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夏日。
大风,7级。
海拔,1200米。
一个头顶安全帽、身着橙色工装的汉子,倚着山石,行走在支护排架上。
耳畔,是呼啸的狂风。脚下,是600多米深的悬崖。
崖底奔腾的金沙江水,似是在嘲笑他的渺小。
这里是川滇交界的白鹤滩大峡谷,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炎热干燥,狂风肆虐,据气象部门统计,每年7级以上大风超过200天。有新时代“大国重器”之称的白鹤滩水电站,正坐落于此。
汉子人称“柱子”,他的工作,是白鹤滩水电站高陡边坡开挖与支护施工。
如果把水电站两岸的山体比作鸡蛋,那么边坡就是鸡蛋壳。柱子和兄弟们要做的事,就是把鸡蛋壳从上到下一层层剥下来,并及时使用各种加固、支护手段,保持山体的稳定性,为水电站拦河大坝的建设提供先决条件。
在悬崖绝壁上剥“鸡蛋壳”,是一项极其艰难的技术活,尤其是白鹤滩水电站的右岸边坡(靠近云南一侧),处理宽度达1000米范围,总开挖量1430万立方米,支护面积43万平方米,相当于60个足球场大小。上游侧的边坡上部为土质、下部为岩石,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覆盖层厚度差异大,设计方案采取削坡、支挡、坡面框格梁与锚索防护的施工方案;下游侧的边坡为逆向岩坡,开挖高度达660米、坡度陡约70度,设计方案采取表面强卸荷削坡、坡面喷锚防护、软弱夹层使用锚索与锚筋桩锁边的分级分梯段处理措施。
“世界水电看中国”,在小湾、锦屏、溪洛渡等巨型水电站,高边坡开挖施工技术已有了较为成熟的研究和运用,但工期要求相对宽松,采用传统开挖方案即可满足进度要求。但是,在白鹤滩的紧张工期下,高边坡开挖最重要的就是快,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竭尽所能的快,才能给后续工序提供条件和时间。所以白鹤滩水电站右岸边坡采取快速支护、一期系统支护、二期锚索支护等分级、分阶段处理措施,明路结合隧洞,高线出渣、中低线集渣、多出渣通道布置,既保证了施工期边坡稳定,又确保了施工速度。
为了创新形成一套白鹤滩水电站高边坡施工方案,柱子和团队开启了一次又一次探索。
在工程技术部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张手绘的图纸,上面详细地划分了每个开挖区的位置、高程、道路,进度明确到天、责任明确到人。柱子的电脑里,存放了无数项施工策划方案,每一项都经历了反复修改打磨,甚至推倒重做——改1、改2、改3……改26。
有一日,柱子完成了一项方案,兴高采烈地呈交给部门主任。主任逐字看完,笑着说:“整体不错,但还有两处错误,下班后去给部门同志买个西瓜。”原来,工程技术部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但凡方案里发现一个错误,哪怕是错别字,责任人就要请部门吃一个西瓜;如果一个错误都找不出,部门主任请大家吃西瓜。
柱子明白,工程技术无小事,今天请大家吃西瓜,是为了明天剥好悬崖上的“鸡蛋壳”。2013年的夏天,工程技术部每天都有各类方案出炉,大家伙每天都能吃上一个西瓜。
经过不断的“策划-实践-总结-改进”,建设团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下功夫,明确了“分区开挖,实现边坡快速下降;分区排架,实现边坡快速支护”的组织原则,创新形成了一套立体化明暗结合的布置体系,研发了整体式排架结构,在保证施工期边坡安全稳定的前提下,系统解决快速开挖与及时支护的难题。
“白鹤滩的夏天,大雨频繁。每次驻点,我都要带两条内裤。淋湿了,换一条,接着干。”柱子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为了实现标准化、精细化的流程卡控,“党员干部带头驻守制”应运而生。柱子作为党员,主动请命,每天在边坡支护排架上行走10公里有余,确保每一个施工面的安全质量进度受控。
半年下来,柱子在悬崖绝壁上走过的路程,超过1800公里,相当于北京到广州的直线距离,工人们打趣地叫他“行走的柱子”。
在设计、施工、监理各单位全体建设者的努力下,《白鹤滩水电站边坡快速开挖与支护关键技术》成功应用,突破自然条件限制,达成单月开挖下降30米、季度下降80米、半年下降155米、单月开挖超80万方的速度,创造了巨型水电站边坡开挖最快纪录。白鹤滩水电站高边坡这个“鸡蛋壳”工程,也被行业专家誉为“用钻机和炸药雕琢的艺术品”。
又到了值晚班的时候,柱子扒完保温盒里的晚饭,拭去额上的汗珠,望向太阳的方向。落日余晖,洒在他身上,“中国电建”几个字,醒目且滚烫。
在汹涌澎湃的金沙江看来,人类固然渺小,但亦伟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