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地方报道

迢迢测绘路 昭昭赤胆情

水电四局发布时间:2021-01-13 08:28:38  作者: 操晨曦

“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四千多年前,大禹率领勘测队伍,携带简陋测量工具,“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经过十三载的疏川导滞,方“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有人把大禹称作远古“测量领率人”,而在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里,无数位踏上测绘之路的人,同样把自己的赤诚热血悉数灌输进历史发展进步的车轮中。

2016年初,为满足施工任务的迫切需要,水电四局一分局迅速组建成立了测量中心,抽调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测量人员携带几十公斤重的仪器赶往海西州蓄集峡水利枢纽、西藏金桥水电站、安徽十五里河等施工现场……

寒来暑往,春去秋回,五年间,这支原本不足20人的小队伍已经扩大为70余人的项目部,巍巍高山记录着属于他们的艰辛,滚滚江河丈量着他们对测绘的深情,这群奔波忙碌却又默默无闻的远征者们,用粗粝的手掌和铿锵的步履讲述着测绘人的责任和担当……

“吃不了苦怎么能干好测量”

昆仑山北侧的腹地里,寒风、沙尘、霜雪早已在此盘踞多年,它们漠视本该有的四季更迭,肆无忌惮地在山谷里日夜狂欢,摧毁了地层深处蕴藏的生命气息。

2018年9月,一行人的到来打破了那棱格勒河周边原有的死寂。车子一早就在坑洼并存、几乎中断且辨不清方向的路况前怯了声势,车里下来的几个人紧紧身上的棉衣,跺了跺还没捂热乎的脚,迎着削脸而来的朔风扎进了未知的前方……打头的人手里提着十几公斤重的全站仪,尽管细心地为它裹上了一层保护衣,但仪器冰凉的寒意依旧直逼人心底。循着河流的来向,他们缓缓揭开了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篇章。

工程建设测量先行。从最初的实地勘察到进场后的工区及营地规划、设计图纸复核、控制网复测、原始地形测绘……繁杂的前期测量工作成了科学施工的前提基础,更是不容耽搁片刻的“紧急任务”。

为了顺利抵达河道右岸的施工区,他们要和风沙肆虐、呵气成冰的极端天气“打游击”。早上十点出门,走上那座年久失修的木栈桥,才算是刚刚抵达“主战场”,设计图纸上一个小小的控制点,两名测量人员就得沿着峭壁上的羊肠小道走上半个小时,下午五点,他们才得以返回用作临时驻地的集装箱里……面临电网未通、发电机时常故障的窘境,他们还得及时把测量数据详细地誊抄在记录本上。

朝十晚五、一日两餐、跨河翻山——成为了他们最真实的写照。

而当提起过往的艰辛,常务副队长姜军强的反应却很平和,他习惯性地缩了缩手,憨笑着说道:“吃不了苦又怎么能干好测量呢?”

“创造条件也要完成任务”

牛岭水库项目开工建设之初,其中一块施工区被一片小密林覆盖,阻碍了原始地形测量和控制网布设。经过一番沟通协商,测量队长马宏洲去周边村庄请来了工人,干脆果断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测量任务得以快速推进。

在引江济淮J010-2标前期河道测量时,部分河道狭窄,船只难以进入,取不到测量点的准确数据,水下地形更是难以掌握——这种复杂情况让一群大老爷们站在河边犯了难。

但工期紧张,容不得在这个环节多做耽搁。一个水性不错的小伙子穿上雨裤,套上救生衣,栓紧腰间的安全绳,手扶RTK,在队友们的帮助下,深一脚浅一脚地迈进了1米多深的河道里……

项目副经理张维平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从青海地区的项目赶到这里,凭借二十多年的丰富经验,迅速组织人员对水下测量装置进行优化改良,采用油桶结合测深仪,加工出适合小河道、深水区的测量工具,操作灵活,稳定性好,给后期的河道疏浚验收工作带来极大便利。

羊曲水电站于2020年10月份恢复施工,但由于长期处于停工状态,原有的控制点已被破坏殆尽。在引水洞施工过程中,原有断面资料在移交时缺失严重,无法掌握洞内的实际情况,必须要重新进行测量。针对洞内积水严重、渣物较多的恶劣施工条件,张维平同志带领人员深入洞内,创造性地开展测量作业,最终顺利完成1号引水洞的断面测量工作。

户外测量作业,考验的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真本事,更是在检验敢啃硬骨、敢挑重担的勇担当。“创造条件也要完成任务”成为项目部每位测量人员咬牙坚持的信条。

“有他(们)在,我放心”

2020年1月27日,已经一年没有回过家的大良五沙测量队常务副队长董崇峰买了最近的一张高铁票,匆匆奔赴武汉与家人团聚,但隔天就收到离汉通道关闭的消息,且形势愈来愈紧……

在被困武汉的50天里,家人相逢的喜悦,疫情演变的恐惧,“画地为牢”的桎梏,这些滋味全都尝了个遍。而随着大良五沙项目复工号角的吹响,他早已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迫不及待地打通视频,充当起千里之外的一名测量“云监工”。

“队长,您看这个地方……”

“行,这里的数据我仔细测量核实,整理完资料再跟您汇报。”

“好,口罩务必带好,做好防护,在现场要注意安全,提供数据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地检查……”

看着视频那头穿着反光马甲戴着口罩,娴熟地操作仪器、计算放样数据的“小徒弟”,他内心倍感欣慰。

而像这样“导师带徒”的成功模式,在如今的测量项目部已经颇为常见。白天利用出外业的机会,队长师傅们悉心指导,从架设仪器的注意事项、测量点位的科学判断再到数据的精准获取,他们倾囊相授……晚上回到办公室,又帮助“小徒弟们”加强对CAD制图、绘制模型等必备测量技能的掌握。

半年时间的稳基固本,一两年时间的快速提升,再到后来的专业过硬,当年的小徒弟早已羽翼渐丰,在师傅的再三叮嘱里,他们信心满满地接过新的任务,在项目部的发展蓝图里添上一缕新的强劲脉络。

提到自己这支逐渐发展壮大的队伍,项目经理文波颇有些自豪,散落南北的这十几支队伍里,有令他十分倚重的老测绘员,也有进步巨大的新生力量,“有他们在,我放心”。

对于工程建设而言,测量是工程实施的指路标,更是检测工程质量的重要工具。而对于我们的测量员来说,完成好每一项测量任务不仅仅是自己的主责主业、领导的信任和交托,更是实现自我价值、追逐测绘梦想的漫漫征程。

常年的户外作业让测量人员多了些不一样的外貌特征——面容黝黑、手足皲裂、脊背微佝,但在他们心中那个大大的梦想里,他们用双手丈量天地,用足迹踏遍山河,每一个精准的坐标,每一笔细腻的线条,每一幅详细的图纸上都折射出他们豪情万丈的模样。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