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南杰: 幸福生活还长着呢

我叫更尕南杰,今年68岁。我在唐古拉山镇生活了大半辈子,直到2004年,我和乡亲们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移民搬迁到了格尔木市南郊的长江源村定居。

唐古拉山镇位于青藏高原的长江源头,海拔4700多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乡镇。我们那里世世代代过着游牧生活。

1988年,我38岁,全家6口人住在帐篷里,家里最值钱的不过是几只羊。那时,村里没有电也没有产业,每家每户点的是酥油灯,吃的是炒面和糌粑,孩子上学要走很远的路。对于“电”是怎么一回事,大家伙没什么概念,只听人说用它点的灯是如何如何亮。

2003年初冬,我第一次带着孙子进城,他在商场里看到电视机,眼馋得走不动。我告诉他,山上没有电,买回去也看不成。等搬下来,有电了,咱就买。

不曾想,有电的日子很快就来了。2004年,我和128户牧民响应政府退牧还草、生态移民号召,整体搬迁。村里通了电,家里有了第一台电视机,乡亲们都来瞧稀罕。我想扔掉陪伴多年的酥油灯,老伴却把灯擦亮收了起来,灯里还有一截羊毛灯芯。她说,舍不得,要留作纪念。第二年,我过生日,儿子买回来一个酥油机。酥油都能用电动机打了,这可把村里人眼热坏了。

搬迁最初的喜悦被时间冲淡。乡亲们变卖了牛羊,没有了收入来源,村子如何发展后续产业?我动员大伙外出打工。

2008年,供电公司为我们村实施“四网合一”(电视、语音、互联网、视频点播)工程,让我们一步跨进了“e时代”。

有了互联网,信息畅通了,视野也开阔了,村里开始筹划建设嘛呢石雕刻车间,开办藏族风情园。不久后,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三木吉回乡创业,带领村里的妇女开办岗巴布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坊。在她的带动下,外出打工的村民们纷纷回乡创业,冷清的村落又热闹起来。

就在一切朝前发展时,我们又遇到新难题。村里电压低,买来的电动工具用不成。产业发展不起来,大伙又外出打工去了。

2015年,供电公司上门走访,了解村民的用电需求,当年为全村改造了线路,动力电通到了家门口。后来,供电公司还结合村里创办民族特色旅游村的发展规划,将电线埋到了地底下,变压器也换大了,村容村貌大变样。

三木吉的手工坊里灯光不再昏暗,织出来的氆氇跳线、错线少了,订单多了起来。我们每家每户新添了冰箱、冰柜,用来储藏吃不完的牛羊肉。大家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

2016年8月22日,这个日子我终生难忘。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村,乡亲们手捧哈达,比过年都热闹。我激动地向总书记介绍:“以前,我们住的是帐篷,点的是酥油灯。现在,我们住的是楼房,点的是电灯。”

在村民申格家,总书记拉着申格的手,亲切地对大家说:“你们的幸福生活还长着呢。”

两年过去了,总书记的话应验了。在2018年全国藏毯展览中,三木吉的手工艺品大受欢迎,还接了尼泊尔客户的一笔大订单,手工艺品都卖到国外去了。7月,供电公司又为三木吉的手工坊安装了3台碳纤维电暖器,并要我做宣传动员,希望大伙都用清洁能源取暖。这可是村里的一件大事。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再到“清洁用电”,想想都激动。我当上了“清洁能源”义务宣讲员。这是件好事啊,也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

如今,在党和政府多项政策的扶持下,我们村里修了广场,建起了文化室、图书室,人口也从最初搬迁的128户增长到245户,人均年收入1万多元!

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多了,水更清,天更蓝。总书记的话时常在我的耳边回响,我们的幸福生活还长着呢。

关键词: 区块链, 清洁能源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尕南杰: 幸福生活还长着呢

作者:王雅白 王震鹏  发布时间:2019-01-04   来源:电力网

我叫更尕南杰,今年68岁。我在唐古拉山镇生活了大半辈子,直到2004年,我和乡亲们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移民搬迁到了格尔木市南郊的长江源村定居。

唐古拉山镇位于青藏高原的长江源头,海拔4700多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乡镇。我们那里世世代代过着游牧生活。

1988年,我38岁,全家6口人住在帐篷里,家里最值钱的不过是几只羊。那时,村里没有电也没有产业,每家每户点的是酥油灯,吃的是炒面和糌粑,孩子上学要走很远的路。对于“电”是怎么一回事,大家伙没什么概念,只听人说用它点的灯是如何如何亮。

2003年初冬,我第一次带着孙子进城,他在商场里看到电视机,眼馋得走不动。我告诉他,山上没有电,买回去也看不成。等搬下来,有电了,咱就买。

不曾想,有电的日子很快就来了。2004年,我和128户牧民响应政府退牧还草、生态移民号召,整体搬迁。村里通了电,家里有了第一台电视机,乡亲们都来瞧稀罕。我想扔掉陪伴多年的酥油灯,老伴却把灯擦亮收了起来,灯里还有一截羊毛灯芯。她说,舍不得,要留作纪念。第二年,我过生日,儿子买回来一个酥油机。酥油都能用电动机打了,这可把村里人眼热坏了。

搬迁最初的喜悦被时间冲淡。乡亲们变卖了牛羊,没有了收入来源,村子如何发展后续产业?我动员大伙外出打工。

2008年,供电公司为我们村实施“四网合一”(电视、语音、互联网、视频点播)工程,让我们一步跨进了“e时代”。

有了互联网,信息畅通了,视野也开阔了,村里开始筹划建设嘛呢石雕刻车间,开办藏族风情园。不久后,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三木吉回乡创业,带领村里的妇女开办岗巴布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坊。在她的带动下,外出打工的村民们纷纷回乡创业,冷清的村落又热闹起来。

就在一切朝前发展时,我们又遇到新难题。村里电压低,买来的电动工具用不成。产业发展不起来,大伙又外出打工去了。

2015年,供电公司上门走访,了解村民的用电需求,当年为全村改造了线路,动力电通到了家门口。后来,供电公司还结合村里创办民族特色旅游村的发展规划,将电线埋到了地底下,变压器也换大了,村容村貌大变样。

三木吉的手工坊里灯光不再昏暗,织出来的氆氇跳线、错线少了,订单多了起来。我们每家每户新添了冰箱、冰柜,用来储藏吃不完的牛羊肉。大家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

2016年8月22日,这个日子我终生难忘。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村,乡亲们手捧哈达,比过年都热闹。我激动地向总书记介绍:“以前,我们住的是帐篷,点的是酥油灯。现在,我们住的是楼房,点的是电灯。”

在村民申格家,总书记拉着申格的手,亲切地对大家说:“你们的幸福生活还长着呢。”

两年过去了,总书记的话应验了。在2018年全国藏毯展览中,三木吉的手工艺品大受欢迎,还接了尼泊尔客户的一笔大订单,手工艺品都卖到国外去了。7月,供电公司又为三木吉的手工坊安装了3台碳纤维电暖器,并要我做宣传动员,希望大伙都用清洁能源取暖。这可是村里的一件大事。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再到“清洁用电”,想想都激动。我当上了“清洁能源”义务宣讲员。这是件好事啊,也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

如今,在党和政府多项政策的扶持下,我们村里修了广场,建起了文化室、图书室,人口也从最初搬迁的128户增长到245户,人均年收入1万多元!

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多了,水更清,天更蓝。总书记的话时常在我的耳边回响,我们的幸福生活还长着呢。

      关键词:电力, 清洁能源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