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企业 > 基层声音

走进红色教育基地丨“水电红楼”映黄河

水电十一局发布时间:2021-07-21 09:44:45  作者:龚家卉 王建贞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时代的见证,也是历史的册页。

在豫晋陕三省交界处、伏牛山北侧、黄河“大几字”最后一个拐弯处,有一座欧式风格红色四层建筑。在现代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它几乎被淹没。

但它,曾经是一座城市的绝对中心,地标性建筑。

它,穿越六十余年的岁月沧桑,镌刻着永不褪色的理想与信念,浸染着共和国第一代水电建设者的豪迈与激情。

它,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和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一样,与新中国的治黄史、水电发展史和三门峡的城市建设史紧密相关。

2021年6月16日,中国电建党委将它命名为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它,就是三门峡市第一幢楼——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办公大楼,目前的中国电建水电十一局三门峡办公楼。 

“红楼”起荒岭:万里黄河第一坝指挥中枢的兴建 

每当从三门峡市街心花园走过,已经耄耋之年的水电十一局退休副总工程师王文彬的心情总是久久难以平静,望着不远处的红色大楼,往事如潮水般涌来,充溢了胸腔,湿润了双眼。

“这座‘红楼’是我们局的三门峡办公楼,它是在庄稼地里盖起来的。”说起这座楼,王文彬感慨万千,“它是三门峡市的第一幢楼,是兴建三门峡大坝时的标志建筑。”

1954年5月,王文彬跟随黄河委员会伊洛河流域规划队,来到黄河水利委员会设立的黄河潼(关)孟(津)段勘测工作办事处,为三门峡大坝工程做准备工作。“我记得是1955年7月,国务院决定在三门峡兴建我国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后来,在周恩来总理的主持下,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成立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我们一批人就来到了三门峡,能来这里工作,多荣耀啊!”王文彬笑着说,满脸自豪。“当时是在老车站(会兴车站)下的火车,那时三门峡还没建市,火车站还是用马灯照明。那时候三门峡办公楼的位置还是一片玉米地,到处是沟,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周边大多是土坯房。”

为加快工程及早开工,各种前期的准备接踵而来,而此时的三门峡还是一片荒芜,没有合适的办公和住宿场所,严重影响着工作的正常开展。1956年2月,电力工业部水电总局建筑公司奉命迁到了三门峡,人员达到2000多人。同年3月,这支队伍改组为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房屋建筑分局,主要承担三门峡施工队伍的住房、办公用房及其附属企业厂房等建设任务。

  “我们是第一批来到三门峡的,主要任务是建设房屋,为后来的建设者提供工作与住宿场所。”退休职工潘聪美回忆道。“现在回想起来都有些佩服自己,一个不到20岁的女青年和大家在荒山野岭盖房子。”

被称为新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的陈式桐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为建设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办公楼,她与丈夫来到了三门峡,成为这座办公楼的主设计师。1956年4月,他们绘出了基本设计图。同年6月,施工绘制图绘出。1956年9月3日,办公楼开工建设。

据《工程局办公楼设计说明书》显示,这座办公楼修建于当时的会兴镇。工体规划中,正面为会兴镇的市政中心广场,是所在建筑群的主要建筑。最初的使用要求指出,按工程局全体职工1200人在此建筑物内办公。全部办公面积的1/7到1/6为首长和专家办公室,其余为一般办公室,除在上层设置一间能容纳100人左右使用的大会议室外,适当配置一般会议室。办公楼的建筑规格为混合结构两翼三层、中间为四层的建筑,并附人防地下室。

“当年施工时,瓦工、抹灰工采用分段分片包干、流水作业法,每人每天都要完成超定额30%,否则就不下班。如果什么地方质量出了一点毛病,全班工人就一起动手,连夜拆除,重新砌好,决不影响第二天的进度。”对于办公楼当年的建设过程,退休职工陈京生仍历历在目,“这个3621平方米的建筑物,仅用了4个多月就交付使用,并且结构坚固。”

如何提高办公楼建设的速度?第一批水电建设者有“秘诀”。根据陈京生回忆,建大楼的木工队在北京时都是做木制门窗、屋架的,到三门峡之后,做的却是竹子的屋架、门窗,在工艺、技术要求上是有着质的区别。技术上的不适应,直接影响着建房的进度。有个叫高德胜的木工队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使全队能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他仔细研究竹制与木制屋架、门窗的不同,利用业余时间把第二天所用的材料准备好,提高了工作效率。原来两个工日才能做一个竹制屋架,后来一个工日就可以做两个屋架。

由于办公楼是“平地起家”,施工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也都十分恶劣和艰苦,甚至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大家就先盖好窝棚,以竹竿当房梁铺上油毛毡,从而解决了休息问题。

 “大家在办公楼的后面搭了一个大草席棚子,相当于商业部门,给工作、生产人员供应各种生活用品,满足生活需求。后来才在黄河路上慢慢盖起许多平房。”王文彬感慨道。

 1957年1月17日,水电十一局三门峡办公楼竣工验收移交。虽然竣工时只有主体,毛墙毛地,没有门窗,但137天就修建起一座办公大楼,在当时,这样的速度仍十分惊人。

“那时,三门峡最高大的建筑就是现在还保留着的水电十一局三门峡办公楼,我经常去办公楼后面的操场打篮球,还常去三门峡交际处跳交谊舞。”一直居住在三门峡的杨尚惠老人说。

火热的岁月,沸腾着火一样的建设激情。在水电十一局三门峡办公楼门前上方,书写着“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几个红色大字,这既是毛泽东主席对黄河治理的重要指示,也昭示着水电十一局人最初的责任与使命。

“红楼”定乾坤:周总理在此落实治黄大计

“同志们,请大家都回家休息吧,都累了一天了……”据《三门峡日报》原记者谢淑郁回忆,1958年4月,也就是三门峡大坝改建的时候,周总理在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办公楼开会。下午散会时,楼前楼后已是人山人海,周总理又返回办公楼,登上二楼阳台,向各个方向挥手致意,并对群众叮嘱道。

“周总理就曾站在这里。”在办公楼里工作的职工石雪洁抚摸着阳台的围栏激动地说,“这座办公楼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曾经办公的地方,现在也是我的工作地,太荣幸了。”

1958年4月21日至24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彭德怀、秘书长习仲勋以及水电部副部长李葆华、张含英、钱正英,河南省省长吴之圃、陕西省委书记赵伯平,山西省代省长韦恒等,在三门峡工程局局长刘子厚的陪同下视察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并在三门峡办公楼四楼会议室召开了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与会代表们在周总理面前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陕、晋、豫、水电部、黄委会和工程局的负责人以及有关方面的专家都发了言,彭德怀、习仲勋也讲了话。周总理聚精会神地听着各种不同的意见,特别是分歧较大的意见。下一步该如何治理黄河,周恩来心中有一盘棋。他作了一篇长达两万多字的总结讲话,以历史为事实、科学为依据,满怀豪情地展望了黄河流域的未来。

他根据历史记载和汉唐诗人吟咏的诗句,证明三门峡一带过去就具有美丽风光。这里的纬度相当于欧洲的意大利、法国等地。无论是从我国的历史上看,或是从同一纬度的西方国家看,这个地方都是可以改变面貌的。现在兴建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就是改变黄河流域面貌的一个重大措施。周总理提出了三门峡工程以防洪为主、其他为辅的建设方针,强调指出确保西安、确保下游,全盘考虑上下游的利益,适当降低大坝蓄水的高程。要求各有关部门全面规划,各方配合,依靠群众,改变面貌。他还满怀信心地鼓励大家,不久的将来,黄河流域的面貌一定会改变,你们一定能建成坚不可摧的黄河水上长城。

随后,1959年10月12日和1961年10月8日,周总理又两次来到三门峡,在三门峡办公楼就大坝蓄水后如何运作、水利分配、如何继续治理黄河等问题召开会议,确定重大方略。

除周恩来总理三次到三门峡工程视察外,工程建设期间,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德怀、习仲勋等数十位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视察三门峡工程,在三门峡办公楼办公,指导施工生产,给工程建设者以莫大的鼓舞和激励。

三门峡工程实现我国多泥沙河流的第一次大规模治理,控制了黄河水害,解决了黄河决口改道的问题,创造了“黄河安澜、国泰民安”的治黄历史奇迹,为我国大江大河治理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水电十一局三门峡办公楼与三门峡工程一样,记录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水电建设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也彰显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

“红楼”发千军:新中国水电建设者最早的集散地 

 “人人都把为征服黄河、建设三门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看作是莫大的荣幸和自豪。”季文选动情地说。60余年前,身在江苏淮安的季文选响应祖国号召,千里迢迢来到三门峡,准备大干一场。那一年,他26岁。

1957年4月13日,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翌日,《人民日报》刊发社论《大家都来支援三门峡啊!》,全国掀起支援三门峡工程建设的热潮。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指挥,从水利和电力两部,河南、湖北、福建、山东四省以及黄委、淮委等地方和单位调来了大批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1957年春,工地职工已达5000多人。1959年施工高峰时,全局共有职工24000余人。

三门峡工程建设,锻炼、造就了一支能打硬仗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队伍,汇聚了新中国最早的水电建设骨干力量。

1959年6月5日至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的习仲勋到三门峡调研,期间视察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6月7日,他将一路考察的感受、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他提出建议:“这一支有现代装备的又经过严格锻炼的工程队伍,太宝贵了,国家应该把它用在必要攻取的重点方面。”

响应国家的号召,这支成长起来的水电劲旅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开辟新的水电建设战场。他们把在三门峡积累的宝贵经验灵活运用于各个水利枢纽的实践,把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958年,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抽调300多人奔赴银川,建设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随后又转战陕西省的汉中地区建设石门水库。工程竣工后,这支队伍中的一部分与第三工程局合并,组建成水利部沂沭泗疏浚工程局。

还是在1958年,三门峡工程局组成500多人的另一支建设队伍来到内蒙古,参与“万里黄河第一闸”三盛公大型引黄灌溉工程的建设,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水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同年9月,刘家峡水电站开工兴建,调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副局长张铁铮任局长,调5000多人开赴黄河上游,支援刘家峡建设。

1963年,根据国家计委1372号文批示精神和水利电力部党组、水电总局党组的指示,在三门峡召开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和刘家峡工程局合并会议,两局合并后名称仍为黄河三门峡工程局,统一领导三门峡、陆浑、刘家峡、盐锅峡四个工程局的工作和施工。刘家峡水电站发电后,这支施工队伍一分为二,一支转战黄河上游的青海省龙羊峡水电站,成为现在的水电四局。另一支进军陕西省汉江上的安康水电站,安康工程局成为现在的水电三局。1965年,响应国家“大三线”建设的号召,从三门峡开出的第四支水电建设队伍开赴四川省境内,建设龚嘴水电站,这支队伍后来成为现在的水电七局。

从1958年到1965年,这支水电大军的足迹遍及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建设了青铜峡、刘家峡、八盘峡、盐锅峽、龙羊峡、李家峡、安康、龚嘴、铜街子等18座大型水库和发电站,总装机容量达980万千瓦,年发电502亿千瓦时。同时,这支队伍还承担了几内亚、阿尔巴尼亚、伊拉克等国外水利水电工程的援建和劳务任务。据不完全统计,经过三门峡工程洗礼而成长起来的省部级干部有12人,司局级干部380多人,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近千人,成为当时水利水电建设战线上的一支强有力的领导力量和科学技术力量。三门峡工程因此被誉为“新中国水电建设的摇篮”。

这是历史的荣耀,更是未来的期许。  

在水电十一局三门峡办公楼和三门峡工程,孕育生长着十一局人的精神根脉。从建局初期形成的“艰苦奋斗、筑坝育人、激情建设新中国”的红色三门峡精神,到“传承大禹、奋进不息”的企业精神,无论十一局的业务发展到哪里,都能在这里找到精神基因和根源;无论十一局人身在何方,它都像家一样,矗立在每个人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奋进的力量。

新中国的水电大军在这里集结,又从这里出发,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红楼”鉴初心:以此为原点发展的三门峡与十一局 

“我就是三门峡工程的第一批建设者,也是三门峡市的首批市民。”1956年,王立达从武汉大学河川结构暨大型水电站建筑系毕业后,就来到了三门峡。

虽然当时的环境很艰苦,但他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以办公楼为中心不断改变着三门峡这片土地。输电线路架通了,公路、铁路专用线建成了,楼房盖起来了,医院、学校、商店、银行、邮局、电影院等出现在曾经的庄稼地里,各类生活用房也都拔地而起。

1957年3月26日,国务院第43次会议决定,设立地级三门峡市,为三门峡工程建设提供保障。随后,经中央和河南省委批准,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局长刘子厚兼任中共三门峡市委第一书记。

时光,铭记初心与梦想;征途,镌刻丰碑和勋章。

与三门峡工程相伴而生、因水而兴,与水电十一局同根同源、共同发展的三门峡市,现已成为拥有200多万人口、工业布局完善、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的豫西名城。每年入冬到次年的初春,三门峡库区湿地都会迎来来自西伯利亚的美丽天使——成千上万只到此栖息越冬的白天鹅。浩渺广阔、碧波荡漾的湖面上,白天鹅悠然自得,千姿百态,远方游人,慕名而至,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黄河相融相亲的美丽画卷,三门峡市也因此被称为“天鹅之城”“黄河明珠”。2019年,三门峡市被评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2021年,三门峡工程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我们的三门峡办公楼和三门峡工程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王立达的言语中满是骄傲与自豪,“凡是来过三门峡的人,几乎都会到三门峡大坝去看一看,到三门峡办公楼前走一走,到局史展览馆参观一下,并合影留念。它们是我们历史文化的缩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在64年的岁月中,水电十一局三门峡办公楼的名称也随着企业隶属关系的改变几度变更,甚至因为城市发展的需要,差点被拆除,但最终保留了下来。2000年,这座办公楼迎来了第一次外观装饰面的变更,就是现如今大家看到的红色蘑菇石饰面。

2004年,水电十一局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在三门峡办公大楼一层筹办局史展览馆,广泛征集藏品,生动还原大坝建设时期的历史细节。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形成了涵盖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局史、水电发展史等内容丰富的展示内容,特别是馆内展出的三门峡工程建设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三门峡工地的老照片、大坝建设时期的过程资料、各级领导给水电十一局的题词、苏联专家赠送的礼品、当时三门峡工程建设者使用的实物等都非常珍贵、发人深思。展览馆自建成以来累计接待学习参观者近2万人次,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红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2005年以来,水电十一局三门峡办公楼和局史展览馆先后被命名为三门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门峡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和电建集团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成为电建集团精神谱系中的代表之一。

无论时代如何前进,这座办公楼所蕴藏的精神依旧;无论城市如何发展,这座红色建筑的中心位置不变。放眼望去,办公楼对面就是三门峡市目前最大的市中心广场——湖滨广场,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办公楼在三门峡市的重要地位。

如今,从三门峡出发的水电十一局已经发展壮大成为拥有国家“双特+双甲”资质、年营业收入近300亿元的集建设施工、勘测设计、投融资和商贸服务为一体的国有大型综合建筑施工运营企业,承建了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工程项目。提前两年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圆满履行了“再造一个十一局”的庄重承诺,成为电建集团水电工程板块唯一一家实现资产总额增速、营业收入增速、净利润增速依次递增的企业。当前,水电十一局正大力推进“企业倍增计划”,朝着“五百亿规模、千亿市场、百亿净资产”的战略目标奋勇前进。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滚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水电十一局三门峡办公楼不仅见证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水电建设事业的重视、关怀和期盼,见证了新中国水电大军治理大江大河的豪情、壮志与业绩,也见证了三门峡市的诞生、壮大和发展,它是凝聚着红色基因的丰碑。

今天,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中,水电十一局三门峡办公楼依旧巍然矗立于三门峡市的中心,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荣耀与厚重,就像一首红色旋律,流淌在无数人的心间,激励大家无惧风雨、担当使命、奋勇向前!


刚刚建成的办公楼,坐北朝南,两翼三层、中间四层

1958年至1961年,周恩来总理三次视察三门峡工程 

 

 

1958年4月,在办公楼4楼会议室召开的由周恩来主持的三门峡工程现场会上,王化云汇报工程建设情况


1960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视察三门峡工程

1959年,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习仲勋视察公司承建的黄河三门峡工程

周总理曾在办公楼二楼阳台上与闻讯赶来的职工群众亲切见面,向大家招手致意

刘家峡水电站施工现场

龚嘴水电站施工现场


三门峡大坝


如今的水电十一局三门峡办公楼


三门峡办公楼内的局史展览室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