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风而起的鹏城,地铁7号线工程如同骨干脉络,从太安站蜿蜒至西丽湖站,承载着城市的繁华与梦想,见证着人潮的涌动和岁月的变迁。
如今,这个被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和詹天佑奖垂青的工程又写下新的传奇——继一期工程于2016年10月28日开通运营之后,二期(东延)工程于2024年11月28日顺利通车,再次彰显了“知难而进、学习创新、拼搏实干、善做善成”的地铁精神,铸造了闪亮的地铁品牌。还是他们,一群自强不息的水电十一局人,带着对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满腔热爱,在二期(东延)工程建设中,以汗水为墨,用信念作笔,宛如无畏的勇士,向着前方行进,每一环都铭刻下他们的使命和承诺。
以盾构机下井打开局面
深圳地铁7号线二期(东延)工程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线路全长2.22公里,全线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共设2站2区间,起于既有线西丽湖站,终于深大丽湖站,设计最高运行时速为80千米/小时。据项目党支部书记兼执行经理刘宗彬介绍,作为南山区内部联系的重要纽带,以及深港合作区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之间的关键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该工程的建成通车将极大地促进西丽高校间的交流合作,优化学生的出行方式,有效缓解区域交通压力,它也将为前往深大总医院就医和工作的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进一步缓解周边片区居民的就医压力。
回想起工程开工阶段,刘宗彬仍记忆犹新。
那是2021年冬天,北方寒风凛冽,但深圳这片土地却温暖和煦。刘宗彬从已完工的长沙地铁6号线匆匆赶来,怀揣着满心欢喜与期待,踏入了这片繁花之地。然而,当他真正站在7号线东延项目的现场时,内心的激动很快被眼前的困境所取代。
“刚进场好一阵子,外围施工就像被按了暂停键,一动不动。我心里那个急啊,就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一刻都停不下来。”刘宗彬边回忆边摇头,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说真的,刚进场那会儿,我生怕这项目开不了个好头。”
如何迅速打开局面,刘宗彬日思夜想。
只有找到主线,才能理清思路,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刘宗彬首先考虑从盾构机破局:“盾构机是地铁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盾构机顺利下井,才能为后续的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提及当初那个果敢的抉择,刘宗彬的语气中依旧洋溢着自信与从容。他毅然决然地将盾构下井作为主攻方向,以此为轴心,全面展开施工和外围协调工作。面对工程现场的错综复杂与工期紧迫的双重挑战,刘宗彬身先士卒,率领着他的团队,精心策划,巧妙布局,对基坑进行了细致入微、科学合理的分层分段处理,每一环节都如同精密的机械部件,丝丝入扣,确保整个流程无缝衔接,不留任何疏漏之处。
然而,这只是远航的初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宗彬和他的团队遭遇了征地拆迁、工序调整等诸多挑战,不仅要应对成本控制的精细考量,还要确保项目质量、进度与安全的全面协调。他们频繁穿梭于各方之间,紧抓关键节点的完成,并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论证,凭借超凡的毅力与智慧,逐一攻克难关。
“尽管挑战重重,但整个项目总体处于受控状态,这多亏了大家伙的齐心协力,为项目稳步前行铺设了坚实的基石。”刘宗彬感慨地说。
以“绣花”功夫铸品质工程
在深圳地铁7号线二期(东延)项目施工现场,无处不体现着对品质的极致追求。面对复杂地质和狭小施工场地,项目团队发挥了“绣花”般的精湛工艺,对每一个施工细节都进行了精细的打磨。“我们不仅仅是在建造地铁,更是在雕琢艺术品,每一环节都需精益求精。”项目总工程师白旭辉说,“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不容有丝毫马虎。”
深大丽湖站以其独特的楔形设计,加之其显著的弧度变化与多样化的断面结构,给施工方案的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白旭辉介绍道:“我们深大丽湖站的曲线站台设计,在地铁建设领域里相当罕见。右线半径为1500米曲线,而左线则保持直线。这样的设计,对车站的限界标准提出了比常规车站更为严苛的要求。”
对此,测量队队长朱明杰也进一步解释道:“这个曲线站台对测量和施工的要求极高。一旦测量控制出现偏差,施工误差过大,将直接对列车的平稳运行构成威胁。”
为了确保侧墙、站台板及轨顶风道的线型精准一致并保障车辆运行安全,项目部采用了专项测量方案,并结合精细化的编程技术、外放控制措施以及高效的钢模台车应用,实现了施工过程中的精确控制。
工程北大站与深大丽湖站紧邻大沙河生态长廊,地质复杂,地下水位高。为解决地下水对基坑开挖的影响,项目部从成孔质量、降水井井管直径、井管开孔尺寸和间距、滤网材质、滤层碎石回填以及高压空气洗井等不同工序进行优化提升,通过提升降水井施工质量和加强过程控制,并借鉴以往经验,确保每口井的降水效果满足基坑开挖需求。地基实验满足设计要求,避免了返工,降低了成本,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了面临曲线站台设计的挑战以及地下水位高的难题外,还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白旭辉,“我们这两站两区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孤石特别多,直径从1米到5米不等,这对地铁施工来说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孤石问题,项目部围护结构方面采用了地连墙工艺,并结合旋挖钻机+冲桩机,实现了良好的成本控制效果。在基坑开挖中,由于车站位于大学城附近,不允许采用爆破方式。因此,项目部创新采取静态爆破+液压劈裂的形式,实现了无噪音、无震动的孤石处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效率。“特别是在盾构机需要穿越那些敏感区域,比如人工湖、雨水箱涵以及高尔夫球场时,我们团队可真是丝毫不敢马虎。”技术质量部副部长岳铁吉详细介绍道,“我们采取了保压推进和围堰等一系列措施,就像给盾构机穿上了一层‘护甲’,确保它能够平稳、安全地穿越这些区域。而且,我们还对掘进参数进行了精细控制,加强了地质勘查、施工管理以及姿态控制等每一个关键环节,确保隧道的线型和质量都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在车站建设过程中,项目部积极引入并应用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创新方法,为工程的顺利推进和高质量完成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以严密管理护佑作业平安
自启动之初,项目部就切实将安全管理视为工程推进的生命线。
项目部采用“一格四员”管理模式,在基层构建了一张严密的管理网格,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与管理体系。同时,项目部还严格执行“三定”原则,即定人、定岗、定责,确保全天候、无死角地进行隐患排查。这样,无论是施工现场的每一个角落,还是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确保了安全隐患无处遁形。安全总监韩云良表示,采取的措施让安全管理更高效,隐患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这让项目更安全,保障了工程顺利进行。
为了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项目部还开展“安全积分”与“平安之星”评选活动。这一活动以班组为单位,通过日常安全行为、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等多方面的表现进行积分累积。“每个月,我们项目部都会根据积分情况评选出表现最突出的班组,并授予‘平安之星’称号。大家都非常积极呢。”北大站班组成员姚远说。
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工友们的安全意识与主动性,大家开始主动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相互监督,共同提升安全水平。项目安全环保部通过教育引导与正面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工友们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自治,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
而在文明施工方面,项目部同样不遗余力。2024年6月底,正值工程热滑试验前夕,那段紧张而关键的时期给北大站负责人姚焕强留下了深刻印象。面对现场文明施工人手紧张的严峻挑战,他带领团队表现出了坚定的决心与高效的执行力。“我们不能因为人手紧张就放松对文明施工的要求。”姚焕强斩钉截铁地说。
他带领团队迅速行动,调集各方资源,优化人员配置,确保现场垃圾得到及时清理和妥善处理,并严格按照深圳市的文明施工标准,严格监督路面深度清洗,指导施工材料科学分类与规范摆放,项目现场始终保持整洁、有序,展现出了良好的施工风貌。姚焕强表示,为了应对人手短缺的问题,项目部从各方调集了很多人员,高峰时期现场队伍从20人扩大到了200人,整整增加了10倍,确保文明施工顺利进行,也为热滑试验前的准备工作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项目部还全面推行了数字化与智能化的管理体系,为项目的高效运行注入了强劲动力。通过手机定位技术、“i深建”打卡系统,以及劳务实名制、网格化管理等,项目实现了全方位、无死角的管理覆盖。特别是“i深建”打卡系统的应用,凝聚了安全环保部主任王宝军的大量心血与智慧。他耐心细致地指导每一位工人熟悉并熟练使用该系统,确保每位员工的出勤信息准确无误。
以团队之力攻克艰难险阻
在工程实施的精彩画卷中,团队协作总熠熠生辉。从运筹帷幄的项目领导,到披荆斩棘的一线员工,他们携手并肩,共筑梦想,将个人的智慧与汗水凝聚成推动项目前进的磅礴力量。
刘宗彬表示:“青年才俊是项目的未来与希望,我们对年轻人应该多帮助、多关心,有成绩的就鼓励他们,没有成绩的就引领他们。”生产经理辛建波,则是这片“地下世界”的守护者。他日复一日地穿梭在幽深的隧道之中,他说:“盾构地下空间就是战场,细节是关键,严谨是准则,我们就是无畏的铁军。”他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以严谨的态度确保每一项工作都精益求精。
安全环保部主任王宝军,是这里的绿色卫士与安全官。他践行“网格化管理”的理念,如同为这片建设区域编织了一张紧密相连的安全网。“网格化管理就是划分区域,监督责任人,确保每一个角落都在监控之下,每一份隐患都能被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他常穿梭于各个网格间,与一线工人亲切交流,听取他们的声音,解决他们的难题。在他的努力下,整个工地仿佛被赋予了一种无形的秩序与和谐,每一个施工环节都井然有序、安全高效。
劳务管理科的曾娇,宛如一朵坚韧不拔的玫瑰,在那满是钢筋水泥的硬朗世界里,绽放出独属于她的柔美与力量。她一丝不苟地落实劳务实名制,在她心中,“劳务实名制是保障每一位工人信息透明、权益得以维护的关键所在。”她每天来到工地的第一件事,就是逐一核对工人的身份信息,那双锐利而充满关怀的眼睛,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对每一位劳动者的尊重与责任。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风雨交加,这份坚持与细致也从未有过丝毫动摇。
而朱明杰与朱祥坤这对兄弟,更是以他们的坚韧与执着,书写了测量的别样篇章。面对首次担任测量队队长的重任,朱明杰没有退缩,而是携手弟弟朱祥坤,共同肩负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朱明杰说:“贯通测量、断面测量的时候,我们只身一人扛着测量仪器,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都在工地,那20天里我瘦了15斤。”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弟弟朱祥坤也迅速成长为了一名技艺精湛的测量员,兄弟俩并肩作战,共同为项目的精准施工保驾护航。
他们心怀梦想,勇于担当,用行动诠释了团队协作的真谛,展现了水电十一局建设者的风采与担当。
这条路,承载的不仅是城市的脉动,更延伸着胜利的方向。深圳地铁7号线盘桓于深圳市最繁华的商圈、居住区,在深圳版图上点缀成一个字母“V”字,是深圳地铁的“胜利之线”。它将连接更多的区域,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选择,不仅将缩短城市东西部的时空距离,还将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这是幸福的延伸,也是品牌的延伸,更是精神的延伸。
它的前方,是更加光明的未来!
北大站
深大丽湖站
地铁隧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