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企业 > 基层声音

【最美一线职工】蔡天恩:平凡岗位上的坚守

水电十二局发布时间:2020-12-22 08:48:52  作者:庄召鑫

蔡天恩,清瘦的脸庞,短短的胡须,身上有种与年纪不太相符的成熟感,队里尊称他为老蔡。老蔡长期在基层项目一线扎根,孜孜不倦地重复着保水供电工作,与世界第三高坝两河口水电站共同成长。谈起蔡队,给我的印象:他是一个典型的水电工人,非常质朴,话不多,干起活来却很利索,也是一个很较真的一个人。

他说:“岗位可以平凡,人生不能平庸”。无论哪一行,做到极致总会出彩。

2007年,大学机电科班毕业的老蔡来到了长河坝水电站,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水电人生”。随后,2015年又来到我国藏区综合规模最大、国内最高土石坝——两河口水电站,继续干着“水电”这个老本行。不论是长河坝,还是两河口,老蔡始终践行“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用较真和热情在平凡的水电工岗位上书写属于自己不平凡的“水电”精彩。

老蔡所在的部门是项目水电队,主要承担着两河口水电站大坝标供水供电的任务。他说:“不仅要及时做好各施工面通电、排水、供水作业,还要及时确保各生活营地和办公区域的供给”。

有需要就到那里去

在高原地区从事水电工作业,除了要克服缺氧带来的人工降效外,还要克服高山峡谷等恶劣工作环境。老蔡每天的“活动”范围大多在施工一线,只要有水有电的地方,只要需水用电的地方,总能看到老蔡和水电队的身影。在隧洞里抢修路灯、在山岩边架设巡线、在大坝上安装变压器、在系统里扩容改装设备、在基坑里排水抢修、在营地巡检维修保养……,面对这份“苦差事”,蔡天恩说:“隧洞里灯光更亮了通行更安全了、系统里的设备轰隆隆地又转起来了、各条施工生产线上井然有序……,看到这些,老蔡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何况老蔡热爱这份工作!”

24小时随时待命

2016年的那次基坑变压器抢修至今让老蔡记忆犹新。因山体滚石滑落致使供电电缆破损,这条基坑生命线断了,和预想的一样,抢修任务来得急,赶得也急,无论走到哪都是一路小跑。老蔡和队友们在接到指令后,戴好安全帽、穿好防护服、拿上工具箱,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在启动备用电源后,随即投入到电缆抢修工作中,排查隐患、做好安全措施、搭设电缆……,这条基坑生命线经过数小时抢修恢复正常,此时他们身上早已湿透,收拾好设备返回营地。老蔡对一次次抢修早已经习以为常,24小时,随时待命,总以最快速度修好故障。

为了两河口水电站建设,他们不停的出发、出发、再出发。

一切为了生产

2020年是两河口水电站初期下闸蓄水的关键之年,水电队义不容辞承担了1#、2#导流洞出口向围堰外排水任务。排水任务是否顺利完成关系到下游围堰填筑施工和后续工程建设,老蔡深知此项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一切为了生产,老蔡和水电队全员出动,在水下地理环境未知、无法判断围堰渗水量多少的情况下,抓紧施工安装了1台离心清水泵、5台潜水泵和5台水泵,在排水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为抢通围堰争取有利条件。同时在水泵安装完成后,每班安排4人不间断值班,保障排水任务顺利进行。

大胆创新实践

为了更加安全便捷地用水用电,蔡队和他的团队大胆实践。在大坝堆石料运输时,研制安装了移动加水站。两河口水电站大坝为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挡水大坝坝体共分为防渗体、反滤层、过渡层和坝壳四大区。按照施工工序要求,要确保坝料碾压密实,所有堆石料上坝前均需进行加水以软化石料棱角,保持石料湿润。蔡队和他的团队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实践,将原来的固定加水站调整为移动式加水站。加水站可设置在坝面作业面附近,左右两侧可满足两辆自卸车同时进行加水,并可随填筑作业面的升高而移动,整个加水过程可自动完成。2019年,老蔡所在的水电队班组荣获公司2019年度“工人先锋号”,老蔡也荣获两河口管理局“坚守奉献党员示范岗”称号。

“参与建设两河口水电站这项世界级工程,这让我非常自豪。”老蔡说:“我们从事的是供水保电的工作,建设的是水利水电工程,一边是实现个人事业、一边是国家水电事业,这让我干得有尊严感、价值感和获得感。”

从长河坝到两河口,对老蔡来说,变的是时间是海拔,不变的是他对工作的较真和热情,还有作为一名水电建设者默默坚守奉献的精神,始终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凡,用奋斗描绘最亮丽的底色。

其实,在两河口水电站,像老蔡一样甘于扎根藏区、乐于奉献的职工干部还有很多。奔走施工一线的管理者、埋头钻研的技术带头人、靠前指挥的党员领导干部、热情周到的后勤服务者等等。正是因为有这么一群舍小家为大家的党员群众,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两河口水电站这项世界级工程必将成为国之重器、让世界惊殊。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