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加征光伏防卫税:市场博弈还是政治诉求?

发布时间:2018-01-19   来源:电缆网

  1月5日,印度保障措施总局(DGS)公告宣布了对光伏组件保障措施的初步调查结果,并建议印度政府在最终结果确定前,对进入印度的中国、马来西亚光伏电池(无论是否封装成组件)征收为期200天的高达70%的防卫性关税作为临时保障措施。可以说,社会各界都对此议论纷纷,不断揣测此举背后的用意。

  “双反”并不能拯救该国的光伏行业。这一认知在欧洲(尤其是德国)和美国都有过很好的证明。但此次印度仍然“一意孤行”地推动对光伏组件的保障措施,第一种观点是这是为了保护印度本国的光伏产业,是一次基于商业的政府行为;第二种观点则认为,这是在给莫迪政府完不成预定的光伏目标打前哨,留下其今后完不成光伏电站预定建设目标的周旋余地。

  支持第一种观点的理由是,征收防卫税的建议是由印度光伏制造商协会(ISMA)于2017年12月5日提出,ISMA代表了五家印度光伏制造商:蒙德拉太阳能光伏公司,印度太阳能公司,Jupiter太阳能电力公司,Websol能源系统公司和Helios光电公司。而这5家公司生产的光伏电池总数占印度总产量的50%以上。

  尽管如此,这5家企业的生产状况也不乐观。据印度保障措施总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5年,印度国内光伏行业的市场份额为14%,而2017年至2018年却降至10%。印度相关行业的数据也证实,目前印度国产太阳能电池的装机容量约为1386兆瓦。就总体太阳能发电能力而言,超过75%依赖中国产电池,15%依赖美国产品,其余则依赖国内产品。也就是说,上述5家企业,占据的印度市场份额仅为5%。

  这么看来,印度的光伏制造商确实已经到了不得不“背水一战”的地步,申请“国家保护”并得到保护是自然而然的事。

  不过,支持第二种观点的人却认为并没有这么简单。欧美的先例证明,不管印度是“双反”还是征收防卫性关税,或许会在短时间内“拯救”印度的光伏制造业,但对印度政府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和普通消费者并不是好事,尤其是不利于印度总理莫迪提出的2020年(现在调整到2022年)要建成100吉瓦光伏电站的目标。

  据Bridge to India这一咨询机构的调查显示,莫迪的口号在印度缺乏落实条件,最乐观的情况也是能在2020年完成70吉瓦的安装量。事实上,数据显示,印度2015财年太阳能装机量为2.9吉瓦,2016财年为5.8吉瓦。如果要实现100吉瓦的目标,装机容量需要增长超16倍。这对于印度过于薄弱的电力输送基建来说,根本就是“不可承受”之重。

  但或许这就是莫迪政府想要的效果。因为此举可以充当莫迪的“遮羞布”,从印度目前光伏电站的建设进度来看,落实建设条件并非喊口号那么简单,尤其是加征防卫性关税会导致进口减少,国内产能却不足以满足装机需求的后果,更是会使得莫迪政府的光伏目标难以实现。这也成了天然的借口:“本来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产能跟不上,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这一观点的持有者认为,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占据15%市场份额的美国产品不在防卫税征收之列。

  这两种观点究竟孰是谁非,在尘埃落定前谁都没办法作出正确的判断,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临时保障措施征收的70%的防卫性关税,一旦落实,不仅会对中国、马来西亚的光伏产业造成重大损失,究其根本,也不利于印度光伏产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光伏


更多>>图片新闻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