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定点扶贫的凉山州雷波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是三峡集团支持四川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据统计,三峡集团已累计帮扶凉山彝区减少贫困人口10万余人,占凉山州贫困人口的近10%,除定点扶贫的雷波县脱贫“摘帽”以外,联系帮扶的凉山彝区3个贫困村也先后脱贫退出。
凉山州是我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属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四川省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在凉山州,三峡集团切实践行“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发挥表率作用”的定位,把支持四川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放在凉山州。2016—2019年,三峡集团捐赠16亿元支持四川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其中有14亿元用于凉山州。今年,三峡集团再次新增5亿元支持四川省脱贫攻坚,其中安排了4.3亿元支持凉山州打赢脱贫攻坚战。
聚焦住房保障
5年建成80个“三峡新村”
6月24日,凉山州金阳县热水河乡体可洛村村民毛友博,和47户174名贫困老乡一起,搬进了漂亮的新家——体可洛“三峡新村”。这是凉山州最后一个完工并交付使用的“三峡新村”。建设体可洛“三峡新村”,三峡集团共投入帮扶资金1207万元。搬家只是起点,下一步,体可洛村正规划发展现代种养业,大力发展火龙果种植,不仅挪穷窝,更要斩穷根。
36岁的格衣扎且子一家是第一批搬进“三峡新村”的贫困户。格衣扎且子所在的凉山州越西县大花乡大花村,属于深度贫困地区,大多数村民和格衣扎且子一样,长期处于深度贫困状态。格衣扎且子家里七口人,其中3人患重病。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格衣扎且子每天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卖豆花,供孩子上学和补贴家用。 三峡集团支持凉山彝区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帮扶越西县的资金很快到位,越西县政府利用这笔援助资金,在大花村旧址旁修建了一片新居。如今,139套干净整洁的新房伫立在道路两旁,文化室、卫生室、党群服务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把这片新居称为“大花三峡新村”。 格衣扎且子说:“我家世世代代居住在大花村,在三峡集团的帮扶下,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在党委政府和三峡集团的帮助下,我现在正接受厨师的技能培训。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努力,未来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安居才能乐业”,结合凉山彝区的贫困现状,自2016年帮扶伊始,三峡集团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住房安全有保障”,大力推进“三峡新村”建设。 在三峡集团的帮扶下,不仅是越西县大花村的贫困群众搬出了破旧老屋,住进了新房,找到了发家致富的路子,四川省很多地方的贫困户也像他们一样,已经或即将入住新居,开启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以凉山为重点,三峡集团在川建成80个“三峡新村”,新建住房6476户,住房功能改造10041户,危房改造6135户,惠及2.2万余贫困户近10万贫困人口。
聚焦产业扶贫
“三峡种子基金”见成效
6月28日,宜宾市屏山县新市镇龙口村村民苟光莉像往常一样在自家的蛋鸡养殖场忙碌着。两年前,她借用“三峡种子基金”10万元,成立了汐爱养殖专业合作社,先后建起两个大型蛋鸡养殖场,每天产蛋近4万枚,年产值400万元以上,纯收入超过50万元。两年时间,不仅苟光莉一家富了,合作社每年还给80多户贫困户分红(每户最少500元),吸纳附近村民及贫困户到鸡场务工。
“借款速度很快,流程简单,利息还很低。”苟光莉说,作为向家坝水电站移民,想发展产业首先遇到的就是资金问题,“三峡种子基金”就像及时雨,给了他们切实的帮助。 “三峡种子基金”自2017年设立以来,累计为宜宾市金沙江下游库区屏山县、高县、江安县、长宁县、叙州区、翠屏区、南溪区等7县(区)62个50人以上移民村,共捐赠“三峡种子基金”1200万元。在“三峡种子基金”的帮扶下,库区移民和贫困群众建起了一个个葡萄园、李子园、龙眼园、生猪养殖场、蛋鸡养殖场、肉牛养殖场、白酒加工作坊、茶叶加工作坊等种植、养殖及加工项目,培育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贫产业,群众收入持续增长。 “三峡种子基金”只是三峡集团产业扶贫的缩影。三峡集团充分发挥自身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帮扶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助力贫困地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和发展优势,推动扶贫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长效发展机制,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金沙江,三峡集团与四川、云南两省分享水电开发成果,分别成立川云水电开发公司和云川水电开发公司(两省各占15%股份),共同开发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等4座梯级水电站(装机规模共4646万千瓦)。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投产发电后,两省分别对价获得三峡集团所属上市企业长江电力4%的股份和13.29亿元现金,同时每年还可分别获得长江电力分红收益近6亿元,充分发挥水电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力带动金沙江库区两岸群众脱贫致富。 三峡集团还设立了金沙江水电基金,建立后续帮扶长效机制,支持库区移民后续帮扶、生态环境保护和脱贫攻坚。2014年以来该基金累计支出12亿元,惠及库区32万多移民群众及贫困人口。
聚焦教育扶贫
“三峡娃娃行”托起梦想
马海尔且是凉山州昭觉县竹核乡中心小学六年级二班学生,父亲常年生病,家里八口人,依靠两亩地生活。三峡集团资助小尔且和同学赴北京参观学习,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坐飞机。“我以前只到过县城,在山里我只见过飞机飞过我的头上,从没想到我也会坐飞机。”从北京参观学习回来,小尔且说:“山外面的世界真精彩,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走出大山。”
三峡集团移民工作办公室负责人说,希望通过对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开展“志”“智”双扶,使孩子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亲身感受祖国的发展成就,帮助他们厚植梦想的种子,真正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自2017年开始,三峡集团组织90余名主要来自凉山彞区的贫困青少年参加三峡娃娃行暑期夏令营活动,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城市,亲身感受三峡工程的宏大,与来自祖国其他地区的小伙伴们交流学习,激发其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三峡集团将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环节来抓,始终把教育扶贫摆在脱贫攻坚突出位置,助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探索实施了“三峡娃娃行”“三峡励志班”“三峡烛光行动”“三峡奖学计划”“三峡班班通”等一系列教育扶贫行动,惠及5万余贫困学子。连续两年举办“三峡娃娃行——宜昌水电夏令营”活动,邀请9个帮扶区域630多名品学兼优的在校中小学生参观三峡工程。 此外,三峡集团还积极探索党建扶贫新模式,从2017年起,连续3年在湖北宜昌举办“脱贫攻坚基层党务干部培训班”,累计邀请90余名来自四川特别是凉山州的基层扶贫党务干部,接受理论学习和扶贫业务培训,提升基层党务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坚定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三峡集团与凉山州当地培训学校合作,组织开展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开设挖掘机、压路机、农村电商等多种培训课程,累计组织319名贫困劳动力完成培训并推荐就业,通过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实现其所在家庭的稳定脱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