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地方报道

基础设施业务发展闪耀智慧光芒

山东一建发布时间:2021-01-05 16:09:29  作者:许慧 李艺

2016-2020年,基础设施业务累计完成新签合同额100亿元,营业收入55亿元,利润3亿元。

数据如山!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对于从事基础设施业务的员工来讲,这五年是稳稳的参与感,满满的获得感,妥妥的幸福感。

从微不足道到盈千累万——产值越来越高

“基础设施成立之初非常弱小,产值只有2个亿。”总会计师安玉玖说:“目前已经达到了50多亿元。”

跳跃性数据的背后是经营者们艰辛的付出。

制定《业绩考核办法实施细则》《项目尾工管理办法》等制度,签订《竣工结算和清欠考核责任书》《目标成本考核责任书》,策划价值流改善活动方案,推行分包招标限价和清标制度,完善甲供材和我方供材管理……

首吃PPP螃蟹,研究金融政策,优化融资渠道,与金融机构对接,交涉股权投资比例、融资方案细节等问题,其中曲折鲜为人知。

与环保局确定一体化设备厂家,与住建局确认项目控制价,与合作队伍进行工程量清单核对,与财政局商讨项目总投资概算等等,哪项工作不倾注着心血和汗水?

在做好财务预算管理、成本核算、备用金清理等工作的基础上,他们加大清欠工作力度,盘活低效资产,压降“两金”规模,多措并举保障资金到位和流转。

无论PPP模式、BOT模式,还是小比例参股,随着商业模式的不断变化,一公司人逢山开路、遇河搭桥,应对越来越自如。

从蹒跚学步到步履矫健——项目越来越好

潍坊中俄冷链物流项目,上书房、怡居园、兰典、北京宫馆住宅项目……基础设施成立之初多是潍坊片区的民营企业项目。

头三脚难踢腾哪,我们的民建和市政缺资质少业绩,发展伊始只能先从当地的民营企业项目入手,用“背着窝头找干粮”来形容当时的窘境再恰当不过了。

提到给民营企业打交道的经历,分管商务的王明礼经理最有体会。资金风险高,守约信誉低,结算难度大,从他们那里挣钱,难啊。

路在何方?

陷入迷茫和困惑之中的基础设施人苦苦思索,砥砺前行。他们吃一堑长一智,不断总结教训,逐步调整方向,把目标锁定在政府部门、国有大企业及全国知名民企方向上。

经过不懈努力,中标山东大厦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济南明水工业园项目、济南物流信息大厦项目、章丘新城学校项目等,优质项目越来越多。

“市场就是战场,必须讲究策略,不断巩固与战略合作伙伴、大客户的友谊度,久久为功。”分管市场开发的钟大正和成盛经理感触颇深,与多方的交往与周旋使他们成为“外交”高手。

凭着智慧和魄力,他们迈开步子,拓展新领域,扩大新平台,路子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莱阳PPP项目、棚改项目,东营PPP项目、垦利实验小学项目,电建洺悦府房地产项目,金地房地产项目,哈工大机器人房地产项目,海阳东村河综合治理项目、污水治理项目、东方航天港项目,青岛中荷项目、高端封测厂房项目、中日合作示范区项目,成都田园综合体项目……中标额度越来越大,涉及领域越来越广,且很多项目都属于返单项目,区域化发展规划速见成效。

正如2017年公司时任总会计师张洪梅所言:用不了几年,基础设施业务必将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基础设施人用有力数据证实了这个预言,也验证了公司转型发展战略定位的正确性。

从咿呀学语到茁壮成长——管控越来越到位

“没项目愁,拿到项目也愁。”这是最初项目管控和队伍管理的真切感受。“十三五”之初,基础设施团队管理力量严重不足,无法实现自主管理,只能采用转包提点模式。这种模式管理粗放,管控力度不够,让大家摔了不少跟头。

痛定思痛,基础设施人坚定“现场就是市场”信念,决意改变现状。

先从制度入手,量身打造新业务领域流程,理顺各级管理接口,强化组织管理和岗位职责界定,开展PPP业务流程体系建设,建立以经营活动为核心的“全面一体化项目管理体系”。

强化项目履约能力,把项目定位和前期策划放在首位,统筹项目过程管控,全面推行施工月报、周报、日报制度,开展项目对标和履约评价,强推计划的刚性执行,保障在建项目高水平履约。

分包管理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制定分包商引进考察办法,对新引进的供应商全面开展尽职调查和分包商履约评价。针对有些队伍不守信用现状,明确并细化合同条款内容,加大考核力度。同时采用人性化管理手段,多为队伍解决实际问题,打造“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合作格局。各项目全面推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减少恶意讨薪和其他影响企业形象事件的发生。

一系列举措让关系越来越顺畅,管控越来越到位。

从无人问津到门可罗雀 ——人气越来越旺

业务刚起步时人手不够,处处捉襟见肘。一个萝卜好几个坑,很多部门基本就是光杆司令。

就是在这样的窘境下,基础设施人咬紧牙关,用汗水和泪水默默耕耘着这块贫瘠的土地。

他们发掘内部潜能,把项目经理团队、专家技术团队、商务法务团队建设放在首位,组织总部能力提升年活动,开展防范化解重大商务风险活动,组织市政、民建知识普及和各类劳动竞赛;

他们利用外部资源,“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开展高质量、专业化、实用性的培训,组织各类对标学习,从社会招聘紧缺专业人才;

他们传承“传帮带”的优良做法,力推导师带徒,项目领导手把手指导年轻人,把合作队伍骨干人员纳入公司管理,让肥水流到自己的田地里。

他们坚信:栽下梧桐树一定能引来金凤凰。

莱阳棚改项目同时斩获2019年度“山东省建筑工程优质结构”、2019年度“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两项殊荣,填补了山东电建一公司住建系统省级奖项的空白;

东营PPP项目荣获东营市房屋市政工程安全文明示范工地,垦利四小项目成功争创为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金地华著项目被济南市评为安全文明示范工地……工程创优的好消息接踵而来。

群雄逐鹿,竞相争锋。历数基础设施业务发展过程中的群英谱,一个个清晰而又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掌门人张善春、马先秋劳苦功高不必细说,关键这个舞台成就了一批优秀的项目经理赵立果、李强、秦志国、史世晓、陈立庆、高波、袁立顺等等,培养的一大批年轻后生也都可圈可点。

智慧之光提升了团队魅力,公司各单位积极为其输送各类人才,职工个人主动要求到基础设施的越来越多,人气越来越旺。

“基础设施业务十四五规划和实施措施即将出台,下一个五年必将是更加奋进的五年。”青岛分公司马先秋总经理如是说。

“给有着六七十年历程的许多大型民建企业比,我们不过是小学生。”谈到基础设施业务五年来的发展,基础设施张善春总经理很低调,这位“老建筑”用他独特的目光和角度,审视着基础设施过去的发展,也谋划着基础设施的未来前景。  

积极参与投资拉动EPC项目,2024年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升特级,2025年力争1个全国建筑行业鲁班奖……站在新的起点上,基础设施业务这艘战舰又将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啦。( 许慧 李艺)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