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金威1989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平原村,2011年入职梅州供电局,现为该局变电管理所琴江巡维中心技术负责人。
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平原村,面生的年轻人随意走动,极易被村里人搭讪:“你是老师吗?”
此老师非彼老师。村里就连皱纹爬满脸庞的老婆婆都知道,这些年的寒暑假,总有一批学生志愿者来到平原,义务给村里小孩上课,热闹得很。
村里人淳朴,把“教书”这事儿看得重,这群稚嫩的学生们,便统一成了“老师”。
“老师”并不是学校组织来的,而是廖金威召集而来。对这个在村里出生成长的年轻人,村民们很熟悉,知道他在“办班,教人”。
2013年,廖金威创办精诚公益团队,义务开展大型支教活动。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这条路他走了9年,完成了从中学生、大学生,到梅州供电局青年技术骨干的身份转变。如今团队成立6年,他和年轻的团队成员一起,给孩子们带来一种亲情之外的陪伴,并积聚当地人自己的力量,试图在这乡间上演更多通过爱和教育反转人生的故事。
实干派的乐观
梅州大埔多山,平原村虽名为平原,却也在大山之中。村民多外出打工,攒钱自建的三四层小楼装修气派。客家人重视教育,平原村也不例外。留守老人料理着房前屋后的几分田地,孩子早早拥有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
廖金威的根在这个现代又保守的乡村,走到哪儿都沾亲带故。年迈的大爷、正值叛逆期的初中生,路上碰见了,大家都爱和他攀谈几句。就连村里独自过活的聋哑人,也爱和他比划着手势“聊”上一阵。
盘根错节的宗族关系不能完全解释他的好人缘。从小品学兼优,堪称“别人家的孩子”,长期坚持服务家乡教育,这让廖金威赢得村里人足够的信任和喜爱。
1月的寒风里,精诚公益团队支教活动走到了第十一期。村里的孩子郑静莹从10岁起第四期活动时就追随至今,支教老师们肢体语言丰富,一些知识点还能通过玩游戏的方式传授,这让她着迷。“好玩!比学校上课有趣多了。”现在她已经14岁,每天早上不到7点,她就爬起床,等待支教活动开始。
“老师们就像哥哥姐姐一样。”郑静莹记得,去年支教活动时刚好是她的生日,“老师们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一起给我唱生日快乐歌,还送我本子,上面写了很多祝福的话。”意料之外的惊喜、突然被人群关注的羞窘,让她“既感动又难为情”。亲情之外的陪伴,有一股微小却直抵人心的力量,“想像他们一样,去上大学,去支教。”
农村娃和城里孩子,彼此之间的差距可能比两地之间的房价还要大。郑静莹平日里和奶奶一起生活,她的世界很小,父亲工作的城里是她目前到过最远的地方。
梅州市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耕地资源匮乏,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大都选择外出打工,务工所得是平原村普通农家最常见的收入来源。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是大多数如郑静莹这般留守儿童的现状。
“和他们一样,我小时候也是留守儿童,直到12岁到城里上学和父母团聚。”同理心让廖金威更关注孩子的内心,理解他们的真正需要,“现在的生活条件下,大多数留守儿童缺的不是物质,而是陪伴和精神引导。”
精诚公益团队一直在做的,就是这件事。留守无法改变,希望孩子们不缺乏知识和爱。
义务“孩子王”并不是那么好当的。村里教育基础差,大部分家长想通过支教提高孩子的成绩,廖金威对此很明白。他也不恼,只反复向村民解释:“支教不等于补课。”
他的思路开阔。支教内容设计上,除了常规文化课程,还注重给孩子们带来学校没有的新鲜玩意。画纸、彩铅、简谱、电子琴,美术和音乐启蒙山里孩子对美、对艺术的认知。教学体验也是新的,体育课不再是漫长而重复的跑步,听完篮球、乒乓球的技术要领,孩子们等不及想动手试试。
谈及孩子天性爱玩、面对村民“支教等于补课”的误解,廖金威总说“这很正常”,他打心底理解他们。然而他有着别的担忧。“家长光对孩子说‘要向金威哥哥学习’没用,自己也要言传身教,不能一边刷手机,一边要求孩子放下手机。”这个温和的年轻人少有的拔高了声音,有点怒其不争的失望。
在廖金威看来,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投入,不能一蹴而就。“支教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更多的是传递精神文化的力量。为村里的孩子打开一扇窗,知道世界很大,外面的生活很精彩,点燃他们走出去的渴望,让未来有更多可能。”
一边失望一边建设,廖金威身上有种属于实干派的乐观。他很清醒,没有奢望支教活动能给孩子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能在一些孩子身上看到“立志”的决心和走出去的勇气,这微小的变化已经足够让他欣喜。
一念思量
中学生廖金威在家里支起一块小黑板的时候,没有想过,举手之劳会穿透岁月,延续15年之久。
2004年,廖金威考入东山中学,这是梅州市最好的高中,屡出高考状元,每年几百个学生进入重点本科,从这走出去的清华、北大、交大学子并不少。当地人说,考进了东中,一只脚就踏进了重点大学的门。
在那个高手如云的高中里,廖金威常常能得班级前五。学有余力,他将学习资料收集整理好,每逢节假日回到平原,给几个小伙伴讲解难题,答疑解惑。渐渐地,慕名前来的小伙伴越来越多,“廖老师”索性支起一块小黑板,十几个孩子围成一圈。
他当时并没什么宏大概念。你需要,我能给,举手之劳罢了。一念思量,善念在不知不觉中萌发,即便远赴北京求学的4年,教学帮扶也一直没有中断。每年寒暑假,学子廖金威在平原变为“老师”。
2011年,廖金威大学毕业返回家乡,入职梅州供电局。身份的转变,让他对教学帮扶有了更长远的规划。“能不能建立一个支教团队,培养出一批人,即便自己放手也能让教学继续运转?”
2013年,精诚公益团队成立。廖金威的表弟,他帮助过的学生、朋友,十二三个人,开始一场不为盈利的“创业”。
支教场地如何协调?人员如何安置?课程如何安排?一系列问题潮水般涌来。那段时间,廖金威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经常晚上两点多睡,第二天6点多就又起来了。
父母担心他的身体,劝他放弃算了。但廖金威倔强,硬是扛了下来。
一些支教老师和义工家不在平原,廖金威就把老宅收拾干净,队员们几个人挤一张床,吃住问题算是解决了。
到了第四期支教,因为教育理念不一致,原本的合作伙伴不愿继续提供教学场地。没有教学场地,谈何支教?有人劝他暂停,廖金威不愿意,他知道“暂停”意味着什么,“一旦中断,前期那么多的坚持和努力会付诸东流。”
于是,一个只有四根柱子、一块顶棚的简易棚子在老屋的西山墙搭建了起来。课桌就摆在那儿,远处犬声传来,山风穿过孩子们的读书声渐渐消散,乡村支教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办了一期又一期。
唤醒爱心
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廖金威唤醒了非常多的人。这种唤醒不仅是对孩子的唤醒,更是对成年人的唤醒,促使更多人加入爱心帮扶中来。
看到还是“孩子”的支教老师自己做饭,村民邀请他们来家里吃,被“拒绝”后,乡亲们就送点儿自己种的菜,聊表心意。
听说十几个支教老师挤在廖金威家的老屋吃住、教学,平原村移居泰国的华侨廖梅林慷慨迎客,将自家闲置的三层小楼无偿借给精诚公益团队使用。如今这座小楼,是部分教学场地以及支教老师吃住的场所。
2017年底,平原村耗资百万重建的廖氏祖祠正式竣工,乡宾公祠理事会主动找到廖金威,提出将祠堂用于第九期支教场地,并持续至今。
2018年,平原中学升学率位列大埔县第二,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一个人的力量不大,能改变的事情很少,但只要有一个人被带动,就会有更多的人在他的带动下被改变,这个力量是无穷的。
22岁的邓小帆和双胞胎弟弟是在他们的表哥鼓动之下来的,“表哥曾得到威哥帮助,如今在另一个支教点高陂。”
远房表妹邓秀清今年快20岁,既是支教活动的受益者,如今也是备受孩子喜爱的支教老师。她是廖金威的小迷妹,“表哥很有爱心,尤其关心家乡的孩子们。”微信朋友圈里,她从不怯于表达支教所思所感。毕竟,每一道微光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汤小苑从小就怀有支教梦,如今在暨南大学就读大二的她已参与3期支教活动,学生的微小进步、支教老师间的交流学习,无不吸引着她。通过朋友聚会、微信朋友圈等线上线下的传播,高中同学钟嘉芝、大学同学陈思荟和刘睿欣都主动参与了进来。这群心怀善意的年轻人,正试图给乡村孩子带来更多可能。
廖金威在梅州供电局的同事也被打动了。年轻小伙张奕昭先后参加了3期支教,“觉得是一件善良的事情,自己应该去、也值得去参与。”还有很多年长的同事,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授课,但支教活动需要车辆、义工不足时,他们也没有二话,甚至带上自己的家人,一起出一份力。
独行快,众行远。仰仗人们额外的善意,精诚公益团队成立6年间,成员从最初的十多个发展到100多人,涵盖了当地学有余力的高中生、外出求学的大学生,在梅州求学的外地学子以及供电局的同事。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们聚集起来,备课教研、宣传策划、人事财务,大家各尽其责,支教点从平原村的一个拓展到最高峰时的4个,先后组织开展了11期相对大型的支教活动,帮助、影响学生超过7000人。
做一件好事不难,长久地做一件事很难。采访中,“坚持”“佩服”,是廖金威的支教小伙伴、梅州供电局的同事提及他时的高频词。作为梅州供电局6个巡维中心里最年轻的技术负责人,廖金威的工作能力有目共睹。然而他想做好的事情很多,唯有和时间赛跑,坚持早起,工作时间无特殊情况不看手机,每天阅读,没有节假日,数年来在梅州这个四五线城市过着超一线的快节奏生活。
自助助人
曾有同事提出给精诚公益团队捐款,廖金威婉言谢绝了。不是团队资金充裕,而是从一开始他就非常明确——用支教的本土化去推动持续化。
“每个人都有责任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要培养当地人参与其中的责任感,依靠当地自己的力量谋求自身发展。”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支教老师以当地人为主,支教项目也只接受当地村民的自发捐赠,谢绝外地人的捐款。“自助助人,才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所在。”
“尽量让团队脱离我,不论哪天谁退出了,团队都能运转起来。”如今支教活动的具体事宜基本交给各支教点负责人。20岁上下的大学生有时拿不准主意,向他请教,他只让成员们自行讨论决定。“一个人能力有限,个人的影响因子小一点,反而有利于团队的整体发挥。”廖金威想学会“放手”。
在他看来,所谓公益,是大家无论力量大小,一起努力,最终施者和受者都能从中获益,或心智成长,或技能提升。
但金钱绝不在他的获益范围。孩子们来参加支教活动都是免费的,前几期支教费用主要由廖金威和前来支教的老师、义工们自掏腰包,有时也举办义卖活动凑点儿。第七期支教活动起,平原村的几位乡贤被善行打动,主动捐赠资金。
“团队设立了财务部,账本详细记录了每笔开支,钱花在哪儿一清二楚。”对一些恶意揣测,廖金威不屑于辩解,却也不愿被热心乡贤误解。捐赠金额并不多,单笔最高8000元,他坚持把支出明细发给捐资人,“即使他们不看,也是要这么做的。”
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团队,廖金威有精力去尝试更多的事,帮助更多的人。
2016年,他和几个朋友一道,在梅州市区创办公益性质的“常然独立书店”。一个小小的书店,面向不同人群进行探索:针对小学生的“雏鹰计划”和针对中学生的“展翅计划”,主要通过每月上课帮助孩子们精进学业;针对大学生和已参加工作的社会人员,书店推出了“书童计划”,“书童”们可以在书店读书,并免费获得礼仪、茶艺、摄影、书法、演讲等方面的培训,作为交换,他们每个月要在书店提供一定时长的服务。
某种程度上,书店相当于支教活动的“人才蓄水池”。“希望能培养好他们,一起把这个书店办好,跟着我们一块去支教。”除了培养好本地志愿者,他也想“走出去”,把自助助人的“精诚模式”传递给更多人,带动更广泛的人参与。
千里之外的湖南姑娘肖瑾曦通过网络知道了这件事,年轻的心躁动着,“想要做些什么”,遂费尽口舌说服家人,独自来到陌生的梅州乡间。朋友们说她胆子大,可当孩子们拉着她的手,帮她捂手取暖时,传授的这点绘画技巧又算得了什么呢?
人与人之间的牵系让她动容。廖金威说:“有关联的人,才会走到一起,没有关联的很快就会断。”
在平原村,这牵系是宗族血缘,也是“一起做一件善良的事情”的小人物的善念,它们重叠在一起,试图抬起那座山。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廖金威1989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平原村,2011年入职梅州供电局,现为该局变电管理所琴江巡维中心技术负责人。
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平原村,面生的年轻人随意走动,极易被村里人搭讪:“你是老师吗?”
此老师非彼老师。村里就连皱纹爬满脸庞的老婆婆都知道,这些年的寒暑假,总有一批学生志愿者来到平原,义务给村里小孩上课,热闹得很。
村里人淳朴,把“教书”这事儿看得重,这群稚嫩的学生们,便统一成了“老师”。
“老师”并不是学校组织来的,而是廖金威召集而来。对这个在村里出生成长的年轻人,村民们很熟悉,知道他在“办班,教人”。
2013年,廖金威创办精诚公益团队,义务开展大型支教活动。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这条路他走了9年,完成了从中学生、大学生,到梅州供电局青年技术骨干的身份转变。如今团队成立6年,他和年轻的团队成员一起,给孩子们带来一种亲情之外的陪伴,并积聚当地人自己的力量,试图在这乡间上演更多通过爱和教育反转人生的故事。
实干派的乐观
梅州大埔多山,平原村虽名为平原,却也在大山之中。村民多外出打工,攒钱自建的三四层小楼装修气派。客家人重视教育,平原村也不例外。留守老人料理着房前屋后的几分田地,孩子早早拥有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
廖金威的根在这个现代又保守的乡村,走到哪儿都沾亲带故。年迈的大爷、正值叛逆期的初中生,路上碰见了,大家都爱和他攀谈几句。就连村里独自过活的聋哑人,也爱和他比划着手势“聊”上一阵。
盘根错节的宗族关系不能完全解释他的好人缘。从小品学兼优,堪称“别人家的孩子”,长期坚持服务家乡教育,这让廖金威赢得村里人足够的信任和喜爱。
1月的寒风里,精诚公益团队支教活动走到了第十一期。村里的孩子郑静莹从10岁起第四期活动时就追随至今,支教老师们肢体语言丰富,一些知识点还能通过玩游戏的方式传授,这让她着迷。“好玩!比学校上课有趣多了。”现在她已经14岁,每天早上不到7点,她就爬起床,等待支教活动开始。
“老师们就像哥哥姐姐一样。”郑静莹记得,去年支教活动时刚好是她的生日,“老师们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一起给我唱生日快乐歌,还送我本子,上面写了很多祝福的话。”意料之外的惊喜、突然被人群关注的羞窘,让她“既感动又难为情”。亲情之外的陪伴,有一股微小却直抵人心的力量,“想像他们一样,去上大学,去支教。”
农村娃和城里孩子,彼此之间的差距可能比两地之间的房价还要大。郑静莹平日里和奶奶一起生活,她的世界很小,父亲工作的城里是她目前到过最远的地方。
梅州市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耕地资源匮乏,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大都选择外出打工,务工所得是平原村普通农家最常见的收入来源。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是大多数如郑静莹这般留守儿童的现状。
“和他们一样,我小时候也是留守儿童,直到12岁到城里上学和父母团聚。”同理心让廖金威更关注孩子的内心,理解他们的真正需要,“现在的生活条件下,大多数留守儿童缺的不是物质,而是陪伴和精神引导。”
精诚公益团队一直在做的,就是这件事。留守无法改变,希望孩子们不缺乏知识和爱。
义务“孩子王”并不是那么好当的。村里教育基础差,大部分家长想通过支教提高孩子的成绩,廖金威对此很明白。他也不恼,只反复向村民解释:“支教不等于补课。”
他的思路开阔。支教内容设计上,除了常规文化课程,还注重给孩子们带来学校没有的新鲜玩意。画纸、彩铅、简谱、电子琴,美术和音乐启蒙山里孩子对美、对艺术的认知。教学体验也是新的,体育课不再是漫长而重复的跑步,听完篮球、乒乓球的技术要领,孩子们等不及想动手试试。
谈及孩子天性爱玩、面对村民“支教等于补课”的误解,廖金威总说“这很正常”,他打心底理解他们。然而他有着别的担忧。“家长光对孩子说‘要向金威哥哥学习’没用,自己也要言传身教,不能一边刷手机,一边要求孩子放下手机。”这个温和的年轻人少有的拔高了声音,有点怒其不争的失望。
在廖金威看来,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投入,不能一蹴而就。“支教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更多的是传递精神文化的力量。为村里的孩子打开一扇窗,知道世界很大,外面的生活很精彩,点燃他们走出去的渴望,让未来有更多可能。”
一边失望一边建设,廖金威身上有种属于实干派的乐观。他很清醒,没有奢望支教活动能给孩子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能在一些孩子身上看到“立志”的决心和走出去的勇气,这微小的变化已经足够让他欣喜。
一念思量
中学生廖金威在家里支起一块小黑板的时候,没有想过,举手之劳会穿透岁月,延续15年之久。
2004年,廖金威考入东山中学,这是梅州市最好的高中,屡出高考状元,每年几百个学生进入重点本科,从这走出去的清华、北大、交大学子并不少。当地人说,考进了东中,一只脚就踏进了重点大学的门。
在那个高手如云的高中里,廖金威常常能得班级前五。学有余力,他将学习资料收集整理好,每逢节假日回到平原,给几个小伙伴讲解难题,答疑解惑。渐渐地,慕名前来的小伙伴越来越多,“廖老师”索性支起一块小黑板,十几个孩子围成一圈。
他当时并没什么宏大概念。你需要,我能给,举手之劳罢了。一念思量,善念在不知不觉中萌发,即便远赴北京求学的4年,教学帮扶也一直没有中断。每年寒暑假,学子廖金威在平原变为“老师”。
2011年,廖金威大学毕业返回家乡,入职梅州供电局。身份的转变,让他对教学帮扶有了更长远的规划。“能不能建立一个支教团队,培养出一批人,即便自己放手也能让教学继续运转?”
2013年,精诚公益团队成立。廖金威的表弟,他帮助过的学生、朋友,十二三个人,开始一场不为盈利的“创业”。
支教场地如何协调?人员如何安置?课程如何安排?一系列问题潮水般涌来。那段时间,廖金威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经常晚上两点多睡,第二天6点多就又起来了。
父母担心他的身体,劝他放弃算了。但廖金威倔强,硬是扛了下来。
一些支教老师和义工家不在平原,廖金威就把老宅收拾干净,队员们几个人挤一张床,吃住问题算是解决了。
到了第四期支教,因为教育理念不一致,原本的合作伙伴不愿继续提供教学场地。没有教学场地,谈何支教?有人劝他暂停,廖金威不愿意,他知道“暂停”意味着什么,“一旦中断,前期那么多的坚持和努力会付诸东流。”
于是,一个只有四根柱子、一块顶棚的简易棚子在老屋的西山墙搭建了起来。课桌就摆在那儿,远处犬声传来,山风穿过孩子们的读书声渐渐消散,乡村支教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办了一期又一期。
唤醒爱心
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廖金威唤醒了非常多的人。这种唤醒不仅是对孩子的唤醒,更是对成年人的唤醒,促使更多人加入爱心帮扶中来。
看到还是“孩子”的支教老师自己做饭,村民邀请他们来家里吃,被“拒绝”后,乡亲们就送点儿自己种的菜,聊表心意。
听说十几个支教老师挤在廖金威家的老屋吃住、教学,平原村移居泰国的华侨廖梅林慷慨迎客,将自家闲置的三层小楼无偿借给精诚公益团队使用。如今这座小楼,是部分教学场地以及支教老师吃住的场所。
2017年底,平原村耗资百万重建的廖氏祖祠正式竣工,乡宾公祠理事会主动找到廖金威,提出将祠堂用于第九期支教场地,并持续至今。
2018年,平原中学升学率位列大埔县第二,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一个人的力量不大,能改变的事情很少,但只要有一个人被带动,就会有更多的人在他的带动下被改变,这个力量是无穷的。
22岁的邓小帆和双胞胎弟弟是在他们的表哥鼓动之下来的,“表哥曾得到威哥帮助,如今在另一个支教点高陂。”
远房表妹邓秀清今年快20岁,既是支教活动的受益者,如今也是备受孩子喜爱的支教老师。她是廖金威的小迷妹,“表哥很有爱心,尤其关心家乡的孩子们。”微信朋友圈里,她从不怯于表达支教所思所感。毕竟,每一道微光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汤小苑从小就怀有支教梦,如今在暨南大学就读大二的她已参与3期支教活动,学生的微小进步、支教老师间的交流学习,无不吸引着她。通过朋友聚会、微信朋友圈等线上线下的传播,高中同学钟嘉芝、大学同学陈思荟和刘睿欣都主动参与了进来。这群心怀善意的年轻人,正试图给乡村孩子带来更多可能。
廖金威在梅州供电局的同事也被打动了。年轻小伙张奕昭先后参加了3期支教,“觉得是一件善良的事情,自己应该去、也值得去参与。”还有很多年长的同事,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授课,但支教活动需要车辆、义工不足时,他们也没有二话,甚至带上自己的家人,一起出一份力。
独行快,众行远。仰仗人们额外的善意,精诚公益团队成立6年间,成员从最初的十多个发展到100多人,涵盖了当地学有余力的高中生、外出求学的大学生,在梅州求学的外地学子以及供电局的同事。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们聚集起来,备课教研、宣传策划、人事财务,大家各尽其责,支教点从平原村的一个拓展到最高峰时的4个,先后组织开展了11期相对大型的支教活动,帮助、影响学生超过7000人。
做一件好事不难,长久地做一件事很难。采访中,“坚持”“佩服”,是廖金威的支教小伙伴、梅州供电局的同事提及他时的高频词。作为梅州供电局6个巡维中心里最年轻的技术负责人,廖金威的工作能力有目共睹。然而他想做好的事情很多,唯有和时间赛跑,坚持早起,工作时间无特殊情况不看手机,每天阅读,没有节假日,数年来在梅州这个四五线城市过着超一线的快节奏生活。
自助助人
曾有同事提出给精诚公益团队捐款,廖金威婉言谢绝了。不是团队资金充裕,而是从一开始他就非常明确——用支教的本土化去推动持续化。
“每个人都有责任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要培养当地人参与其中的责任感,依靠当地自己的力量谋求自身发展。”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支教老师以当地人为主,支教项目也只接受当地村民的自发捐赠,谢绝外地人的捐款。“自助助人,才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所在。”
“尽量让团队脱离我,不论哪天谁退出了,团队都能运转起来。”如今支教活动的具体事宜基本交给各支教点负责人。20岁上下的大学生有时拿不准主意,向他请教,他只让成员们自行讨论决定。“一个人能力有限,个人的影响因子小一点,反而有利于团队的整体发挥。”廖金威想学会“放手”。
在他看来,所谓公益,是大家无论力量大小,一起努力,最终施者和受者都能从中获益,或心智成长,或技能提升。
但金钱绝不在他的获益范围。孩子们来参加支教活动都是免费的,前几期支教费用主要由廖金威和前来支教的老师、义工们自掏腰包,有时也举办义卖活动凑点儿。第七期支教活动起,平原村的几位乡贤被善行打动,主动捐赠资金。
“团队设立了财务部,账本详细记录了每笔开支,钱花在哪儿一清二楚。”对一些恶意揣测,廖金威不屑于辩解,却也不愿被热心乡贤误解。捐赠金额并不多,单笔最高8000元,他坚持把支出明细发给捐资人,“即使他们不看,也是要这么做的。”
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团队,廖金威有精力去尝试更多的事,帮助更多的人。
2016年,他和几个朋友一道,在梅州市区创办公益性质的“常然独立书店”。一个小小的书店,面向不同人群进行探索:针对小学生的“雏鹰计划”和针对中学生的“展翅计划”,主要通过每月上课帮助孩子们精进学业;针对大学生和已参加工作的社会人员,书店推出了“书童计划”,“书童”们可以在书店读书,并免费获得礼仪、茶艺、摄影、书法、演讲等方面的培训,作为交换,他们每个月要在书店提供一定时长的服务。
某种程度上,书店相当于支教活动的“人才蓄水池”。“希望能培养好他们,一起把这个书店办好,跟着我们一块去支教。”除了培养好本地志愿者,他也想“走出去”,把自助助人的“精诚模式”传递给更多人,带动更广泛的人参与。
千里之外的湖南姑娘肖瑾曦通过网络知道了这件事,年轻的心躁动着,“想要做些什么”,遂费尽口舌说服家人,独自来到陌生的梅州乡间。朋友们说她胆子大,可当孩子们拉着她的手,帮她捂手取暖时,传授的这点绘画技巧又算得了什么呢?
人与人之间的牵系让她动容。廖金威说:“有关联的人,才会走到一起,没有关联的很快就会断。”
在平原村,这牵系是宗族血缘,也是“一起做一件善良的事情”的小人物的善念,它们重叠在一起,试图抬起那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