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小村子,房屋几乎都是木板拦的板壁和灰色的瓦。家境好点的,板壁涂上红油漆。家境差点的,板壁依然淡黑的原色。不像现在,几乎都是一个模样。
小村子差不多房挨房,屋连屋。屋前总会有一个大院坝。收获时,在院坝堆放粮食。平时,也是纳凉聊天的地方。
小村子最左边是石碾,最右边是石磨。稻谷用石碾子,苞谷那些旱地粮食就用石磨。若是哪年粮食丰收,秋收后的石碾石磨就没有空,家家户户还得排队。如是春耕做不好,那么秋收的时候石碾石磨就显得格外冷清了。
所以,祖祖辈辈就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每当雨水后,村子的每个角落,都会听见一种鸟叫声。奶奶说,那是布谷鸟。于是,奶奶开始讲每年都重复的那个老掉牙的故事。
布谷鸟的前世是一个很懒的农夫。有一年,把插秧、播种的时间给错过了。结果当年他没有收成,饿死后投胎做了布谷鸟。那以后,每当到了播种季节,布谷鸟边飞边叫着“布谷布谷”。意思是“播种播种”,告诉大家要春耕了,不然将来下场和他一样。
村子的春耕,其实从立春后就开始了。最先是整秧田。虽然立春了,水依然很冷。可老农早就下田了,给田灌水、泡田。惊蛰后就开始下秧田了,播下一年的希望。
春耕时节,贵州高原的村子,寒气仍未尽。农人也不是铁打的,他们还是怕冷。所以,每天早上走出大门,抬头望天,希望天气好。气温升了,好下地干活儿。
农历雨水后,再不下田,一季的秧苗就没指望了。布谷也是一阵紧似一阵地鸣叫着,催促着农人播种的季节到了。很多老人会把家里的锅盖敲得“咚咚”响。意思是,如果还不赶紧下地干活,来年可就要“穷得揭不开锅”了。
春耕前,农人们就会把耕具清理维护一遍。犁、耙、锄头,都要一一检查,确保春耕时,不会受到耕具损坏的影响。
最重要的工具是耕牛。那时,一个小村子也就三五头大水牛(或黄牛),每家每户轮流放牧。春耕时,村子里最长者,将一块红布,戴在牛的头上,点一炷香,口中念念有词。最后是一头牛一大碗上好的粮食,老者大声说:“吃好吃饱,使劲啊,我们全靠你啦!”
三月到了,春雨也开始淅淅沥沥下着。“春雨贵如油”,农人最喜欢下雨了,雨后的泥土被润湿,翻土要容易许多。插秧的水田,也有了充足的水,一年的收成就有了最基本的保障。
若是春旱,那农人脸上便是乌云。有时,老人们会天天烧香磕头,祈求早点下雨。
若是春雨绵绵,农人们虽然干活不方便,但心里高兴着呢。层层梯田,穿着蓑衣的农人,耕地的牛,就是一幅幅绝妙的画、一首首田园的诗。
只是现在,不光石磨、石碾、蓑衣,耕地犁耙,早已不见了踪影,甚至耕牛下地都已被铁牛替代了。
还好,还有布谷鸟。它依旧在春天的季节里,一声声叫着,叫醒了小村子,叫醒了田地。
春已来,春耕依旧,只是方式已经改变。可我感觉,过去的时光依然在田野里流淌着,带给农人们一季又一季的富足与收获。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以前的小村子,房屋几乎都是木板拦的板壁和灰色的瓦。家境好点的,板壁涂上红油漆。家境差点的,板壁依然淡黑的原色。不像现在,几乎都是一个模样。
小村子差不多房挨房,屋连屋。屋前总会有一个大院坝。收获时,在院坝堆放粮食。平时,也是纳凉聊天的地方。
小村子最左边是石碾,最右边是石磨。稻谷用石碾子,苞谷那些旱地粮食就用石磨。若是哪年粮食丰收,秋收后的石碾石磨就没有空,家家户户还得排队。如是春耕做不好,那么秋收的时候石碾石磨就显得格外冷清了。
所以,祖祖辈辈就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每当雨水后,村子的每个角落,都会听见一种鸟叫声。奶奶说,那是布谷鸟。于是,奶奶开始讲每年都重复的那个老掉牙的故事。
布谷鸟的前世是一个很懒的农夫。有一年,把插秧、播种的时间给错过了。结果当年他没有收成,饿死后投胎做了布谷鸟。那以后,每当到了播种季节,布谷鸟边飞边叫着“布谷布谷”。意思是“播种播种”,告诉大家要春耕了,不然将来下场和他一样。
村子的春耕,其实从立春后就开始了。最先是整秧田。虽然立春了,水依然很冷。可老农早就下田了,给田灌水、泡田。惊蛰后就开始下秧田了,播下一年的希望。
春耕时节,贵州高原的村子,寒气仍未尽。农人也不是铁打的,他们还是怕冷。所以,每天早上走出大门,抬头望天,希望天气好。气温升了,好下地干活儿。
农历雨水后,再不下田,一季的秧苗就没指望了。布谷也是一阵紧似一阵地鸣叫着,催促着农人播种的季节到了。很多老人会把家里的锅盖敲得“咚咚”响。意思是,如果还不赶紧下地干活,来年可就要“穷得揭不开锅”了。
春耕前,农人们就会把耕具清理维护一遍。犁、耙、锄头,都要一一检查,确保春耕时,不会受到耕具损坏的影响。
最重要的工具是耕牛。那时,一个小村子也就三五头大水牛(或黄牛),每家每户轮流放牧。春耕时,村子里最长者,将一块红布,戴在牛的头上,点一炷香,口中念念有词。最后是一头牛一大碗上好的粮食,老者大声说:“吃好吃饱,使劲啊,我们全靠你啦!”
三月到了,春雨也开始淅淅沥沥下着。“春雨贵如油”,农人最喜欢下雨了,雨后的泥土被润湿,翻土要容易许多。插秧的水田,也有了充足的水,一年的收成就有了最基本的保障。
若是春旱,那农人脸上便是乌云。有时,老人们会天天烧香磕头,祈求早点下雨。
若是春雨绵绵,农人们虽然干活不方便,但心里高兴着呢。层层梯田,穿着蓑衣的农人,耕地的牛,就是一幅幅绝妙的画、一首首田园的诗。
只是现在,不光石磨、石碾、蓑衣,耕地犁耙,早已不见了踪影,甚至耕牛下地都已被铁牛替代了。
还好,还有布谷鸟。它依旧在春天的季节里,一声声叫着,叫醒了小村子,叫醒了田地。
春已来,春耕依旧,只是方式已经改变。可我感觉,过去的时光依然在田野里流淌着,带给农人们一季又一季的富足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