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雪消融,晨雾散去,在波黑第十州伊沃维克高山上,一列列风车正擎于天地之间迎风舞动。
波黑伊沃维克风电项目由中国电建所属电建海投公司控股投资建设,于2024年10月1日成功实现并网发电,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正被送到千家万户。
追风逐梦谱新篇,“一带一路”践初心
2021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提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要着眼绿色发展,打造面向未来的合作动能。坚持“绿色共识”,坚定不移推进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共同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推动“绿色发展”,深化绿色经济、清洁能源等领域交流合作。在此次峰会上,波黑伊沃维克风电项目被列入成果清单。
项目是波黑最大的新能源项目和“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落地的标志性项目,也是波黑首个以外商特许经营方式投资建设的能源项目。伊沃维克风电项目不仅标志着中国电建集团在欧洲市场的新里程碑,更是中波两国深化合作、共同推进绿色能源发展的象征,受到波黑政府高度重视,被波黑国家政府授予“最佳外国投资者”奖,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中资企业。
项目位于波黑联邦第十州首府利夫诺市和托米斯拉夫格勒市。项目总装机容量84兆瓦,设计年均发电量2.59亿千瓦时,安装20台中国国产风机机组,建设一座110千伏升压站和四回35千伏集电线路,配套建设1.65千米的110千伏送出线路接入波黑国家电网。项目风机轮毂高度100米,叶片长度67米,单台风机吊装总重量约500吨,是目前波黑单机容量和总装机容量最大的风电场。
攻坚克难,稳步推动项目开发
2021年11月,项目公司总经理肖欣带领着平均年龄仅30岁的年轻团队作逆行出征,尽管已预想到种种挑战,但真正进入新国别新市场后,新冠疫情和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及人文习俗差异性等一个个难题接踵而至,让人始料未及。
为化被动为主动,项目团队积极与当地律所、政府机构建立常态化联系,深入分析、统筹规划权证办理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实现对办理过程中对各个负责部门、经办人的点对点精准对接,定期协调跟进权证办理,多点、多面、多方持续发力,全力推动各项权证许可办理,坚持合法合规推动项目开发建设。截止2024年10月,在项目团队的不懈努力下,累计申办超过100项各类审批权证,严格遵守当地开工-建设-运营的所有审批流程,主动识别风险因素,始终走稳每一步。
披荆斩棘,勇于攻克建设难题
由于项目地处施工条件复杂的喀斯特地貌,且受山区地形条件和征地面积限制吊装平台场地相对狭小,设备存放及吊车作业空间较为有限,使吊装作业难度大大增加。
风电项目吊装环节对天气情况的要求较高。根据风机供应商、主吊制造商的吊装技术规范和安全强制规定,为确保吊装工作安全进行,在阵风风速超过8m/s或出现大雾、较大雨雪天气时,不得进行吊装作业;在恶劣天气情况下,主吊的拆装、转场作业必须暂停。“从2022年11月就开始下大雪,持续到第二年4月下旬。根据数据统计,整个11至12月期间现场恶劣天气(平均风速超8m/s、大雾、雨雪天气)共43天,特别是12月全月仅5天可用吊装时间。”徐工调试工程师刘辉无奈表示,“在其余的18天中,仍存在部分时段阵风风速超过8m/s无法开展任何作业的情况,现场实际有效吊装时间不足半个月。漫长冬歇期严重压缩土建和吊装作业的有效窗口期,全年有效工期仅6个月,给大件设备倒运和风机吊装施工带来了极大挑战”
“时间太紧了,现场条件又这么特殊,这咋完成得了?”大家心里直犯嘀咕。
方法总比困难多,为克服上述情况,项目团队与各参建单位深入研究山地风电吊装施工特点,合理设置制定堆存和倒运计划,因地制宜逐机制订吊装方案,确保现场吊装工作安全有序进行;项目团队组织各参建单位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作风,24小时候班待命,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天气监测,在安全条件下抢抓窗口期开展吊机转场和吊装工作,最终实现风机吊装净用时4.15天/台,处于行业较好水平。
2023年9月10日,在最后一台风机的吊装现场,现场的吊装工作人员显得格外谨慎,主吊司机小心翼翼拨动着操纵杆,保证风机设备安全、稳定地吊装就位;各种工程车辆一应俱全,繁忙穿梭,为现场的吊装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最终,随着最后一颗螺栓紧固完毕,在凛冽的寒风中吊装现场迸发出一阵热烈掌声。至此,伊沃维克项目克服当地罕见超长冬季等困难,提前5天完成全场风机吊装里程碑节点,创造领先当地其他风电场建设进度近一年的“伊沃维克速度”,为波黑风电项目建设提供中国经验范本。
技术创新,中国品牌不再“水土不服”
在项目公司副总经理王志强看来,伊沃维克项目是带动中国产业链企业“进军中东欧”的一次创新尝试。
由于波黑当地设计标准参照了欧盟,对于设计文件的格式、内容及审批程序均有严格要求,且设计标准和出图习惯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需要进行大量的属地化设计转化工作,因此项目的属地化设计工作一直以来成为制约项目建设各项工作的突出问题。
面对欧洲技术高标准和波黑小语种设计要求,项目公司全面介入,穿透到总承包单位的设计管理工作中,与当地设计分包单位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协助双方突破沟通壁垒,梳理明确关键问题,进一步提高出图效率;在设计工作关键的电网报批环节中,项目团队坚持“穷尽一切手段”原则,多方探索与电网公司建立高效沟通渠道,成功完成完成全部23大册、共一万余页施工图设计文件属地转化,并经过电网公司首轮审查,实现中国设计在当地的首次落地。
面对中国国产设备在波黑运用较少的问题,项目团队积极推动设备当地清关、认证、检验、校准及文件翻译工作,实现国产成套电气设备在东欧巴尔干地区新能源项目中的首次大规模应用,全场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0%,成功克服中国投资、中国技术、中国设备对欧洲技术标准的“水土不服”。
全力以赴,成功化解“灰犀牛”风险
自项目筹建之日起,送出线路便被明确为建设期最大的“灰犀牛”风险。项目公司副总经理刘嘉晨介绍到,项目所在地施工资源较为匮乏,成规模的建材供应商有限且产量难以保证,有经验的技术工人大量外流,给项目施工资源的调配造成了困难。诸多的未知性,给项目建设蒙上了巨大阴影。
面对“权证慢、工期紧、任务重、资源少”的现实难题,项目团队第一时间牵头相关方厘清工作流程,设立专项工作组紧密跟踪推动送出线路建设权证及建设相关工作,带领各参建单位克服当地施工人员和输电线路施工机械短缺、材料生产供应周期长、同期项目争夺施工资源等方面的困难,精心组织资源调配,严格把控进度质量,同时间赛跑、同风雪较量,实现送出线路工程进度迅速追赶、匹配风电场整体施工进度,在4个多月时间里完成了进场道路、塔架基础、杆塔组立、电气安装等一系列工作,圆满通过电网公司组织的技术验收,于2023年9月29日进入带电投运,实现当年立项、当年征地、当年完工、当年带电投运,较《并网协议》规定时间提前两个月完成,成功化解项目建设期最大的灰犀牛风险,为项目最终发电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项目团队在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的同时,亦坚持履行中资企业的社会责任。项目聘请当地专业机构定期对场区鸟类生物多样性和水质进行监测,严防项目建设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的潜在影响;积极参与所在地野马保护协会组织的野马环保公益活动,多次组织开放日活动,邀请当地大学、职业学院师生到现场考察交流,支持当地小学开展风电主题绘画比赛、新能源发电技术科普讲堂,让当地社区和青少年近距离体会中国建设和中国智造的魅力。项目于2024年7月和8月先后通过波黑国家电网公司技术验收和波黑联邦政府投产前验收,实现工程建设质量、安全“零事故”和环保“零投诉”目标,得到波黑各级政府、当地社区的高度评价。
波黑主席团轮值主席茨维亚诺维奇在接受央视《高端访谈》专访时曾指出,伊沃维克风电场等中波合作项目让两国间的纽带更为紧密,她为两国能够共同实施这些项目感到自豪。
回首向来风雨路,初心如磐谱华章。一列列风车整齐地伫立山巅、迎风舞动。项目的投产对波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化当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是中波绿色领域合作的精品,彰显中国电建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作为、生态担当。
评论