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政府大力推行火电脱硫脱硝除尘,2014年7月更是执行了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目前国家又要对发电用煤实行超低排放,这将为此每年多支持上千亿的治理雾霾资金。在专家看来,这些补贴变相的给一些发电厂带来了“补贴收益”。也促使国有煤电厂掀起了一场“超低排放“改造热潮。但这股改造热潮带来的治理效果却并不理想。
2015年冬,重度雾霾飘荡在华北上空。2015年12月上旬,北京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环保工作,刻不容缓。关于雾霾,火电已经被视为是雾霾的重要污染源。火电环保实行超低排放等政策,那么火电超低排放后雾霾就没有了吗?火电脱霾,到底有没有戏?
冬季燃煤对PM2.5污染贡献率超过1/3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两年多来,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不断下降。然而,2015年入冬后不时袭来的空气重污染过程,让人们感受到治理的艰巨与复杂。
治理雾霾,必须先找出“元凶”。这两年,京津冀地区各城市纷纷开展源解析,取得一些成果。北京源解析结果显示,在本地PM2.5污染中,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为主要来源,占比分别为31.1%、22.4%、18.1%;天津在本地污染贡献中,扬尘、燃煤、机动车为主要来源,分别占30%、27%、20%。而河北除省会石家庄外,其他城市PM2.5主要来源几乎清一色为燃煤,廊坊燃煤源占比甚至超过了50%。
“到冬季,燃煤对京津冀PM2.5污染贡献率在1/3以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认为,燃煤污染已经成为京津冀乃至华北地区“最大的痛”!
在近期空气重污染应急状态下,环境保护部组织专家对污染源进行细致解析,结果同样表明:燃煤是最大的污染源。在北京采取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的过程中,京津冀区域联动,工业企业停产限产、机动车单双号停驶措施同步实施。仔细分析减排结果,环境保护部重污染天气应急小组的专家们发现,二氧化硫的削减量远远低于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降幅不明显,说明区域燃煤量尤其是散煤燃烧削减很困难。”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说。
统计数据显示,除北京、天津外,华北地区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近90%,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京津冀区域每年燃煤消耗量为4亿吨,占全国的1/10;京津冀加上山东的煤炭消耗量更是高达10亿吨,占全国的1/4。
超低排放
面对频发的雾霾天气,火电已经被视为是雾霾的重要污染源。
对于火电行业的污染物排放,国家也早有“动作”。2011年,环境保护部颁布《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14年10月,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2015年全国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2015年底,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实行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电价支持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所有具备改造条件的燃煤电厂力争实现超低排放,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毫克/立方米、35毫克/立方米、50毫克/立方米。
上述文件不仅明确了超低排放改造的时间表,也对超低排放和节能减排加大了政策激励。超低排放的电价加价政策与此前国家出台的针对脱硫、脱硝和除尘电价补贴政策一起,形成了完整的针对燃煤电厂的环保电价政策。
超低排放经济、环境效益如何?
在2015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有环保企业一把手“放炮”:三大部委不久前出台的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方案是“劣币驱逐良币”,是对新能源、新节能环保技术的不公平,更不是治理雾霾的好“药方”。
无可否认的事实是,火电是一个享受国家每年千亿补贴的“传统产业”。环环补贴,年年补贴;但让人疑惑的是,似乎越补贴,越污染;越整治,越过剩。这中间的逻辑与利益勾连到底是什么?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拿着“脱霾”补贴不治污?
毫无疑问,中国治理雾霾,必然无法绕开燃煤的火电,以环保电价的政策形式推进火电企业减排的积极性也有其合理性。但这边不停的拿着国家补贴,那边却久久未见成效,难免不让人心生质疑,毕竟,这就是专门给火电“去污”的钱。
据悉,目前火电基本已有较完善的环保电价体系,脱硫脱硝除尘电厂可享受环保电价加价2.7分钱/千瓦时(其中,脱硫电价1.5分钱,脱硝电价1分钱,除尘电价0.2分钱)。此外,针对火电的环保电价补贴,2015年12月9日,国家出台针对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电价补贴政策,在2.7分/千瓦时的基础上,再加价1分或0.5分/千瓦时。
目前,企业的脱硫脱硝成本逐渐低于2分,节能减排能挣钱,因此电厂也很乐意做。电厂做脱硫脱硝除尘治理实际上是赚钱的,有的毛利甚至能达到50%。正是看到有利可图,电厂都纷纷投入超低排放。
近期中电联秘书长王志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空间并不大,然而成本却是巨大的。截至2015年10月,我国共有火电装机量约9.5亿千瓦。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每千瓦超低排放改造单价100元—150元的数据测算,如果全面推广超低排放,将需要超过1000亿元的改造成本。
王志轩还计算出,如果燃煤电厂全部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则对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的年排放量分别为367万吨、182万吨、55万吨。如果按照超低排放标准,全国燃煤电厂三项污染物排放量可以再削减132万吨左右,其中烟尘量可下降10万吨左右。
132万吨相对于全国数千万吨计的大气污染物来说,所占比重很小。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可以判断出,超低排放对环境质量改善的作用相对较小。
巨额补贴还需用在“刀刃”上
“与火电行业相比,工业用煤、散煤燃烧领域的环保政策落实很不到位,污染防治更加紧迫。犹如一个木桶,你不去补短板,而不断把长板加长,那是没用的。”有专家指出,超低排放的成本与环境经济效益不适应,可能花了很大的功夫却未必很划算。
王志轩曾公开表示,过严的环保标准对火电企业来讲将是“致命性的”,只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企业倒闭,二是造假。
事实确实如此,去年7月,发改委网站披露,部分脱硫设施未能与发电机组同步投运,享受脱硫电价补贴但脱硫设施不正常运行等问题,十家燃煤发电企业因未按规定脱硫被罚5.19亿。
国家针对火电“去污”指定的环保电价制度,不仅没有成为一些发电企业积极减排的动力,反而成了其获得不法利益的温床,打着达标排放之名骗取政府补贴。据了解,发电企业骗取补贴的手段很多,包括数据造假、偷排、漏排等,甚至电企与第三方监测企业“串通”造假的现象也不罕见。
从环保补贴到行业的种种表现,火电都成为被指责的对象。当然,并不是说火电环保补贴不应该。围绕火电的环保改造与监管应该得到完善,不能让电价补贴变成利润留在了企业,不能让国家上调上网电价补贴其增加的成本,结果却是减排效果未达预期。
在雾霾愈发严重,火电屡次成为攻击对象,火电企业自身也应该进行反思,既然拿得多,就得做的多,亮出一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同时,可再生能源补贴或许更该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