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新闻

中国铁建:把深化改革作为关键一招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中国铁道建筑集团发布时间:2024-04-22 08:54:03

  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由“形似”向“形神兼备”转变,支撑促进该公司高质量发展。2023年,中国铁建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持续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占比提高3个百分点。

  突出抓好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自立自强

  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增强产业控制能力。以做实科技创新平台为抓手,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开展协同攻关,提升企业创新平台研发能级,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项。设立中铁建科技创新公司,定位为科技创新业务的协同研发平台、产业转化平台,立足科技创新业务,培育和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业务。

  加强原创性技术研究,推动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围绕交通强国、制造强国、双碳战略、数字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强行业前沿性引领性原创性技术研究,全球最大竖井掘进机“梦想号”圆满完成上海地下智慧车库项目的首座超深竖井施工任务;最大开挖直径14.57米的盾构机“定海号”在长沙下线。

  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突破“大型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主驱动轴承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盾构机主轴承全系列产品实现全过程自主可控,自主研发了基于飞腾芯片、麒麟操作系统的掘进机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系统,实现高端装备制造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注重专利积累和标准体系建设,2023年新增授权专利6831件,其中发明专利2008件,同比增长65%,获中国专利银奖1项、优秀奖7项,联合主导发布ISO、IEC国际标准5项。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顶层设计。成立中国铁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提出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实施举措。作为责任单位参与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工业母机等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由铁一院、铁四院、铁建重工牵头实施,并制定行动方案。自上而下健全工作机制、优化投资结构、强化科技创新、锻造人才队伍、制定专项支持政策,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关工作统筹协同推进。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六个融入”。将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战略规划体系,融入日常经营管理体系,融入年度投资管理体系,融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融入绩效考核体系,融入统计管理体系,并作为战略性、基础性、系统性、常态化工作狠抓落地。

  建立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平台。成立未来产业深部地下空间利用重大项目办公室,组建地下空间研究院,牵头联合20家中央企业、14家高校、4家科研机构共同组建深部地下空间利用创新联合体,成立15名院士领衔的深部地下空间利用专家委员会。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健全现代企业公司治理,激发改革活力。持续落实子企业董事会职权,坚持授权放权与加强权力运行监督相结合,动态调整优化管控内容和管控方式,逐步向治理型管控转变,为相关子企业董事会依法依规行权履职留足空间。加强外部董事队伍建设,建立多元化的外部董事人才库,全面提升外部董事专业素质和履职能力,优化调整外部董事的选派,大幅压缩兼职董事比例,派出外部董事61人,其中现职兼职人员仅9人。

  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增强改革动能。着力推进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提质扩面,强化刚性兑现和考核。对总部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做进一步梳理评估,所属二三级单位总部员工引入360度考核并进行强制分布,全面推行企业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制度。2023年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收入最高值与最低值差距倍数为2.8倍,平均浮动工资占比85.54%。2023年全系统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管理人员达1044人,占比为6.54%。在所属子企业实施26项中长期激励计划,涉及激励对象2853人。

  持续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夯实改革基础。加强各级总部管理人员考核,绩效考核实施A、B、C、D等级划分和强制比例分布,其中A级不大于25%,C级和D级不低于10%,考核结果同绩效薪酬、干部任免挂钩。加强总部派出人员管理,对二级单位外部董事、纪委书记、总会计师进行履职评价,对区域总部进行“一企一策”考核。强化考核结果刚性使用,各类管理人员连续2年考核排名后两位的进行岗位调整。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