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的“物联网感知与信息处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2018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对于物联网,就是把人与物,物与物相连的一张大网,是一个实现电网基础设施、人员及所在环境识别、感知、互联与控制的网络系统,其实质是以大量丰富的传感终端作为神经末梢,由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通信信息资源的结合,从而衍生出泛在智能电网--基于通信技术的全业务泛在电力物联网。而电力物联网,就是把电力系统里的各种设备,电力企业,用户相连形成的一个网。
近年来,电力物联网建设不断推进。在感知方面,江苏省物联网终端数量已达到千万级水平,终端涉及厂商众多,各类终端厂商设计的设备通信协议也各不相同。在信息处理方面,各类物联网设备的信息,均由各厂商自建的信息系统处理,对海量的采集数据未根据用途分类存储,加工、应用效率低,且对外仅能提供简单的数据查询服务,不能满足各专业高级应用的需求。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提出的物联网感知与信息处理平台通过协议自适配技术,自动适应各类通信协议,对各类厂家的物联网设备采集数据实现统一接入。该平台并建立一个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分析学习图像、声音、文本等数据,实现如站房异物入侵预警等人工智能分析,并对外提供统一的物联分析服务,助力电力智能物联网可视化、故障智能感知等物联网高级应用。
物联网技术虽然在电网有着广阔的应用和前景,但也面临一些发展问题。从技术上来看,感知层的传感器数据准确性、传感器在复杂环境下的故障率、数据传输的及时性、无线传输的安全性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受到可靠性、成本、原有管理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物联网产业一直推进缓慢。
放眼全球,电力物联网正在广泛被使用,国外在智能电网、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方面也探索较多,不同国家的电力行业对于物联网应用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比如欧洲对物联网的应用更倾向于清洁能源和环保方向,再如日本对于物联网的应用主要在于对新能源发电监控和预测、智能电表计量等领域。
由此,电力物联网时代正在到来,正在让能源行业变得更加智慧。我们要以可靠的通信网络作为健壮的身体,以智能处理、控制技术作为发达的大脑,使得有关物体相互感知和反馈控制,形成一个更加智能的电力生产、生活体系。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报载: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的“物联网感知与信息处理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2018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对于物联网,就是把人与物,物与物相连的一张大网,是一个实现电网基础设施、人员及所在环境识别、感知、互联与控制的网络系统,其实质是以大量丰富的传感终端作为神经末梢,由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通信信息资源的结合,从而衍生出泛在智能电网--基于通信技术的全业务泛在电力物联网。而电力物联网,就是把电力系统里的各种设备,电力企业,用户相连形成的一个网。
近年来,电力物联网建设不断推进。在感知方面,江苏省物联网终端数量已达到千万级水平,终端涉及厂商众多,各类终端厂商设计的设备通信协议也各不相同。在信息处理方面,各类物联网设备的信息,均由各厂商自建的信息系统处理,对海量的采集数据未根据用途分类存储,加工、应用效率低,且对外仅能提供简单的数据查询服务,不能满足各专业高级应用的需求。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提出的物联网感知与信息处理平台通过协议自适配技术,自动适应各类通信协议,对各类厂家的物联网设备采集数据实现统一接入。该平台并建立一个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分析学习图像、声音、文本等数据,实现如站房异物入侵预警等人工智能分析,并对外提供统一的物联分析服务,助力电力智能物联网可视化、故障智能感知等物联网高级应用。
物联网技术虽然在电网有着广阔的应用和前景,但也面临一些发展问题。从技术上来看,感知层的传感器数据准确性、传感器在复杂环境下的故障率、数据传输的及时性、无线传输的安全性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受到可靠性、成本、原有管理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物联网产业一直推进缓慢。
放眼全球,电力物联网正在广泛被使用,国外在智能电网、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方面也探索较多,不同国家的电力行业对于物联网应用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比如欧洲对物联网的应用更倾向于清洁能源和环保方向,再如日本对于物联网的应用主要在于对新能源发电监控和预测、智能电表计量等领域。
由此,电力物联网时代正在到来,正在让能源行业变得更加智慧。我们要以可靠的通信网络作为健壮的身体,以智能处理、控制技术作为发达的大脑,使得有关物体相互感知和反馈控制,形成一个更加智能的电力生产、生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