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光伏 > 国内新闻

光伏行业群像: 既有黯然离场 也有奋力自救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4-10-21 14:46:40
10月10日,ST旭电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已被深交所裁定终止上市,并定于10月11日正式摘牌。

ST旭电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股票在7月18日至8月14日期间,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同时均低于1元,触及《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第9.2.1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据悉,这是继ST阳光、ST爱康、ST航高等企业之后,又一家光伏上市公司正式宣告退市。

这几家企业退市的原因多与内部控制问题、财务亏损、股价持续低迷等因素有关。例如,ST航高因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在8月26日被摘牌;ST爱康则因连续三年亏损及内部控制问题,在8月12日被摘牌;ST阳光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内部控制失效导致公司经营不善,于7月10日终止上市摘牌。这些退市事件反映了光伏行业在经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和监管的严峻挑战。

步入深秋,光伏行业的寒风依旧凛冽

上述几家光伏企业相继退市,不仅揭示了光伏行业内部分企业面临的严峻财务和内控挑战,也折射出整个行业在快速发展背后隐藏的泡沫与风险。与此同时,ST中利、ST聆达、ST嘉寓等企业虽奋力挣扎于重整与预重整的边缘,但前路依旧充满未知与变数。

就拿ST中利来说,被债权人申请重整及预重整,公司已经处于预重整阶段,相关层报文件正处于审核阶段。公司称将继续有序推进预重整及重整相关工作,同时密切关注相关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如果公司顺利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将有利于改善公司财务结构,化解债务危机,促进公司回归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由于供需失衡,2024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料、硅片价格下跌幅度超过40%,电池片、组件价格下跌超15%。这种降价趋势导致许多光伏企业面临亏损,行业进入洗牌阶段。就在10月14日,襄阳法院公开了关于新锐光伏公司的民事裁定书,正式受理了申请执行人张红财对新锐光伏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由于无力偿还债务,新锐光伏公司宣告破产。

有的企业陷入生死存亡,有的企业陷入非理性竞争的恶性循环中,当前主流产品价格已明显低于生产成本。10月12日,华润电力沂源西里15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光伏组件设备采购开标。项目采购N型双面双玻单晶硅光伏组件,总容量为180MWp。共有14家企业参投标,投标单价0.5308元/瓦-0.7255元/瓦,均价为0.64元/瓦。其中,0.53元/瓦的报价刷新了组件价格新低。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联系了一家知名光伏企业,据从业人员介绍,他们的组件价格构成是电池片价格(0.26元/瓦)+辅材价格(0.39元/瓦)+人工(0.04元/瓦)+损耗(0.02元/瓦)=成本0.71元/瓦,“大多数光伏组件制造企业都是这个成本价,你们现在看到的已经非常低的投标价还要自己负担运费和税费,几乎都是亏本在卖。”

既有企业的黯然离场,也有企业的奋力自救。这场风波不仅是对光伏企业的考验,更是对整个行业生态的一次重塑。

10月14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上海举行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召集了包括阿特斯、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隆基绿能等在内的16家光伏企业,共同讨论如何防止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和内卷现象。这些企业就强化行业自律、防止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了共识。这表明行业内的主要参与者正在寻求通过合作和自律来解决当前面临的挑战。

行业洗牌,使君欲去还留住

在产能过剩和价格竞争的背景下,光伏行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洗牌。一些技术落后、资金实力不足的企业可能被淘汰,而具有技术优势、资金实力和市场前景的企业则有机会崭露头角。

今年上半年,特变电工以477.98亿元居于营收首位,阳光电源以49.59亿元居于净利润首位。其次,光伏产业链主材企业基本全线亏损的情况下,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及合盛硅业净利润为正,其中晶科净利润12亿元,天合净利润5.26亿元,合盛硅业净利润9.78亿元。

行业正在觉醒自救,龙头企业带头涨价也是佐证之一。8月27日,两大光伏硅片龙头企业隆基绿能和TCL中环同时宣布涨价。龙头企业通过上调价格,既可以保证企业的合理利润,又可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行业龙头带头控制生产负荷、避免参与低价竞标,也是对行业长期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引导。随着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加快清出,市场价格有望回归到合理水平。

尽管目前光伏行业面临挑战,但长期来看,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光伏行业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预计到2027年,中国光伏累计装机量有望接近1000吉瓦。光伏行业的未来发展将依赖于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升级,创造更多新的应用场景,如智能光伏和分布式光伏建筑等。

而且,我国光伏产业宏观上始终保持增长态势。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产量均实现了高比例增长。具体来说,全国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30%。其中,多晶硅环节上半年全国产量达到了106万吨,同比增长74.9%;硅片、晶硅电池、晶硅组件的产量分别同比增长58.6%、38.1%、32.8%。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光伏产业在制造端维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出口方面,光伏产品同样表现出色。上半年光伏组件出口量同比增长近20%,达到了129.2GW。硅片出口量也达到了38.3GW。这些数据不仅显示了中国光伏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也反映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光伏产品的依赖。

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隆基绿能发布的HPBC2.0技术平台及全新一代分布式组件产品Hi-MO X10,其最高量产功率达到670W,量产组件效率达到24.8%,打破了全球组件量产效率的纪录。此外,中国光伏企业在电池技术上的不断创新,推动了多种高效电池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如PERC、TOP Con、HJT等。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眼前的困难是行业前期供需错配积累矛盾下的连锁反应,叠加技术迭代提速和上年基数效应影响的综合作用结果。

对于光伏行业的发展不要过度悲观。展望未来,光伏价格或将逐渐步入筑底企稳轨道。未来行业整体有望在更加合理布局下运行发展。从长远来看,光伏发电仍具有广阔的全球市场,国内光伏行业具备快速调整的韧性,产业基础牢固。

来源:新京报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