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在位于青海省海西州高原腹地的±400千伏柴达木换流站,750千伏海柴Ⅱ线串补工程首次年度检修完成,设备恢复供电。
柴达木换流站是西北电网的重要枢纽站。近年来,随着海西地区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为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在750千伏日月山—海西—柴达木输电线路沿线加装了24个串补平台,于2018年年底建成投运月海柴串补工程。
在今年春检中,青海电力检修公司对750千伏海柴双回线路串补设备开展首次年度检修,采用两条线路轮停方式,分两个阶段展开。4月6日至10日,750千伏海柴Ⅱ线串补设备检修实施。检修人员在线路两侧的柴达木换流站和海西变电站同步开展作业消缺。根据计划,海柴Ⅰ线串补设备检修将在6月份开展。
月海柴串补工程是国内首个750千伏串补工程。串补设备全方位“体检”和“诊治”,对检修人员来说是一项挑战。每条线路A、B、C三相各有一个串补平台,每个串补平台长16米、宽10米、高10.5米,上面密集安装着电气设备。平时,运维检修人员借助望远镜、测温仪等检查高处的设备,根据运维规程判断运行状况,无法近距离接触高处的核心关键设备。
“串补设备的停电集中检修和日常运维具有较大差异。为了顺利完成此次年检,我们提前做了大量功课,仔细研读了设备作业指导卡、技术手册等专业资料,进一步熟悉掌握设备情况。”柴达木换流站串补年检一次检修专业负责人徐晓明介绍,“我们还提前勘查现场,全面分析现场危险点,制订防控措施,确保现场检修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完备。”
4月6日,在全部设备停电后,检修人员沿着又高又陡的爬梯登上串补平台,对电容器、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等设备逐一开展检修。徐晓明在现场监督作业,大声提醒着:“旁边的海柴Ⅰ线设备带电,一定不能跨越围栏……不要走错间隔,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青藏高原的春天来得晚。4月初,柴达木地区的最低气温仍在零摄氏度以下。检修人员穿着厚厚的棉袄,戴着防风面罩,在10多米高的平台上一待就是一整天。
在这次检修中,青海电力检修公司结合实际安排工作计划,优先安排受天气影响大、工期长的检修项目和重大缺陷处理工作,并及时根据现场情况优化工序,确保检修有序推进。
4月7日上午,在B相平台上,检修人员廖凯和闵如松专注地检测电容器设备。在前期的设备运行过程中,平台出现了异常告警信号,他们判断故障就在这组电容器中。而这一组有360只电容器,他们必须逐一检测。两人花了整整两天,完成了全部电容器的检测,最终找到了故障点并作了处理。
串补工程检修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戈壁滩风沙天气多,设备常年暴露在雨雪风沙中,上面积了厚厚的灰尘,尤其是支柱绝缘子和限压器的复合绝缘子。设备表面严重积污会造成绝缘性能降低,在特殊天气下易发生闪络故障。检修人员要利用这次停电检修的机会彻底清扫、擦拭绝缘设备。4月8日至9日,10名检修人员清扫后,柴达木换流站200多串支柱绝缘子、几千片绝缘子褪去土灰色,恢复成原来的红色,锃亮如新。
此次检修期间,在总长360千米的750千伏海柴Ⅱ线上,输电检修人员还完成了重点塔位的登塔检查消缺和绝缘子防污闪涂料喷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