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电 > 地方新闻

修复导流洞 安装新吊钩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1-03-27 11:52:13  作者:潘荣莹 文/摄

  

  初春的几场细雨,让大地乍暖还寒,空气中多了几分凉意。

  3月23日,在四川映秀湾电厂去冬今春枯期检修作业现场,渔耿两站两闸(耿达电站、渔子溪电站及上游对应闸门)大修指挥哨声清脆鸣响,修造车间备品加工机床轰隆作业,10千伏耿闸线森林防火通道清理隔山喊话声铿然洪亮,检修人员正在各自的作业面上紧张开展工作。

  每年10月至次年6月是四川河流枯水期,岷江及其支流流域的来水仅能满足映秀湾电厂部分机组的发电需求。为确保2021年汛期稳定发电,映秀湾电厂根据检修项目总体安排、设备检修周期规定,从2020年10月19日到2021年5月31日,陆续组织开展3台机组A级大修、2处电站全停水等共计205项的检修作业,解决电站机组在上一年度汛期运行期间发现的设备问题及异常,为今后电厂在汛期的平稳运行筑牢安全屏障。

  “这边有渗漏水情况,要再处理一下。”3月15日9时,耿达电站闸首导流洞大修的工作负责人、映秀湾电厂水工部维护一班员工王义川早早地就来到了施工现场,协调安排现场挖掘机,检查施工工器具情况。在这条深邃的导流洞里,他来回穿梭,一刻都没停。

  耿达电站导流洞位于闸首首部枢纽右岸的闪长岩山体中,全长674.8米,主要作用是在汛期与大坝的3孔泄洪闸门、1孔冲砂闸相互配合,承担部分泄洪排砂任务,对电站在汛期提升大坝的泄洪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自1986年运行至今,导流洞磨损破坏严重。此前,导流洞曾开展过四次大修,最近的一次也已经是2003年了。

  在此前的现场检查中,电厂水工部作业人员发现导流洞底板多处已经形成了深50~100厘米的冲槽和冲沟,轻型钢轨也有局部的冲蚀变形和脱落,急需开展修复。2020年12月21日,时隔17年,映秀湾电厂再次开展导流洞大修。根据计划,大修要先对洞口的冲坑开展混凝土填充和钢轨焊接,再用混凝土填充洞中的冲沟。

  “14日晚上我们在浇筑混凝土,一直干到了第二天凌晨2点多钟。”王义川说,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浇筑工作一旦开始就要一鼓作气,必须连续作业完成,全员要在洞中通力合作,最长一次曾连续作业33个小时。

  导流洞内深邃黑暗,沿路照明需要电,施工作业也需要电。但山体渗水,现场潮湿,对于项目部而言,施工安全用电是导流洞大修中面临的最大考验。

  为了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现场检修人员每天在班前会上都要强调施工安全,通过主动识别安全风险,共同制订防控措施,以及“手指口述”的方式来强化记忆,提升班组安全自主管理能力。其中,线路漏电导致人员触电就是一项关键危险因素。为此,检修人员将线路全部悬空挂设,同时将沿途线路检查确定为动工前的首要任务。

  自开工以来,水工部员工王义川、徐兴富、雷成恩就轮班驻扎在耿达电站闸首生产现场,钻在674.8米的导流洞内检查施工情况,保障现场作业安全。

  3月15日中午刚过,在闸首下游的耿达电站厂房内,一辆载着吊钩的卡车缓缓驶入。现场项目总工程师杨庚介绍,发电机转子是水轮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因体型大、重量大,每一次吊运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此前,工作人员在无损检测时发现起重机吊钩存在裂纹缺陷。为了保证转子安全顺利起吊,项目部立刻安排吊钩返厂,并联系厂家根据旧吊钩的尺寸数据制作一个新吊钩。

  项目部随即调整了工作计划,一方面加紧联系厂家制作,另一方面提前开展发电机各轴承检查、清扫、耐压试验等工作,以及发电机上挡风圈改造等后期不动行车的工作。

  吊钩加工仅用时7天。为了保证施工进度,检修部起重班班长王科一直驻守在厂家,监督质量、督促工期,一心想着赶紧把吊钩带回去。

  “一二三,起!”厂房里,安装吊钩需要多个作业面同时配合,位于中间作业面的起重班员工杨克文一边与上方的行车操作员配合着,一边喊话提醒下方的工作人员注意操作。在无损检测合格确认可以回装后,杨克文拿了一块白抹布、一个平口改刀,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清理吊钩卡头里的油渍,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

  3月16日上午,在吊钩安全装好后,项目部组织工作人员再次对厂房内的电气、机械、起重等部分开展了全面检查。14时15分,耿达电站转子被顺利吊出。

  目前,映秀湾电厂的检修人员正加紧作业,稳步推进机组大修主线工作,保障检修按期完成。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