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发电前景好 如何破解“一建就反对”困境

发布时间:2017-01-11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7日消息 (记者 王建帆)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最近表示,到“十三五”末期,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装机容量约达到750万千瓦,相比2015年底约480万千瓦的量,增幅超过五成。但是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垃圾焚烧发电出现“邻避”效应,也就是人们担心这类项目对环境、身体健康等产生负面影响,不希望建在自家门口,因此导致项目落地难。如何破解这一困境?
  近年来,部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陷入“一建就反对、一反对就叫停”的困境。说到其中原因,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长朱明这样分析。
  朱明:群众对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及相关的污染物处理技术不了解,产生恐惧心理,对垃圾发电一概排斥;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没有发挥出来、监管不到位,项目公开透明不够,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已建垃圾处理设施运行不规范,污染物处理不过关,引发群体意见。
  对于垃圾焚烧以及排放物的处理技术,中国能源网首席研究员韩晓平认为,国内已经很成熟了。
  韩晓平:现在垃圾的焚烧技术,我们国家的锅炉无论是排放指标还是效率,在世界上都已经非常先进了,所以这些方面大家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这些年来我们的技术发展很快,达不到标准的根本就没有机会进入市场。
  另外,对于公众比较担心的二恶英问题,我国目前已经全面执行垃圾焚烧新标准,二恶英的排放限值达到每立方米0.1纳克,与最严格的欧盟标准一致。
  技术过硬,标准严格,为什么人们还是不放心?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关键问题出在垃圾焚烧发电的前端——垃圾分类环节。垃圾焚烧的确可以快速处理垃圾,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东西都可以一股脑地拿去烧。
  林伯强:中国垃圾发电很重要的问题还是要在垃圾分类方面下功夫。打个很通俗的比方,假如说增加脱硫设备,那这个设备就是用于脱硫的,它不干其它的。我们每增加一个设备,它都有特殊用途,它的用途是根据烧的东西、释放什么东西而言的。假如说根本不知道烧的什么东西,你怎么知道怎么防止它呢?
  垃圾经过焚烧后,不仅可以发电,更重要的是它的重量和体积都会显著减少。所以,林伯强认为,在土地资源稀缺、垃圾“围城”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垃圾焚烧发电是大势所趋。现在,政府要加强监管和引导,取信于民,从而破解“邻避”效应。
  林伯强:最重要的是要取信老百姓。取信老百姓关键还是在监管方面下功夫。监管到位的话很差的垃圾是不敢进去的,政府应该(考虑)怎么告诉老百姓我的监管是到位的。第二位的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政府怎么教育老百姓、怎么鼓励老百姓,包括环境方面的约束、经济方面激励,促使老百姓做好垃圾分类。

      关键词: 节能环保,垃圾发电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70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