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互联网加速落地,作为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基石的标识解析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不久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产业各方,发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标准化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梳理了标识解析标准化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面向工业互联网场景的标准化新需求,完善了现有标准体系框架,对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推进提出了具体建议。
标识解析体系作为工业互联网的关键神经系统,是支撑工业互联网网络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也是实现工业互联网数据共享共用的关键。《白皮书》认为,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已初步建立,五大顶级节点间实现互联互通,标识应用成效初步显现,产业基础不断坚实,标识解析已从概念形成普及进入应用实践推广新阶段。
不过要看到的是,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关键技术标准缺失、滞后等问题,亟须大力推进标准化工作,支撑标识解析技术创新及指导产业应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成果向国际标准转化,以标准引领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白皮书》对于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标准化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鼓励因地制宜制定标准化方针。鼓励地方政府和标准化团体结合区域特点制定标准化举措,从试点示范单位入手,协同各行业领域,围绕共性技术先行先试,按照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的思路,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施路径和模式。
第二,打造标识解析标准与产业生态。标识解析产业链较长,其生态涉及标识注册解析服务、软硬件、安全、云服务、系统集成、垂直行业应用、公共应用、第三方服务等诸多环节。未来,需进一步联合各方主体,共同推进技术标准、建设实施、应用创新、管理规则等各项工作,构建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和发展格局,保障标识解析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加强标识解析标准化人才培养。标准化的推进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支撑,一方面需要培养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需将已有的标准成果向标准从业人员推广和宣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加大对标识解析及标准化研究项目的支持力度,优化科研管理,激发工业互联网研究人员的创新动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