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象指标分析,此次寒潮是30年来影响广西的最强冷空气,甚至超越2008年的寒潮天气,所幸其持续时间比较短。面对这次“超级寒潮”,广西电网桂林供电局采用直流融冰技术对110千伏金中旺线进行了4次融冰,消除了线路运行危险。记者了解到,1月25日16时,广西电网公司解除了“低温雨雪冰冻蓝色预警,在本次寒潮中没有发生一起因覆冰造成的线路跳闸事件。
1月23日,记者赴受本次寒潮影响最严重的桂林北部资源县采访这里的抗冰保电情况。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桂林供电局员工内心的从容和自信,而这从容来自于其日益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不断提升的硬件条件和创新的科技抗冰技术,以及这些年磨练的一支素质过硬的抗冰保电队伍。
擦肩而过的迎亲队
1月22日早上,通往桂林市资源县金紫山110千伏金中旺线的路上结了很厚的冰,雪还在不停的下,路面情况十分糟糕,车辆无法通行。沿线有办喜事的村民,迎亲的车队不得不在这样的路面状况下停下来。
整条路上,由于加装了防滑链,就只有桂林供电局的几辆越野车在缓缓向山上驶去。当时,海拔1500米高山之上,气温骤降到零下6度,该条线路地线覆冰超过15毫米,达到16.16毫米,必须启动融冰,刻不容缓。
迎亲队伍不知道这些车辆将去向何方,为何在这样一个看起来有些危险的地方还如此迫不及待前行,他们打开取暖器取暖时或许也无法想到那个匆匆离去的车队。当老百姓在享受光明和温暖时,又感觉不到电网企业的存在,这也许说明供电的工作和服务真的做到位了。
1月23日,是农历腊月十五,桂林的天气开始放晴。这一天,对很多人来说是个大喜的日子,记者跟随巡视人员再次上山到金中旺线时,90分钟的路程至少看到有10户人家门口张灯结彩办喜事,有结婚婚宴,也有房屋落成典礼,放过鞭炮的红色纸屑在家门口铺了厚厚一层。
驻扎在县城里的线路运维人员嬉笑聊天道:“早上就听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还以为是像08年那样庆祝抗冰保电成功呢!”
唐增航的这几年
“现在想起来是非常宝贵的经历,可是当时真的感觉太累、太苦了。”桂林供电局输电运维五班班长唐增航没有想到,2007年下半年刚从学校步入工作岗位,2008年初就到一线参加抗冰保电,那时候他去的也正是110千伏金中旺线。
当时在现场,唐增航经验不足,有点无所适从,高强度的工作让他感觉无比困倦,那些日子只能在车里进行短暂的休息,对于刚走出学校的唐增航,心理还是有些落差。不过,现在再跟班员讲起那一年的事,他充满了感恩,“真的是磨练了我的意志,对这份工作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认识,工作心态在后来变得越来越好。”
这次抗冰,唐增航接到任务后,在1月20日作为“先头部队”就赶到了资源县。与2008年的无所适从相比,这次从巡查关键点的任务分配、人员和车辆的安排,到及时到现场了解情况并向指挥中心汇报等很多前期工作,他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显示出一股干练和从容,为后续高效开展融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开始只是简单执行,到现在我会主动多想多做,我感觉这是我最大的改变。”唐增航看到了自己成长,也深刻感受到了整个工作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事前的方案设置更加细化,每个人该干什么、流程是怎样的等等都非常清晰。
同时,2008年以来,广西电网积极运用高科技手段,提高电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唐增航所负责的金中旺线有了输电线路覆冰预警系统,有5个传感器成为了他的“眼睛”,实现了对线路覆冰情况的实时监测。而且,也不用人工上到线路去除冰了,直流融冰技术的运用让唐增航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和安全。
“2008年的抗冰工作环境恶劣多变、硬件设施跟不上,都是边修路边上山,防寒用品短缺,工作耗时久、效率低;现在硬件设备更完善了,工作流程更加清晰明确,防寒个人用品也更充足了,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也更丰富了,科技融冰技术更成熟,应对极端寒潮天气的心态也更淡定从容了。”对比起8年前的工作情况,唐增航感慨道。
从桂林出发,驱车4个小时左右到达唐增航在资源县的作业点,记者跟着他步行近40分钟才到金中旺线的35号塔位。铁塔和周围的竹子等都覆盖着一层冰,在太阳的照射下很是耀眼。唐增航站在这里,回忆起八年前自己背着40公斤重的覆冰监控装置上塔安装时候的情景:“那时候上山的路都没有,现在我们自己已经修出了一条直通山顶的便道,这条路为日后的工作开展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科技融冰添助力
在位于资源县内的110千伏旺田变电站,记者看到了公司输电线路覆冰预警系统,通过实时画面能够准确看到相关线路的覆冰情况。同时,还能看到线路覆冰的趋势图和数据分析,并且每3分钟自动更新一次。 记者看到,1月22日早上8时30分,金中旺线29号塔导线覆冰达到15.39毫米,达到启动融冰的条件。
在变电站主控室旁边一间很大的独立仓库,刚工作完的直流融冰电源静静的放在那里,正是这台看起来有点庞大的装置通过升高电流,给导线加热加温,使覆冰融化。桂林供电局生产设备部变电检修专责孙春树是这次四次直流融冰的指挥,他举了个形象的例子,就像家用的电暖气,通过电流为期加热,达到取暖的效果。
但是,直流融冰又远不像这么简单。每一次融冰前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必须停电作业,最长一次融冰总共用了5个多小时。在旺田变电站内,记者还看到了近年新装的融冰专用刀闸,“可别小看这几台小小的刀闸”,孙春树告诉记者:“以前没有刀闸,融冰的时候就需要人工接通电源,前后需要花费1个多小时时间,刀闸安装后,完全节省了接通电源的时间,而且还解放出很多人力,可以到一线做更多的事情。”据了解,现在的直流融冰技术还能做到对ABC三条导线中的其中一条进行单独加热融冰的精确动作。
直流融冰电源和专用刀闸的投入也都非常大,现在维护人员已经逐步掌握了自主维护技术,能够不依赖厂家而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对这些设备精心维护。去年11月,桂林供电局输电管理所运行专责钟建勇还带领大家对所有预警终端进行了检修,保证了在该套系统在这次抗冰中发挥了应用的作用。
资源县是广西的北大门,金中旺线穿过的该县的区域山高谷深,海拔最高处达2000米,而且处于风口,还比较潮湿,这条线路每年冬天都是检测和抗冰的重点线路。覆冰情况每年都不同,相同的是桂林供电局现在对抗冰保电更加从容、自信和专业化。(孙维锋 陆英年 莫晓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