准。当我们上升到民族身上时,这种狼性是团结互助、永挫困难的勇气与力量,是沉着冷静再作出相应举措的“狼群信条”,中华民族现在正在逐渐找回狼性的存在,正努力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时刻,就更需要这种坚韧向上的进取精神。愿这种精神能永远在我们中华大地上扎根,永不衰竭!

关键词: 区块链, 塔山发电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狼图腾》的思考

作者:齐永江  发布时间:2018-09-18   来源:电力网

电影《狼图腾》热映,勾起了我的好奇,闲暇之余我又重新细细品味了一遍此书,心灵被作者描写的蒙古草原及蒙古狼深深震撼了。作者姜戎,在内蒙额仑草原插队11年,用了3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描绘、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这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史诗般的小说,给我们展示了在宽广、辽阔、深沉、静谧的蒙古大草原上,蒙古游牧民族对狼图腾的崇拜,演绎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价值,也从新的角度给我们探讨了狼性和羊性以至国民性的深刻哲理。

  这本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依托,通过在草原11年的游牧生活,为我们呈现了草原人与草原狼的争斗与纠缠,同时细致入微的描写了草原狼运用战术围捕黄羊、与草原人周旋的场景,场面恢宏,情节紧张,虽然书中有些地方的结论有些偏激,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但是不可否认这本书确实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了草原上狼与人独特的一道风景线。当然这本书之所以叫狼图腾,之所以要以狼为主线并不单单是为了写狼,作者想借狼的一些性格特点影射到草原人,即勇敢、果断、睿智、团结,带有一定的血性,进而引申到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上来,这样作者写这本书的意图就显而易见了。

  书的开头以书中主角陈阵和毕利格老人在牧场观察狼群活动为情节引出了一系列事件。其中蒙古妇女嘎斯迈徒手抓狼,小儿子巴尔雅掏狼窝,巴图力战群狼的故事依然历历在目。不得不说,蒙古人那种与生俱来的狼性血液确实值得我们敬佩。作为汉人的陈阵也被这种蒙古人剽悍的性格所折服。为了改变自己已经根深蒂固的羊性血液,陈阵开始了与狼共舞的漫长生涯。打围、掏狼窝、养小狼,草原上看似枯燥无味的生活立刻变得丰富多彩,作为一名知青,他利用所学的知识,通过理性的分析总结出了草原人,也就是游牧民族的一些特性。其中许多的草原歌曲都是从狼哞的悠长苍凉的声音中获得了灵感,而蒙古人的许多战法也是从狼那里学到的。可能这些结论没有什么事实可以作为佐证,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狼群确实是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并且他们的作战方式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井然有序。

  而文中的毕利格老人,作为额仑草原的人中头领,通过自己一辈子与狼打交道的经历,不得不承认,有些东西确实是从狼那里学来的。这种草原人对于草原狼一种内心深处的敬仰是不可被否认的。不说狼是否是蒙古游牧民族的图腾,单从上述几点就能够反映出蒙古狼确实有令人崇拜的地方。蒙古人的骁勇善战已经是妇孺皆知,然而他们的隐忍和耐心,以及他们倔强的不可臣服的品性也许我们不甚了解。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品位狼性的坚忍,来体味蒙古人的气魄。书中的后半段从陈阵掏狼窝到养小狼,以小狼的成长变化进行分析,说明他的不可驯服性,进而说明蒙古游骑兵那种永不服输,勇往直前的精神。当陈阵无奈的拿起沉重的铁铲向小狼的头上挥去时,那一刻宣告了人对狼驯养的彻底失败,也正是这种失败,让作者真正的意识到狼性之本真,他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在书最后的理性思考阶段,作者将狼图腾与中国的历史发展相联系,进而分析和推断中国人的民族存在和民族性格。虽然说在阐述过程中,有些地方的阐述过于偏激,同时过分强调了狼性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巨大作用,有些以偏概全,但是其中心思想对于现在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有用的。中国自炎黄以来,朝代更迭,无不是利用金戈铁马取得的。当然这不是宣扬战争论,只是告诫我们,每个人在出生那一时刻,其心底的狼性和羊性也就随之诞生,他们好似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正好似易经中的太极生两仪一样,阴阳二性相互依靠,又相互抵触,成为矛盾的两面。然而随着人得成长以及环境的影响,这两种性格的生长速度是不一样的,进而伴随而来的就是性格的迥异。当羊性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人会显得和蔼而亲近,但缺乏勇气与冒险精神;相反当狼性占据主导地位时,人会显得富有侵略性,但缺乏与人和善的交流。这两种情况都是我们需要避免的。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朝代的更迭都是由狼性较强的帝王取代狼性较弱的,也许这有些以偏概全,但是有许多例子可以反映,因此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然而当新朝代建立起来,君王的狼性如果依然大大胜于羊性,那么暴政便出现了。秦朝、隋朝无不是如此。为什么西汉、唐朝、清朝在建朝初期经济生活安逸稳定、军事方面强大先进,还出现了诸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等被传为佳话的鼎盛时期,这正是由于君王在权衡自己的狼性与羊性的时候巧妙的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或者说在不同时期对两种性格的把握恰到好处。狼性与羊性犹如阴阳,总是此消彼长,但绝不会一边压倒另一边,世间万物莫不过如此,不可太极端。

  书中最后一段写到了作者在北京看到滚滚黄沙向北京扑来的无奈心情,在他心中,这不仅仅是对额仑草原的生态环境消失心痛,更是对人性中的狼性的逐渐消失的担忧。现在的中国处于十分紧张的时期,看似和平的国际局势,其实也都暗中较劲,这场无硝烟无战火的战争何时会演变成真正的战争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不能没有这种忧患意识。正像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样,只有时刻保持着竞争的态势,才会让自己兴奋起来,而不是麻木不仁。国家要富强,企业要发展,也必须学会在危机中强盛。因为世界也选择强者。国家不强就要被列强瓜分;企业不发展就要濒临破产。而人呢?不进取,也就是自甘被淘汰。所以,改革,就是要把人变的更强。不要惧怕改革,我们要学习狼的“不息、不淫、不移、不屈”的精神,以更坚韧的毅力对待改革,接受锻炼,在危机中成长,壮大。

  总结起来,从姜戎的狼图腾中我读出了一个人一个民族必须同时具有狼性和羊性。这种狼性并不是发动战争、杀人放火的这种低劣行为,而是一个人必须时刻保持像狼一样敏锐的洞察力和过人的竞争力,外加羊善良和蔼的处事态度,我认为这是做人的一个标准。当我们上升到民族身上时,这种狼性是团结互助、永挫困难的勇气与力量,是沉着冷静再作出相应举措的“狼群信条”,中华民族现在正在逐渐找回狼性的存在,正努力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时刻,就更需要这种坚韧向上的进取精神。愿这种精神能永远在我们中华大地上扎根,永不衰竭!

      关键词:区块链, 塔山发电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