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电,601985)召开上市三周年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获悉,上市三年,中国核电经历"裂变式"成长。营业收入年增长率超过10%,公司的总资产规模达到3100亿元,远远超过了2015年的2600亿元。
2015年上市之初,中国核电旗下的运行机组为12台,装机容量977.3万千瓦,随着在建工程的陆续推进,如今中国核电的运行机组已经达到了18台,装机容量达到1546.6万千瓦。2015年中国核电的年发电量为742.7亿千瓦时,2016年跃升到870.3亿千瓦时,2017年更是突破了1000亿千瓦时的关口,达到1007.4亿千瓦时。
资料显示,以良好的运行业绩为基础,公司营收情况持续向好。以营业收入为例,2015年这一数据为262.02亿元, 2016年为300.09亿元,2017年为335.90亿元,年增长率超过10%。进入2018年,中国核电稳定发展依然势头不减,一季度公司发电量249.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6%,实现营业收入82.55亿元。
三年以来,中国核电在建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在建机组“四大控制”良好受控,福清核电、江苏核电、三门核电以及海南核电等多个项目的在建机组实现重大项目节点。
据介绍,“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5号机组进展顺利,于2017年5月25日提前66天实现穹顶吊装,随后,自2017年11月10日首台蒸汽发生器引入16.5米平台,到稳压器顺利引入,福清核电在半年的时间里,已经陆续完成包括压力容器筒体、稳压器、三台蒸汽发生器和三台主泵泵壳等一回路主设备“八大件”的引入,为后续波动管焊接、核回路冲洗等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AP1000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三门1号机组在历经“十年磨剑”之后,于今年4月25日获得装料许可、4月29日顺利完成装料,向并网发电迈出关键一步。
随着中国核电旗下的“华龙一号”和AP1000全球首堆的顺利推进,中国核电所属的徐大堡、漳州、三门二期等项目已做好开工前准备工作。
三年来,中国核电的"裂变式"成长进一步加快。从上市之初拥有控股子公司14家,到现在拥有控股子公司26家,参股子公司4家,合营公司1家。
在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基础上,中国核电进一步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做好核电主业的同时,大力推进新产业布局,地热开发、行波堆、海洋核动力、浮动堆等新项目、新产业平台持续落地。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已经成立并开始运作,首个地热能供暖供冷项目已经进入实体建设阶段。
公司称,中国核电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无论是在运核电项目,还是在建核电项目,都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中国核电旗下核电机组实现安全稳定运行140堆年,以“华龙一号”和AP1000全球首堆为代表的在建工程稳步推进,坚持设备国产化和技术革新,坚持发展地热、光伏等新能源,并不断加强与企业所在地的企地共建,成功打造了海盐核电城等一批核电关联产业集群。
中国核电董事长陈桦表示,公司将以多产业联合发展点燃强劲新动能,瞄准新目标、抢抓新机遇;抓住核电发展难得的机遇期,立足公司长远发展,谋划未来,坚定不移地推进实施公司的发展战略,不断攻坚克难,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