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两会代表委员呼吁:“十三五”治霾 煤炭清洁利用比天然气环保

2016-03-15 来源:中证网

  中证网讯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3月11日在两会记者会回答纽约时报记者提问时指出,控制空气污染,“十三五”对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都有明确的要求,同时也在大力推进清洁煤炭的使用。

  日前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列为100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之一,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将“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作为2016年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

  无独有偶,多名两会代表委员在“两会”上表示,“十三五”治霾的关键,在于将重点放在一次消耗能源最多的煤炭上,提高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

  “不清洁用煤致霾”渐成共识

  在本次“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气象局原局长秦大河表示,当前情况下,散烧煤和不清洁的煤是造成中国城市雾霾或者东部雾霾的主要原因。秦大河认为,“防治雾霾,煤的清洁利用是关键”。这一点得到了环保部长陈吉宁的呼应,他在参加山西代表团审议时也表示,“过去人们一说到煤炭就感觉很脏,现在要为煤炭正名,煤炭清洁利用其实可以比天然气更环保”。

  长久以来,工业燃煤是导致国内众多区域雾霾天气的最大“元凶”,这一点也成为全社会共识。但对于如果有效控制工业燃煤污染的认知,一直以来却存在偏差。

  自“大气十条”发布实施以来,全国不少地方均开始推行以“压煤、控煤”为主要手段之一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但工作推进至今,仍暴露出一些问题。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压煤、控煤”举措在一些地方被狭义地理解为针对所有用煤大户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控制煤炭消费量。尽管这一点也和国家实施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战略相关,但山西、广西等地方的工业企业主均反映,近年来企业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必须燃料成本控制,但在诸多燃料形式中,煤炭仍是经济性最高的种类,况且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引进清洁燃煤技术来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但最终仍被列为煤炭消费严控对象。

  这些企业主目前共同的心声是:“我们渐渐认识到,煤炭燃烧并不绝对带来空气污染,只有不清洁用煤才是雾霾产生的真正根源”。据他们介绍,过去几年他们曾引进一些先进的清洁燃煤技术,将粉煤气化后生产清洁煤气作为工业燃料,其清洁度可以媲美天然气,但经济性却远优于天然气,“但这些技术因为不符合控煤原则并未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如今,随着“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不清洁用煤是致霾根源”的呼声正日益凝聚为社会各个层面的共识,在本次“两会上”得到集中发声。

  工业窑炉污染控制“短板”浮出水面

  何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一直以来,业界对于此概念的界定莫衷一是。按照民建中央此次两会提交的“提案”所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内涵包括清洁燃煤发电、煤基能源深度转化、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推广工业燃煤锅炉和窑炉污染控制技术等。

  业内专家指出,尽管导致雾霾的最大“元凶”是工业燃煤,但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消费形式短期内无法撼动,因此包括煤炭生产、主要耗煤行业在内的众多企业近年来均开始研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但均集中于清洁燃煤发电、煤基能源深度转化、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等领域,针对工业燃煤锅炉尤其是工业窑炉污染控制方面的技术则未受到充分重视。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告诉记者,从目前全国煤炭消费量的分布情况来看,燃煤电厂消耗了一半以上的煤炭,而另一半则主要消耗于钢铁、建材和冶金等非电行业,总量也达20亿吨以上。这些领域煤炭消耗的主体则是规模达数十万台的工业燃煤锅炉(燃烧煤炭提供工业蒸汽动力)和工业窑炉(煤炭气化提供工业燃气),针对这些非电行业污染载体的治理,无论是政策出台还是行业行动都相对缺位。

  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常委、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毅对记者表示,对于工业燃煤锅炉和窑炉的污染控制,“大气十条”已提出来“淘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的政策,相关部委也出台了工业锅炉领域的节能环保改造实施方案,但另一污染载体工业窑炉则似乎被忽略。

  王毅解释道,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工业窑炉每年消耗的煤炭量多达2-3亿吨。其主要的污染载体——前端的传统煤气发生装置每年所产生大量的粉尘、二氧化硫和含酚剧毒废水量。“但是,由于位于前端生产环节且较为分散,不利于环保监管,因此并未全社会足够重视”,王毅说,基于此,未来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就必须工业窑炉污染控制的“短板”。

  “胡萝卜”和“大棒”均须到位

  事实上,2015年4月,工信部、财政部曾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其中明确将燃煤工业锅炉、窑炉及煤化工等行业作为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点领域,明确提出“加快落后窑炉、锅炉淘汰步伐,从源头减少煤炭消耗及污染物的产生,并配套相应的末端治理措施”。

  对此,王毅表示,当前政策层面已经提出了“做什么”的问题,但目前该《行动计划》缺乏后续的实施细则,也就是未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那么,面对工业窑炉这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的“短板”,究竟该如何补齐?王毅认为,污染治理通行的原则是约束和激励机制并举,也就是建立“大棒”+“胡萝卜相结合的政策体系。

  对于推进工业窑炉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来说,一方面,“大棒”意味着淘汰不清洁用煤的产能。这方面工业燃煤锅炉已明确“淘汰10蒸吨以下”的“红线”,但工业炉窑领域仍缺乏相应的淘汰标准。未来,需要在制定这一领域不清洁用煤设备工艺的淘汰标准及相应的淘汰产品目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淘汰落后不达标产能的时间表。

  另一方面,“胡萝卜”意味着要对主动改造不清洁用煤工艺的污染企业给予一定的财税扶持,同时针对研发推广清洁燃煤技术的环保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补贴方式可按照单位产品清洁用煤量来核算。在此方面,上述《行动计划》中推荐的21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应成为重点推广和补贴对象,并以其作为不清洁用煤工艺的升级替代品。

  王毅进一步表示,目前末端治污监管已到位,但仍需强化针对前端污染载体的环保监管。例如针对大量存在的在运行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特别是对目前污染重,难处理的剧毒含酚废水,建议将其纳入国家危险废弃物目录强化管理。对于企业存在的偷排现象,根据新《环保法》加大处罚力度。

 

      关键词: 节能环保,煤炭清洁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