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碳中和 > 人物

国环碳中和张超:打通碳中和产业链,做好企业的“碳资产管家”

镁客网发布时间:2022-05-24 11:47:17

  放眼世界,能源无疑是当前最值得关注的领域之一。无论是东欧战事下日益凸显的欧洲能源危机,亦或是多年前汽车行业开启的新能源变革,无不展示可再生能源在当今世界格局下的战略地位。

  早在2014年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我国就提出到2030年碳达峰的目标,此后各行各业都逐步迈大了绿色转型的步伐,隆基股份、远景科技、宁德时代等新能源企业纷纷成长为市场追捧的巨头。到2021年,“碳中和”更是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双碳”概念迎来了一波投资的热潮。


图 | 国环碳中和CEO 张超

  也正是在这波浪潮之下,有着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背景的江苏国环碳中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环碳中和”)开始初露头角,投身“碳”的产业链布局。

  在国环碳中和CEO张超看来,国内碳中和市场充满着机遇,但同时也处于混乱的发展初期阶段。作为行业从业者之一,国环碳中和已经摸索出一个清晰的未来计划。

  打通产业上下游,解决企业顾虑

  2021年9月,东北多地拉闸限电,习惯灯火通明的居民们突然陷入了黑暗中,一时间冲上了微博热搜。此后,全国相继有多个省份出现了拉闸限电的情况。其中,东北地区是因为煤炭价格飙升相关导致了电力供应紧张,而其他地方则是受到“能耗双控”政策的压力,被迫“猛踩刹车”。

  究其原因,部分地方政府在低碳转型的道路上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能源需求与供应之间的不匹配,新能源和传统能源之间的协调不灵活,最终导致了这次限电事件。

  对于园区或者工厂、企业这类“小生态”而言,虽然不会出现突然断电的情况,但能源使用不充分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而低碳改造恰恰就是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使得能源的运用更加精细化,减少能源的损耗与浪费。

  张超向镁客网介绍道,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完成“碳”的管理,国环碳中和从产业链上中下游依次完成了产品布局。

  首先,上游产品是收集不同能源数据的“碳表”,这是一款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硬件产品。该硬件可以全程自动采集、上报、核准并计算数据,并无需人工介入。张超表示,碳表的最大优势在于自身集成的算法,可以离线计算并完成上传报告。

  当碳表完成采集并处理后,数据便来到了“碳能云”中。简单而言,该平台可以实时展示当前的碳排放、碳配额等数据,并且历史信息可溯,园区或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回顾往期的碳排放报告,并依据过往碳排放情况完成低碳工程改造,再结合冷热电三联供、综合能源站等方案。”

  在碳表和碳能云的帮助下,企业或园区就可以准确摸清家底并完成后续的低碳改造,这样就可以减少前文提到的能源供给不匹配与不灵活的现象。

  事实上,在“碳中和”的框架下,碳本身也是一种资产。例如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早期依靠出售碳积分实现财报盈利,而其他国内外新能源车企同样涉及出售碳积分的业务,这些碳资产逐渐形成了“绿色金融”体系,加速“双碳”目标进程。

  张超表示:“国环碳中和在碳资产管理环节同样有所涉及”。例如企业或园区在碳表与碳能云帮助下实现的碳排放差额,都可以被认证为碳汇,并托管到碳能云中,成为真正的碳资产。在平台的帮助下,这些原本零散的资产可以“化零为整”,并且在金融市场上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产品之外,当好企业的“碳资产帮手”

  “目前的情况来说,中国的碳汇市场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市场,也并不成熟,这与我们的发展阶段有关系。”在谈到当前疯狂的碳交易时,张超向镁客网介绍了他观察到的行业现状。

  事实上,如今碳积分的价格正呈现下降趋势,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个新兴市场正朝着理性与成熟的方向转变。

  正如前文所说,地方政府在低碳改造上往往缺乏经验,从而引发一系列乱象,这时候就需要国环碳中和这样的服务商帮助企业完成低碳改造。在国环碳中和的体系中,这种提供服务的概念被称作“EaaS”(能源即服务),而服务提供商也是目前国环碳中和正扮演的角色。不过张超看来,对于一家初创企业而言,即使碳中和的“蛋糕”够大,但在一众实力雄厚的能源公司面前,国环碳中和所面临的压力还是不言而喻。

  张超表示:“中间能源改造已经有大量合作伙伴去做,国环碳中和目前深入去做,最终还是要回到碳资产的管理上面。”

  镁客网也注意到,目前国内有接近1/4的上市公司会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在国际ESG准则于今年公布的背景下,中国企业们已经愈发重视环保方面的数据报告,这恰恰与国环碳中和的碳能资产管理服务不谋而合。

  当然,张超也提到,目前国环碳中和还是要做好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前面需要围绕核心产品,探索10-50家单位完成试运行。在完成规模化的目标后,国环碳中和会继续向下一个计划目标迈进。

  一些关于行业的思考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人类社会的能源消费结构也不可能马上改变。即使全球处在碳中和的热潮,但当前旧能源依然是人们所依赖的重要能源来源,新能源的转型则是任重而道远。

  “即使目前,新能源依然存在各种问题,例如光伏发电已经成熟,但难在了并网。”在聊到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时,张超介绍了目前新能源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众所周知,光伏发电会受到日照的限制,在黑夜、阴雨天等情况下都无法发电,这时候就需要光伏项目有长时间的储能能力,而这恰恰存在技术上的缺陷。

  同样,被寄予厚望的风电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尽管目前中国是风机装机量最大的国家,但对于普通企业来,风电并不是一种实用的新能源。另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积极探索的氢能则在经济成本存在很大的障碍,想实现市场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的冷热电三联供就成了很好的能源提供方。张超表示,天然气是实现碳中和以及碳达峰道路上重要的过渡能源,待到风、光等新能源成为相对稳定的能源供给保障后,天然气就可以转为一种保障性的供应能源。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市场效应与技术的限制条件下,天然气这种一次性的非再生常规能源依然得担起节能减排的重任。

  当然,对于未来,张超还是充满了期待:“整个行业来看是方方面面,大家都在这往着双碳的目标做不同的努力,这是一个好的事情。”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