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存在落地难、运营效率低等问题,为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1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委联合制定《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力争用三年时间,全面优化充电设施布局,显著增强充电网络互联互通能力,以进一步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环境和产业格局。
“一车一桩”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截至2018年9月,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到221万辆。同时根据国务院此前印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到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需达500万辆,这也意味着在今后两年时间里,新能源汽车产销还要继续加速提升。
面对如此巨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配套的充电设施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强化充电设施供电保障,《行动计划》提出,新建居民区应统一将供电线路敷设至固定停车位(或预留敷设条件),预留用电容量;针对老旧居民区电力容量不够等问题,要引导电动汽车低谷充电,挖掘现有电网设备利用潜力,千方百计满足“一车一桩”接电需求。
根据《行动计划》内容,目前我国已建成充电桩数量超过60万个,但距离“一车一桩”还相差甚远。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高级工程师饶建业曾表示,之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系列政策着力点都集中在电动汽车上,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充电设施发展的支持。因此导致大部分电动汽车发展较快的地区,充电桩的建设数量不能及时跟上,出现“有车无桩”的现象。
但有分析认为,相较于充电设施数量,布局不合理才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据了解,为了能够满足新能源车主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多建充电桩,出现因“试点”、“示范”等项目而盲目建桩,导致充电桩布局不合理,使用率也因此被拉低。
北汽特来电营销副总监杨明华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以北京为例,不同区域公共充电桩利用率呈现两极化差别的情况,有的地区能达到50%和80%的使用率,有的地区使用率则基本为0。
针对合理布局的难点,普天新能源相关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充电设施合理布局所面临的问题较多,例如物业、土地和成本等问题,与物业方面沟通困难、建设选址困难,因此不能达到“理想化”的格局,而且一些地区建设成本偏高,充电桩又存在成本回收周期长的特点,这些都制约了建设的积极性。
互联互通
受布局不合理的影响,找桩难、充电难也是一大问题。由于充电设施运营主体繁多,信息分散不透明,而且车主到地方后还存在充电桩损坏、燃油车占位、停车费倒挂等相关问题,找桩难、充电难仍然困扰着新能源车主。为此,《行动计划》强调,要推进国家充电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平台和国家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协同发展。推进国家级信息平台与重点城市信息平台、企业平台的互联互通,逐步形成充电设施信息服务网络。
此外,各充电设施运营企业要提升信息化水平,面向用户提供充电服务信息,准确提供充电设施的状态信息,强化所属设备的支付结算、运行维护和充电安全等信息管理。鼓励整车企业优化新能源汽车运行监测平台,与充电设施运营、出行服务等企业对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事实上,在充电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北京市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此前e充网相关负责人曾介绍,今年1月,北京全市1.8万根公共充电桩均已接入到北京市公用充电设施数据信息服务平台(e充网),除了正在核查或整改的电桩暂未上线,电动车主已经可以通过e充网App对约1.6万根公共充电桩实现查找、导航,同时查询空闲状态、快慢充情况、收费标准及开放时间、用户使用评论等信息。
普天新能源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北京充电设施互联互通进展顺利,根据合作内容,用户可以在e充网看到北京充电桩企业的实时状态,北京相关企业共同推动服务升级、创新升级,实现充电导航、状态查询、费用结算等功能和作用,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行业数据支撑,更好地为充电企业服务,为电动汽车用户服务。
“补购置”转向“补运营”
数量的增长、平台的构建,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充电服务,但充电设施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针对充电项目建设用地、电力接入、配建预留、燃油车占位、运营盈利难等共性问题,《行动计划》也明确了政策支持力度。具体来看,鼓励地方充分发挥“十三五”中央财政充电基础设施奖补政策作用,促进整车行业与充电设施建设运营行业合作,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为私人用户提供建桩充电保障。与此同时,引导地方财政补贴从补购置转向补运营,逐渐将地方财政购置补贴转向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新能源汽车使用和运营等环节。
普天新能源相关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行动计划》引导地方财政补贴从补购置转向补运营,体现了国家对充电桩支持方向的转变,遏制“野蛮生长”乱象,提升企业运营服务能力。事实上,目前多数充电桩企业已经从加快建设规模转变为提升服务能力,政策的出台也契合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事实上,充电桩企业存在“规模越大,亏损越大”的运营怪圈。对于充电桩运营企业来说,建设数量越大,运营成本也相对越高,企业投入资金无法通过固定收益回笼,而且目前市场上充电桩利用率普遍较低,“跑马圈地”抢占市场已毫无意义,提升自身服务质量才是“出路”。
据了解,10月上旬,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电动汽车社会公用充电设施运营考核奖励暂行办法》及相关实施细则,规定全年维护良好的充电站,每站每年最高可奖励20万元。此外,上海、南京、海南、江西等省市也均出台了针对充电设施运营相关的专项补贴。这些政策给充电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时也预示着政府监管由建设向运营的方向转变。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当前,国内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存在落地难、运营效率低等问题,为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1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委联合制定《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力争用三年时间,全面优化充电设施布局,显著增强充电网络互联互通能力,以进一步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环境和产业格局。
“一车一桩”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截至2018年9月,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到221万辆。同时根据国务院此前印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到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需达500万辆,这也意味着在今后两年时间里,新能源汽车产销还要继续加速提升。
面对如此巨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配套的充电设施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强化充电设施供电保障,《行动计划》提出,新建居民区应统一将供电线路敷设至固定停车位(或预留敷设条件),预留用电容量;针对老旧居民区电力容量不够等问题,要引导电动汽车低谷充电,挖掘现有电网设备利用潜力,千方百计满足“一车一桩”接电需求。
根据《行动计划》内容,目前我国已建成充电桩数量超过60万个,但距离“一车一桩”还相差甚远。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高级工程师饶建业曾表示,之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系列政策着力点都集中在电动汽车上,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充电设施发展的支持。因此导致大部分电动汽车发展较快的地区,充电桩的建设数量不能及时跟上,出现“有车无桩”的现象。
但有分析认为,相较于充电设施数量,布局不合理才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据了解,为了能够满足新能源车主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多建充电桩,出现因“试点”、“示范”等项目而盲目建桩,导致充电桩布局不合理,使用率也因此被拉低。
北汽特来电营销副总监杨明华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以北京为例,不同区域公共充电桩利用率呈现两极化差别的情况,有的地区能达到50%和80%的使用率,有的地区使用率则基本为0。
针对合理布局的难点,普天新能源相关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充电设施合理布局所面临的问题较多,例如物业、土地和成本等问题,与物业方面沟通困难、建设选址困难,因此不能达到“理想化”的格局,而且一些地区建设成本偏高,充电桩又存在成本回收周期长的特点,这些都制约了建设的积极性。
互联互通
受布局不合理的影响,找桩难、充电难也是一大问题。由于充电设施运营主体繁多,信息分散不透明,而且车主到地方后还存在充电桩损坏、燃油车占位、停车费倒挂等相关问题,找桩难、充电难仍然困扰着新能源车主。为此,《行动计划》强调,要推进国家充电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平台和国家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协同发展。推进国家级信息平台与重点城市信息平台、企业平台的互联互通,逐步形成充电设施信息服务网络。
此外,各充电设施运营企业要提升信息化水平,面向用户提供充电服务信息,准确提供充电设施的状态信息,强化所属设备的支付结算、运行维护和充电安全等信息管理。鼓励整车企业优化新能源汽车运行监测平台,与充电设施运营、出行服务等企业对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事实上,在充电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北京市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此前e充网相关负责人曾介绍,今年1月,北京全市1.8万根公共充电桩均已接入到北京市公用充电设施数据信息服务平台(e充网),除了正在核查或整改的电桩暂未上线,电动车主已经可以通过e充网App对约1.6万根公共充电桩实现查找、导航,同时查询空闲状态、快慢充情况、收费标准及开放时间、用户使用评论等信息。
普天新能源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北京充电设施互联互通进展顺利,根据合作内容,用户可以在e充网看到北京充电桩企业的实时状态,北京相关企业共同推动服务升级、创新升级,实现充电导航、状态查询、费用结算等功能和作用,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行业数据支撑,更好地为充电企业服务,为电动汽车用户服务。
“补购置”转向“补运营”
数量的增长、平台的构建,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充电服务,但充电设施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针对充电项目建设用地、电力接入、配建预留、燃油车占位、运营盈利难等共性问题,《行动计划》也明确了政策支持力度。具体来看,鼓励地方充分发挥“十三五”中央财政充电基础设施奖补政策作用,促进整车行业与充电设施建设运营行业合作,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为私人用户提供建桩充电保障。与此同时,引导地方财政补贴从补购置转向补运营,逐渐将地方财政购置补贴转向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新能源汽车使用和运营等环节。
普天新能源相关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行动计划》引导地方财政补贴从补购置转向补运营,体现了国家对充电桩支持方向的转变,遏制“野蛮生长”乱象,提升企业运营服务能力。事实上,目前多数充电桩企业已经从加快建设规模转变为提升服务能力,政策的出台也契合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事实上,充电桩企业存在“规模越大,亏损越大”的运营怪圈。对于充电桩运营企业来说,建设数量越大,运营成本也相对越高,企业投入资金无法通过固定收益回笼,而且目前市场上充电桩利用率普遍较低,“跑马圈地”抢占市场已毫无意义,提升自身服务质量才是“出路”。
据了解,10月上旬,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电动汽车社会公用充电设施运营考核奖励暂行办法》及相关实施细则,规定全年维护良好的充电站,每站每年最高可奖励20万元。此外,上海、南京、海南、江西等省市也均出台了针对充电设施运营相关的专项补贴。这些政策给充电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时也预示着政府监管由建设向运营的方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