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电力朋友圈

这个女人“火”啦

贵州工程公司发布时间:2022-06-02 09:52:54  作者:李金穗

遇到风电技术难题找谁?谁是风电技术创新达人?你最想加入谁的团队学习?在贵州工程公司如果提出这些问题,你将会得到同一个答案——杨君!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会这么“火”?

杨君,女,42岁,电气自动化方向硕士研究生,贵州工程公司EP中心贸易公司副总经理。2019年进入公司的她,在风电业务方面是独当一面的“大姐大”、科技创新的领头羊,在项目管理一线,她是当机立断、不让问题过夜的担当者、行动派,在团队建设中,她是细致入微、传技赋能的贴心人、引导者……提起她,“专业”、“大气”、“热情”、“好老师”……领导和同事赞誉之词数不胜数。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是杨君的人生信条,从业近20年,她坚守初心,在专业技术上一路攀登。在成为贵州电建人的三年中,她总是能将重、缠、难、急的问题解决得高效又出色,用自己工匠般的专业精神、热情真诚的优秀品质感染着身边的人。2021年,她全票通过被推选为贵州工程公司先进个人。

赫赫有名,她是火遍公司的“风电一姐”

2019年,正值贵州工程公司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随着公司在新能源市场取得的重大突破、风电业务的日益增多,对风电行业专家人才求贤若渴。杨君,作为在风电领域技术人才被特招进入公司。这个专家会不会是徒有虚名?特别引进到底值不值啊?……大家伙心里对这个“专家”都泛起了嘀咕。但是,很快,杨君就用行动打消了所有人的疑虑。

凭借自己驰骋风电领域15年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杨君很快发现公司在风机选型和采购等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一套完善成熟的数据库和模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她二话不说,在得到领导的人员支持后,立马组织起团队,梳理了公司所有的风电项目采购文件和风机技术资料,收集了当时使用最多的机型数据近300多套,迅速建立起风电设备的技术数据库。

同时结合前期采购出现的问题、市场技术的发展趋势,针对风机、塔筒、锚栓……等各个分支招标内容的特点,对所有细小的分支环节涉及的参数和关键工作点进行了升级、改造。

不仅如此,凭借自己陆上风电项目设计、施工经验以及对近年最新的风电平价上网电价信息的科学精准分析,她带领团队建立起了风机基础工程量数据库和风电项目经济性测评精简版模型、风电项目机组发电量评估计算模型。

数据库和计算模型的建成和投用,就像一场及时雨,不仅为风机选型和设备采购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更为招投标部门的报价预算提供了参考模型,让辅助决策变成了现实。在杨君团队的不断努力下,公司风电专业的基础得以夯实。

让公司在风机选型对比和方案评估工作中,不仅具备了同时对比40款机型、快速得出最优方案的能力,还能针对吊装成本预估、发电量、等效小时等十多个关键指标进行综合排序,实现客户指定指标量身定制方案的能力。 

“牛!”、 “专家就是专家啊”、“这个特招值当”……赞美不绝于耳。只用了六个月,杨君就展现了别人不可比肩的过人之处和“特招”价值,不仅让领导和同事竖起了大拇指、吃下了定心丸,也让自己的大名火遍整个公司,成为大伙眼中当仁不让的“风电一姐”。

永无止境,她对创新有着如火的激情

身为电气自动化方向硕士研究生,对专业中新事物、新技术的敏感以及对技术创新的热情早已浸在杨君的骨子里。在风电业耕作十多年的她深知“要让一个企业在专业领域掌握话语权,就必须在技术创新中不断进步”。三年来,她在竭尽所能助力公司不断夯实风电业务管理基础的同时,对技术创新始终保持着高度热情度持之以恒。

三年时间,她带领团队不仅完成了32个风电项目机组选型方案、33个市场开发前期资源评估研究报告,还主导完成了《风电EP采购系统解决方案研究》、《偏远地区低成本离网新能源微电网设计优化研究与示范应用》、《风电场发电效益快速评估软件开发》等多个课题的研究,她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到集团的重大课题的研究中。

此外,她参与编制的企业标准《风电场工程典型设计》和《光伏发电工程典型设计》取得企业科技一等奖。组织编制的《风电典型设计》作为企业技术标准进行了颁发,让公司的设计方案作为标准模型在行业内具备了话语权。

直到今天,杨君仍在技术创新工作中孜孜不倦、潜心而专,不仅如此,在激发自己以及团队人员的灵感和热情方面她更是不遗余力。为了提高大家的空间思维和创造能力,她时常召集大家一起动手拼乐高,她鼓励大伙脱离厂家的图纸,独立完成模型的设计、拼装,不断提升大家对技术问题的钻研热情,在她的带领和启发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开动脑筋、挑战困难、主动以创新的思路解决问题。

如今,团队成员在技术创新中不断取得突破、硕果累累,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了在风电场经济性评估和比较、设计技术优化等方面的多篇论文,所进行的《超高强灌浆料在风电项目工程不同施工工艺条件下的技术研究》、《风力发电场升压站优化布置研究》等多个科技项目也已成果通过验收。不仅成果丰硕,在成果应用工作中也成绩斐然。2020年,公司22个风电EPC项目通过技术优化和设计优化的成果应用,实现节约项目成本8000万。

主动担当,她是风风火火的行动派

如果说技术的精湛让人看到杨君的专业能力,那么在工作中从不推辞、主动担当的她,则是用风风火火的行动让大家明白,专家不只会研究和创新,在管理工作上也毫不逊色。

2019年,公司承建的阿根廷风电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缓慢,杨君作为技术专家成为支援队伍中的一员。临危受命,困难远比想象的要多。到了项目,杨君发现除了专业技术不足的原因外,更多的是在和当地业主、联营体单位的沟通不畅,致使工作推进困难。

杨君一边主动和外籍技术人员商讨确定技术方案,一边奔波于业主和联营体单位之间,想尽一切办法组织多次三方会谈,终于在2019年6月完成了米拉马项目所有关键设备的采购,让工程施工得以顺利推进。

2021年3月,公司接到承办贵州省新能源招商大会的任务,要在不到3天的时间里,编制出公司EP一体化采购的资料作为宣传册发布供应商的手上。 时间紧、要求高,一时间,没有人愿意承担此项工作。

“我来!”3天时间,带着一双熬红的双眼,杨君将宣传资料放到了领导的桌上。因技术参数严谨、内容专业,公司领导、与会厂商、专业行家对其高度认可、好评如潮。

阳江青洲三海上风电项目是公司承接的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她在随同领导到项目蹲点工作期间,仅用一个月时间,她主动收集新能源标准、国家标准以及相关船舶规范等相关规范近200余个,完成了《阳江青洲三海上风电施工技术调研报告》,不仅为公司海风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了参考模型,还为后续施工设备升级提供了技术参数依据。

作为技术人,杨君一直保持着赤诚的心,她时常说:“要对得起别人叫自己的‘专家’二字,要对得起身上肩负的责任”。作为共产党员,她更是坚信,只要想干事、愿干事,就一定能把事情干好。

赋能增效,“传帮带”路上她有一颗火热的心

三年来,杨君有着忙不完的工作,也有着从不愿卸掉的责任,作为别人眼中高高在上的专家,她从未以自己为中心,总是把团队的成长看得比自己更重要。她谦虚的说“能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让别人得到提升是一件幸福的事,能帮助到别人也是自己觉得特别有价值的事”。

刚到公司的时候,她发现身边的一些年轻人在遇到问题时,会不好意思向别人讨教,这时她会刻意以引导的方式,主动、耐心的向他们进行技术要点的讲解,毫无保留的将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经验耐心的传授给小伙伴们。

不仅如此,杨君还利用八小时之外的业余时间,举办一些小型培训会,针对大家遇到的技术难点,组织年轻的同志进行学习和经验交流,引导他们开阔思路,直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作为贸易公司的副总经理,她还会结合每个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技术特长营造归属感、将其调整到合适的岗位,让大家在工作中增强成就感、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她还以组建学习互助小组的方式,鼓励大家团结协作、共同成长。

不仅在工作、学习中言传身教,在生活中,杨君也是一个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热心肠。刚进公司的时候,她和两个女同事合租房子,两个小姑娘作为实习生薪酬不高,预交半年的房租让初到异地的她们捉襟见肘、面露难色,杨君见状,主动提出自己承担三分之二,两个年轻人共同承担三分之一,怕两个年轻人不好意思,她还主动化解到:“没事儿,我比你们年长些,经济基础比你们好一点,以后,等你们转正了,大家再平摊吧!”

在杨君的引领示范和不懈努力下,整个团队和谐向上、充满活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很多年轻人刚分到EP中心时,都主动提出要到“杨君团队”去学习锻炼。大伙都开玩笑说,自己愿意到杨君手下成为思想上境界高、业务上水平高、工作上成效高的“三高”人员。

柔肩担重任,巾帼展芳华。三年时间,专业上的学无止境、传授知识时的轻言细语、顾及别人感受的细心体贴、脸上总是抿着嘴腼腆的笑容……杨君不仅用一言一行打破了大家对“专家”古板严肃、高高在上的固有印象,让自己的名字“火”遍公司,也以担当、无私和热情诠释着新时代电建女技术人员的风采,成为无数电建女职工鲜活的榜样!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