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球,18岁就开始打工,搬过砖、扛过钢筋,也做过工厂流水线……走过无数个工地,做过无数个行当,但基本都是从事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虽然父母都是农民,自己也因家贫没有读过大学,但王光球却自豪地说:“我赶上了最好的时代。” 此生无悔入华夏,不辞长作基建人。
是的,从“打工人”到“技术大咖”,从“走出大山”到“走出国门”,从“个人独奏”到“集体交响”,王光球走出的是中国基建的独有魅力,走出的是华夏儿女的铿锵步伐。
从“打工人”到“技术大咖”
作为“打工人”,王光球最初只是做一些搬砖扛铁的力气活,生活的磨砺让他明白知识的重要。这以后,他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因为他坚信:“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知识。”
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王光球得以参加中国水电八局在广东惠州蓄能电站的基础处理工程。他跟着项目技术人员一步步学会如何打孔、调浆、灌注,默默记下老师傅们的经验之谈,然后找机会再去实践。每当在施工中遇到困难时,他总细心请教、虚心学习,笔记本上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他经过多次实践后得出来的。此后,王光球又被调去水电八局广东惠东平海电厂项目,开挖、爆破、围堰、填海……王光球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他说:“工地就是我的大学。”
凭借勤学好问的上进之心和日积月累的静心钻研,王光球掌握了基础处理和土建施工等一些工作要点,常常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得到了项目领导的赏识,此后一直跟随水电八局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让王光球得意的是,自跟上水电八局,自己所干的都是“京沪高铁”“南水北调”这样的超级工程。
2009年,王光球被临时急调到京沪高铁苇庄特大桥连续梁主墩工点接手桩基施工。由于该工点特殊的地貌,之前的施工队伍一筹莫展。项目部听说王光球打桩技术十分了得,便立马调他去解燃眉之急。
苇庄特大桥一带地下溶洞遍布,质地又是坚硬的沉积岩,钻机一天进尺才1米不到,与40~60米的其他地段日进尺比起来,项目部真的是欲哭无泪。并且,钻孔常常打到四通八达的溶洞,注人再多的泥浆也无法护住孔壁向四周散发的压力,塌孔说来就来。
面对这些大自然出的难题,王光球在钻头上镶上专门定制的合金钢耐磨块加强钻进,打到溶洞了立即抽钻填土,并加大泥浆浓度。依靠熟稔在心的多年打桩经验,王光球硬是一点一点啃下了苇庄特大桥连续梁主墩几十根50-60米的桩基,赢得了项目部为他特别颁发的嘉奖。
两年后,在水电八局承建的南水北调工地,王光球出色的桩基技术和丰富的施工经验,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这一次是在南水北调澧河渡槽项目,这里的工程临近地层复杂的河道,桩基孔打下去是20多米没有黏性的沙卵石层,并且桩基又是比1.2米普通桩径大了近一倍的超大孔,出现了“十孔九塌”的难题。
经不住项目部的多次软磨硬讲,原准备在家陪陪家人的王光球终于答应去工地现场。工程愈难,对他来说就更能激发他攻坚克难关的勇气和决心。到达施工现场后,王光球认真仔细研究当地施工地质条件,决定采取护筒打桩的方式进行桩基施工。此举不但解决了塌孔的难题,并且在不到半年时间出色完成全部450余根桩基施工,达到平均每天2.5根桩的速度。王光球的名气更加如日中天。
再后来,王光球又先后参与了水电八局深圳地铁10号线(益田停车场)、9号线(四海站)、武汉8号线(洪山区人民政府站)等基础处理工作,皆出色完成了地连墙、抗拔桩、格构柱、排桩、搅拌桩等施工任务,多次得到高度称赞。
从“走出大山”到“走出国门”
参建印尼雅万高铁项目走上“一带一路”建设,这是王光球第一次出国。
雅万高铁项目中国高铁技术全产业链输出海外的第一单,有难度有挑战,去不去呢?除了对收入的考量,王光球自己也想做个尝试和突破:在国外我是不是也可以做?是不是也可以做得这么好?
2018年2月,脱下国内御寒的棉服,换上湛蓝的八局雅万工装,王光球来到了印尼,成为了一名海外工程建设者。第一桩工作就不简单,王光球带班修建位于1号隧道口的一座多功能展厅,而给他的时间是一个月。
在当时资源短缺、设备进场困难、语言不便的多重困难下,王光球带着中印两国员工,两班交替,通宵达旦,从展厅地平,到房屋主体,再到装修完成,硬是在一个月内完成了展厅,获得了包括印尼国企部长莉尼等领导的一致好评。
打响第一炮后,王光球的名气开始在雅万高铁响亮起来。项目领导开始把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交由他来实施。
DK15连续梁是重难点工点,王光球带着员工完成前期场地平整、营地基础施工,为后续连续梁顺利合龙提供了保障。
DK12桥墩桩基施工碰到了困难,王光球受命到场指导攻坚克难。2、3桩工作做下来,加之与印尼工人基本磨合,“对工程施工的熟悉感又回来了!”王光球如是说。
水电八局承建的雅万高铁2号特大桥足有36公里,设计有24处连续梁,这些连续梁工点,无疑不是施工的重点难点。王光球毫不犹豫冲了上去。
DK8~DK9施工段桩基施工难在“地少逼仄”,一是桩基施工与外环高速施工交叉、重叠,空间极小,干扰极大;二是DK9连续梁桩基临近高速路口收费站,施工时段受限。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王光球琢磨自己的办法,一是积极配合项目部的施工方案结合现场灵活施工,二是与高速公路管理人员打“游击战”,车流少赶紧施工,高速公司来人时赶紧撤离,并且态度诚恳主动沟通,终于啃下来这块“硬骨头”。
之后,王光球又接受了DK14等连续梁工点的桩基施工,无一不是在难度大、风险高、时间紧的情况下完成。2020年,水电八局在雅万高铁连续梁施工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和王光球们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
从“个人独奏”到“集体交响”
干工程,从来就不是一个人能做成的事情。王光球从刚来印尼时一人单打独斗,到现在带着大伙儿一块干,效率显著提升。
谈起印尼徒弟,王光球记得基本是他在负责桩基施工那段时间招聘进来的,前前后后带出了30多个印尼徒弟。其中不少徒弟,现在也成了带班工长。由这些印尼工人和中国建设者一道,成为雅万高铁建设一道最靓丽的风景。
初次带外国徒弟,王光球自己也不确定能不能教好他们,因为语言障碍,并且之前从没跟外国人打过交道。但想着雅万高铁是印尼第一条高速铁路,当地工人从未干过类似工程,便觉得自己有责任去教会他们。
通过初步的相处,王光球发现印尼徒弟做事守规律,服从安排,也很勤奋,应是可教之才。于是他想把桩基作业的技术教给他们,这样大家一起干活,发挥集体的力量,那就事半功倍了。语言不通,没关系,有手机翻译,实在不行,肢体语言也派上了用场,手把手地带着他们慢慢熟悉桩基作业的所有程序,从平场地,再是钻机对位,必须保证钻机位置地层硬实——如何检验是否硬实?用挖机斗在地面用力插戳几下检验软硬度,如果地层比较软,就要采取换填,或填块石,一定要保证钻机停留平台地面坚实安全,足以负重100吨的钻机。接着进行开孔埋护筒——王光球现场手把手教他的印尼徒弟们怎么放护筒:护筒前后左右四个方向都必须保持垂直,护筒下放孔内后必须把护筒四周用挖机压实,防止钻孔过程中护筒下沉。再是开始钻孔。
泥浆情况是项很考验功底的技术。印尼的地层有10到20米的沙层,如果泥浆配置不好就很容易塌孔。王光球告诉他的印尼徒弟们如何判断泥浆情况,他现场示范,把手伸进制好的泥浆中,再拿出来看手上沾浆的情况,或者是在起钻时看钻杆和钻头上挂浆的情况。还教给他们,在下钢筋笼的时候怎么挂钩才是最安全的;在孔口焊接时怎么对接;声测管又是如何对接和密封的;又是如何检测声测管的密封情况;下导管时怎么样做好密封;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怎么计算拆管:根据孔的直径计算,一方混凝土从孔底上升多少距离,以及上升多少米后必须要拆管,每次拆管后必须留多少米在混凝土中。直到浇注完成,一根桩也就完成了。
其实,除了王光球直接带着的30多名印尼徒弟,他去过的每一个桩基工点的印尼工人,都多多少少受益于他的技能指导。他总是亲手带着印尼工人一起做,带着他们越来越熟悉施工工序,教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印尼徒弟。
印尼徒弟们也非常敬佩王光球,感激他教会自己的技能。去年王光球过生日,不知怎么给一个印尼工人知道了,他专门从家里捉来一只自家养的大公鸡,硬塞给王光球。感动之余的王光球也硬是把钱塞给他,才高高兴兴接过他的生日礼物——大公鸡。
如今,一谈到他的这批堪比朋友的印尼徒弟们,王光球眼里仍然有温暖的光:“现在他们还在其他桩基上工作,我在DK30,每次看到我,他们都会笑呵呵地走过来用手搭着我的肩膀,我笑他也笑。”这种情谊,尽管没有印尼单词和中国汉字的交流传递,但却尽在不言中。
雅万高铁在一天天变化着,这条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即将在王光球和所有参建者的努力下“平地飞行”,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和一个新的时代。
黄土地的厚实气息是王光球踏实做事、清白做人的源泉,从京沪高铁、南水北调,再到雅万高铁、“一带一路”,王光球干的都是父辈们想都不敢想的大工程,他自豪地说:赶上了最好的时代,不辞长作工程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